漳州龍文、平和等地用「爛果」製作環保酵素治理汙水

2021-01-13 閩南網

「爛果」治汙

  作為魚米花果之鄉,漳州每年都會產生大量落果、爛果。這些廢果該運往何處?一般大家能想到的就是把它作為垃圾填埋或堆積漚肥。不過,漳州的龍文、平和等地方開始用「爛果」製作環保酵素,用科學系統的方式治理汙水。

廢果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以前一到蜜柚旺季。果農就把爛果倒進河道、溝渠、路邊。廢果被過往車輛碾碎,果汁粘在路面,影響交通安全。養路工人都忙著清理廢棄蜜柚。」平和縣霞寨鎮農戶盧平說,沒想到,令人頭疼的廢果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3月底,一輛廂式貨車駛進了福建谷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陶永趕緊招呼工人,將廢柚進行清洗、攪碎、加菌、密封。「爛果蔬發酵製成環保酵素,內含胺基酸、酶以及各種有益菌,將其投放到河道中,可以激活本土優勢菌群生長,消除硫化氫和氨等引起的黑臭,強化水體的自淨能力。」陶永表示,河道渠道汙染是社會普遍問題,而生物治理河道仍是空白「藍海」。因此,從2017年開始,企業和廈門大學科研團隊聯手研究環保酵素。

  一開始,團隊到批發市場收購爛水果搞科研。一公斤兩元錢的爛果,對於動輒幾萬噸的酵素製作需求來說,成本顯然太高了。2018年10月,陶永偶然得知平和每年有10萬噸廢柚亟待處理。他當即找到平和縣政府,「拍胸脯」負責處理3000噸。雙方一拍即合。緊接著,當地政府向蜜柚大棚發放廢果收集桶,大棚業主每日將廢果收集到桶中,由專業保潔人員上門收集廢果。對於陶永而言,廢柚的收購價較低,生產無須消耗能源,又能解決汙染問題,一舉三得。「最大的成本是場地租賃。環保發酵需要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且1平方米只能生產半噸酵素。因此,我們一般把發酵場地建在偏遠山區,那裡有大量閒置土地。」陶永說。

  生產出來的酵素去哪兒了?在龍文區郭坑鎮下洲人工溼地項目提升改造及配套工程現場,工作人員按日常慣例,往汙水中投放治汙的生物酵素。四周散發著一股葡萄酒的香味。

  「生物酵素中的胺基酸含有多肽,也就是營養液,可成為浮遊生物的食物。魚蝦吃掉浮遊生物,水體達到生態平衡。」水世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傑告訴記者,如果河水是流動的,投菌基本無效。因此,他得在上遊河床鋪設一層「生態基」。它不僅可以吸附河底的泥土,而且能靠工作人員投入的「酵素引子」複製更多菌群。如此,方能真正治水。

綜合治理方能凸顯成效

  治汙成效顯而易見。然而,河道情況千變萬化。今天治理好,明天下一場雨,河水又髒了。怎麼辦?項目組需根據地形,採用物理和生物相結合的辦法治汙。

  就拿下洲工程來說,雖然只有短短270米,但它與漳州水源地——九龍江北溪緊密相連。治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難度也很大。「3公裡以上的較長河流,『生態治汙』才有效果。下洲河道很短,不好辦。幸而它有5畝溼地公園,這是很棒的處理介質。」陳俊傑說,第一階段,他們通過「環保酵素+生物基」把黑臭物質消除接近50%。第二階段,再把水抽到溼地公園,讓汙染物沉澱;第三階段,項目組在河流下遊鋪設「生態濾床」。最後,河道出口裡設置了300米左右的「生態濾壩」。「生態濾壩」採用火山石、沸石、牡蠣殼等礦物建成,既能攔高水位、減緩流速,又能通過過濾材料治水。經過層層「關卡」,處理後的水達到五類水標準,可以直接排入九龍江。

  當然,治汙不能一日曝十日寒,要全年持續不斷「繃緊弦」。「每日取水、觀察水質變化、調整酵素的使用量」成為河道運營負責人每天的工作。「環保部門和第三方檢測公司每月還要隨機檢測,全程監控。」陳俊傑說。

  理論上,所有的河水都可以用環保酵素淨化,但治標不治本。「汙染都是從岸上排出。治汙,不僅要在水中治,更要在岸上治。例如,一些地區的沿溪兩岸有不少養鵝場。一場大雨,鵝的排洩物就會順著岸邊流入河裡。這需要綜合治理。我們計劃通過建池塘,將排洩物統一收集,再滴管噴淋農田,並組織清潔隊幫村民免費打掃鵝舍。」陳俊傑表示,充分利用汙染源,把治汙做成一個生態鏈,一定是環保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他還在拓展酵素洗滌用品的發展之路。

  「環保酵素技術的優點就是合理利用垃圾資源、成本低、效果好。例如下洲項目一年的維護費用僅需80萬元。從這個維度看,我們選擇處理垃圾方式的過程,正映射出文明、人性和公共治理的狀態。」閩南師大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黃旭光表示,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也會教育兒子將廚餘和果皮分開,用香蕉皮、橘子皮等製作酵素,進而清理廚房下水道的油汙。廚餘經堆肥處理後,還可以養花。他相信,一點一滴的進步,會帶來大的改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蘇益純 通訊員 林聰華)

原標題:漳州龍文、平和等地用「爛果」製作環保酵素治理汙水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大理洱海被傾倒「汙水」?「環保酵素」將何去何從?
    ,幫助治理大理洱海汙染問題。一邊是國家發改委鼓勵「酵素生產工藝技術開發及工業化、規範化生產」,各地推廣環保酵素助力垃圾分類、垃圾減量,以及環保酵素推廣者進社區、入校園倡導自製環保酵素、保護環境…… 一邊是大眾對環保酵素的質疑層出不窮:「酸臭液體」、是爛菜葉發酵的餿水、環保酵素是騙局、環保酵素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 今年年初,噴灑環保酵素用於城市環境淨化就引發了一場輿論大戰
  • 【技術引進】印度使用環保酵素治理德裡亞穆納河的汙水
    據不完全統計每天約有36億噸未經處理的汙水流入穆納河。17條排水管在亞穆納河傾倒有毒廢物,創造濃濃的惡臭,這使得任何人難以在河邊忍受超過3分鐘,在文化節召開前的幾個月,超過十萬個家庭開始準備環保酵素,用來清除有毒和惡臭的河水。環保酵素是由廚餘垃圾(如水果和蔬菜皮)發酵三個月的時間製作而成的。它的清潔作用是完全天然和有機的。
  • 壽光呂一村蔬菜垃圾製作環保酵素改良土壤
    原標題:壽光呂一村利用蔬菜垃圾製作環保酵素既改良土壤又提升了品質多年來,大棚裡的爛果、菜葉等通常作為垃圾填埋處理,或者堆積漚肥,卻影響了環境衛生。
  • 環保酵素的應用論證
    環保酵素製作原料簡單、來源廣泛,成本低廉,製作簡易,人人都可以自行製作,且能為國家環保事業做貢獻,因而越來越多地被普通大眾所接受,逐漸走進家庭、辦公室、工廠和田間地頭,滲透進國民大眾的日常生活中。 環保酵素在汙水處理,淨化水體方面的應用 荊秀豔等用黑糖、廚房鮮垃圾(包括樹葉、水果皮、丟棄的蔬菜等)和水製作環保酵素,處理生活廢水,效果明顯。體積分數10%的環保酵素對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別為80%、85%和50%。
  • 從深埋爛果當肥料到使用環保酵素 為溫嶺這門絕技點讚
    大寨地果業負責人林方軍說,塑料桶裡盛放的是近年非常流行的環保酵素,是用來做肥料的。大寨地果業建園十幾年來,特別重視綠色栽培,注重果品品質。2009年,由於發生果實日灼病,部分柑橘果實可食率下降,為防止品質受影響的日灼果流入市場,林方軍將十多噸即將上市的柑橘埋入地下當肥料。果園深埋柑橘的做法被媒體報導後,消費者對果農這種不讓次品流入市場的做法廣為好評。
  • 用了環保酵素,蔬菜提質增效
    酵素蔬菜在市場打出名氣之後,前來參觀學習的種植戶絡繹不絕。&nbsp&nbsp&nbsp&nbsp從今年4月底到紀臺鎮呂一村考察學習,到5月份聖城街道大範圍推廣,再到8月初第一批次的酵素製作完成,聖城街道張仕、南胡、沙阿、北郭、北夏、於家等先期參與酵素製作的村莊,土壤、蔬菜品質都有了很大改變。
  • 環保督查!漳州曝光這些身邊的環境問題
    太平洋制罐工廠實際為漳州昇興太平洋包裝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易拉罐生產加工,公司相關環保手續齊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為車間內噴塗、外印、烘乾等工序產生的有機廢氣,該公司建有蓄熱式氧化爐廢氣治理設施,並已安裝廢氣在線監控設備,監測數據與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聯網。現場檢查時,該公司廢氣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在線數據顯示排放數據達標。
  • 家庭環保——巧用環保酵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郭佳棟 通訊員 史驍雨2020年6月12日,鄭東新區博學路辦事處學理路社區開展綠城媽媽環保項目之「家庭環保—巧用環保酵素」活動,旨在向更多的社區居民宣傳環保酵素,宣傳綠色、節約的健康生活理念。
  • 給果樹喝酵素,技能get起來!
    但這些「垃圾」經過糖和水一定比例的調配,就變成了環保實用的酵素。經過溫州樂清市虹橋鎮農業環保酵素推廣志願者團隊多年實踐,農業環保酵素已在我市多個鄉鎮街道推廣使用,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日前,記者來到溫州樂清市清江鎮農業環保酵素試驗推廣基地,酵素達人鄭愛珠正在指導農戶現場製作農業酵素。51歲的鄭愛珠是溫州樂清清江人,也是虹橋鎮農業環保酵素試驗推廣基地教導員。
  • 環保酵素的製作方法
    環保酵素是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鮮垃圾) 經發酵後產生的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刺激氣味。環保酵素簡單易做,而且有數之不盡的用途。在家居、農業或養殖業等方面都是必備的好幫手。不但製作過程簡單、製作材料隨手可得、節省金錢、用途廣泛,還幫助減少垃圾量,對環保起著很大的作用。
  • 濰坊青州:環保酵素,讓垃圾變廢為寶
    歷經近一年的探索,大福地社區通過環保酵素尋找到了解決家庭廚餘垃圾的回收難題。走進大福地社區轉一轉,細心的你會發現這裡的塑料桶特別多:每個樓道口,社區垃圾桶旁邊都放置著一個藍色桶,上面寫著「堆肥桶」三個字。
  • 「廚房裡的公益」,環保酵素讓廚餘垃圾零廢棄
    隨手公益,人人環保!用最簡單、最經濟卻又是最有效的方法,便可以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可以說,變廢為寶,乃舉手之勞,人人可以做到。環保酵素普遍被認為在生活垃圾減量、家用清潔上有顯著作用,尤其是作為清潔劑的使用,得到充分肯定。
  • 居民自製環保酵素能治河道黑臭?專家: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原標題:居民自製的「環保酵素」能包治河道黑臭?專家闢謠: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稱普通居民自己動手製作的「環保酵素」可治理一些水域的黑臭問題。這種「環保酵素」按照1份黑糖、3份廚餘垃圾、10份水的比例製作,經過3個月發酵,成為一種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刺鼻氣味。
  • 黃島街道開展「環保酵素進社區」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薛文玉 見習記者 苗愛傑 通訊員 趙德凱 青島報導  為深入推進環保酵素的製作實施及宣傳推廣,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靈山島街社區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了「環保酵素進社區, 垃圾分類入人心」主題活動。
  • 廚餘垃圾製作環保酵素,按照比例放置發酵,綠色環保新風尚
    為提高轄區居民的環保意識,促進環境改善,9月10日上午,鄭州市瑞達社區黨支部、雨之露社工在社區二樓為居民們開展了樂活瑞達系列課程之「魔法酵素環保新風潮 」為主題的學習製作環保酵素的課程。社工提前做好了PPT並詳細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環保酵素?為什麼要做環保酵素?如何製作環保酵素?
  • 用上環保酵素 一舉多得
    壽光洛城街道推廣使用後蔬菜產量高品質好,土壤也明顯改善從今年5月份開始,壽光市洛城街道對轄區裡1200多個示範戶推廣了環保酵素,首批製作的5500多桶環保酵素使用到了大棚裡,目前這一茬蔬菜已經上市。11月4日,記者走訪發現,用了環保酵素的蔬菜不僅產量提高了,品質也提升了,土壤還得到改善,增加了有機質。
  • 學會環保酵素,農莊遠離化肥農藥,變成生態農場!
    環保酵素它是由紅糖,殘次果,果皮、菜葉和水分、溫度、加以適當的比例和特殊的發酵工程,母液形成了一個親密和諧的大家族,成為多種多樣微生物群落,在神秘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益物質及分泌物質,成為相互生長基和食物,通過這樣一個共生共榮的生存關係,組成了複雜而穩定的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具備功能齊全的優勢,而且達到世界高科技先進水平。
  • 台州有人嘗試用廚房垃圾做「環保酵素」
    浙江在線07月14日訊可洗滌可消毒,可護膚可治病,作用木佬佬多台州有人嘗試用廚房垃圾做「環保酵素」變廢為寶,你也來試試吧  近幾年,在杭州、上海等一些城市,一種叫「環保酵素」的東西悄然興起。它的製作成本低、工藝簡單,以廚餘鮮垃圾為主要材料,卻有著轉廢為寶的神奇功效,製成後的酵素有著廣泛的用途,因此深受環保愛好者的青睞。
  • 環保酵素 變廢為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新昌 通訊員 吳曉娜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增強居民環保意識,7月7日下午,如意湖辦事處天時路社區「環保酵素,變廢為寶」知識講堂如期開課。活動伊始,志願者老師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環保酵素的概念、分類以及酵素對生活的重要性。
  • 莆田:世界地球日環保進社區 環保志工教你製作酵素
    》的主題演講「廚房的果皮菜葉加紅糖和自來水,經過三個月的發酵就可製成酵素。酵素可用於清楚蔬果農殘、家居清潔、泡腳……」環保志工鄧涵英做環保酵素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她結合自身製作酵素的經歷,給大家帶來了《變廢為寶 擁抱健康》的主題演講。鄧涵英從當下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引出節能減排的重要性,通過播放視頻和圖文的形式讓大家了解何為環保酵素,以及為何要製作、如何製作、如何使用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