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廣,可以說什麼東西什麼資源都是有的,再加上亞熱帶季風氣候和肥沃的土地也使得我國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物種,它們也因此有一個十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空間。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一種植物,其實追溯歷史的話,它或許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和人類建立友好關係的植物,因為它的栽種歷史是現存所有植物當中所能發現的最早的一個。久遠到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有將近4700年了。
這種植物的栽種歷史這麼久遠,想來也是有很多用途的吧,否則也不會到現在了還沒滅絕還有人在種植。只可惜的是,以前這個植物很多人都在種植,現在卻是少得可憐,以至於慢慢也就被很多人給遺忘了,想都想不起來,更別說種植了,想來也是很多人很久都沒能見到這種植物的身影了吧。
薴麻是古代的時候最為重要的一種纖維作物,基本上是分布在西南地區一帶是最多的。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知道,新石器時代在長江流域一帶就曾有人見過種植薴麻了。因此,根據時間來推移的話,薴麻至今有著4700年的一個歷史並不是假的。
薴麻的種類肯定也很多的,通過變異和散養野生的種類來說的話,我國擁有的數量想必也是最多的。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利用薴麻來進行紡織技術了,基本上也只有奶奶輩的人才知道了,但是這些人也是少之又少的。利用薴麻製作出來的衣服和現在我們穿的滌綸、純棉的衣服肯定是不一樣的。
薴麻做出的衣服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耐穿,而且還不會腐壞,所以也很多人都將薴麻給叫做是「中國草」。還是根據考古學家們的考古結果我們也能知道,很多古時出土的文物裡的衣服,它們的材質無一例外都是薴麻所制而成的。所以薴麻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千年不腐」的植物了,甚至也可以說是植物界的「長生不老藥」吧?
那為什麼薴麻做出來的衣服可以這麼持久和耐穿呢?原來是因為薴麻裡面含有的特殊的纖維使得即使是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也是不會腐壞和腐爛的。可是為什麼用途這麼廣泛的植物會被人類給淘汰掉呢?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在於利用薴麻做成的衣服,雖然耐穿是一回事,但是因為當時的紡織技術並不先進,而且本身作為植物來說,硬要做成衣服的話,肯定是又粗糙又不貼膚的。再加上時代的變化,使得越來越多更好質量的布料被生產出來,而薴麻也就慢慢無人關注也沒人願意去使用了。
不過現在也有很多人都用薴麻來做麻繩就是了,這也是不浪費不是嘛?你們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