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蘇良,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喜歡文字,偶爾寫作,筆記類小說集《記憶的碎片》於2017年6月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現在各大網站有售。
*
前言
這本小冊子是近兩年斷斷續續寫下的,和前一本書《記憶的碎片》差不多,同為筆記類文字。
我很早以前曾接觸過一點古典筆記,《王戎識李》,《孔融讓梨》,《割席分坐》等等,它們簡約,樸素,有內涵,少枝蔓,和花花葉葉,——我一定是受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直至現在,也還跳不出那樣一種格局,或對我來說形成一種局限,以至於現在還要給這小冊子取一個刻意仿古的名字《說世新語》——自然,《世說新語》為名作,傳留的多是古代的達官上人,而《說世新語》則是練筆,主要寫的是底層裡當今的凡眾。
圖文無關,僅供欣賞
我只能寫底層裡的凡眾,因為自己生存於底層,我無緣知道上面的人事。上面的人事,是我的頭頂之光,我的頭頂之雲,和遍布我生命內外的空氣,我只能去仰望,承受;而在仰望承受之餘,我欲以自己習慣於使用的淺白文字,來折射一些我所能感受到的外部世界給予我的心理投影,並且希望這些源於泥土的文字,能散發出一些民間大地上真切的煙火味兒,為以後留下點兒什麼。
現在,這小冊子將要出版了,我期待看見他的新面孔。
圖文無關,僅供欣賞
*
後記
2019年3月底,與暨南大學出版社的潘江曼女士初步商定,要在她們社出這本筆記《說世新語》,在她開始報送選題的這段時間內,我還想對這小冊子裡的文字做點修補,並想隨手記錄一些修補過程中的所思所聞附在書內,作為後記。
我和責編小潘不熟,是她們社先前的同事崔軍亞給介紹的;崔軍亞現在已離開暨大出版社了,她是我前年出版《記憶的碎片》一書的責編。
圖文無關,僅供欣賞
之前我和崔軍亞也不熟,是通過林兩蔭的作者群聯繫到的,——林兩蔭是福建的一個年輕人,那幾年他在唐山,辦著一個叫「眉力村」的公號平臺,我們常在他的平臺上發點兒文字。
之前我和林兩蔭也不熟,是通過唐山的楊荻給介紹的。和楊荻有聯繫已多年了,但至今沒有見過,——那會兒,劉軍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青年的時候,我剛開始上網,他推薦我進一個「新散文論壇」的網站裡瀏覽和交流,我在那裡面和楊荻有了聯繫。
圖文無關,僅供欣賞
那會兒我住在平房,劉軍剛結婚,他是我的前排鄰居,——我當時辦著單位裡一個文藝小刊,他常給我投稿,我也常給他刊發;也不是因為認識才給他刊發,而是因為他的文字那會兒就很獨特。有一次他喝了酒,對我訴委屈:S老師呀,(我那些文字)就你欣賞了(別人不認可)……
劉軍一開始是他的高中語文老師給我推薦來的,而他的老師也是我上高中時的老師,——那位語文老師後來生了病,47歲上就不幸去世了。
饒了上面一圈子的話,其實要說的只有一個意思:人和人的相遇是緣分,而緣分,起於自心。
圖文無關,僅供欣賞
相關連結
蘇良:《故鄉》|《心靜如水》
蘇良:《故鄉》|《心亂如麻》
蘇良:《故鄉》|《一社之長》
蘇良:《故鄉》|《牧人》
蘇良:《故鄉》|《民校教師》
- End -
返回首頁輸入「蘇良」回復
可查看過往全部作品
蘇良老師原創作品
需要您的讚賞支持
您的讚賞將全額直接支付給作者
每日詩詞 /飲酒二十首並序 其六(魏晉·陶潛):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2019年第014期(總第854期)
眉力村 | 桃花落,清水流;有佳人,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