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農民」讓植物開花結果

2020-09-09 中國農科新聞網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在小型溫室中,小心翼翼地種下了太空生菜,憑藉著機器製造的「陽光」,小小的生菜在太空中倔強成長。近日,《植物科學前沿》雜誌發布了一項研究,稱某些太空蔬菜(經歷在太空環境中從萌芽到成熟全過程的蔬菜)的成分與地面種植的同類蔬菜成分相似,甚至可能富含鉀、鈉、磷、硫和鋅等元素和較高水平的酚類物質。

口感營養不輸地球蔬菜

自2014年起,科學家就開始在國際空間站著手打造一個與地球表面相同溫度、溼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類地表環境」。2016年,我國航天員首次「觸電」太空種菜,在天宮二號實驗室內種下了9棵生菜。2019年,我國科研人員再次在天宮二號啟動了擬南芥和水稻種植,以檢測空間微重力對生命活動的影響。此前,俄羅斯太空人還曾嘗試在和平號空間站種植小麥。

太空種植的作物與地球上的作物有什麼區別?為了得到最準確的結果,專家雙管齊下,在空間站和地面實驗室中同時種上了生菜。待蔬菜成熟後,研究人員再研究兩種不同環境下成長的生菜在安全性和營養成分方面有何不同。

2015年,NASA電視臺對首批兩名太空人試吃太空生菜的情況進行了轉播。這些拌上橄欖油和料汁的太空生菜被做成沙拉,兩名太空人吃後直呼感覺「不一般」,除了一致讚揚其口感爽脆外,其中一名太空人還表示「味道有點像芝麻菜」。

太空生菜的口味很棒,但營養如何呢?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了兩種蔬菜所包含的特定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結果發現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二者的營養含量沒有顯著差異,甚至可能富含鉀、鈉、磷、硫和鋅等元素和較高水平的酚類物質,這表明像生菜這種多葉蔬菜可以在太空中種植,滿足太空人們攝入新鮮蔬菜的需求。

LED燈模擬地球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根本,如何在太空艙裡模擬植物所需的光照?

研究員露西·波利特說:「照明在能源需求中大概佔90%,如果使用傳統燈光種植植物,需要一個核反應堆才能養活四個人。」

普渡大學的園藝教授加裡·米切爾說:「地球上的一切最終都由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怎樣用有限的能源產生自己的光源,有針對性的LED照明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有了光還不行,要種菜還得有土。在太空種菜使用的基質和地面的土壤是不一樣的,太空「農民」用的是蛭石。蛭石是一種礦物質,它的吸水性非常好,水分在其中傳導非常均勻,即使是在地面有重力的情況下,向上吸附都非常流暢。此外,植物的土壤裡安裝有含水率監測裝置,航天員可根據監測數據採用注射器給植物及時補水。

太空「農民」如何種菜

在太空農場裡,太空「農民」如何種菜呢?

在上天之前,有一部分種子已經放入白色的單元格裡面,這些種子是經過特殊處理的丸粒化種子。以生菜為例,由於生菜的種子比芝麻粒還小,為了方便太空人播種,專家們特意在外面做了一層包衣,使它和綠豆粒差不多大,方便直接手拿。包衣在吸飽水後會裂開,但在後面的成長過程中,專家發現,包衣對種子發芽的速度會有細微的影響。

在天上播種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一般是先播種後澆水,但由於太空人帶入太空的白色單元格是硬質材料,只有吸水軟化後,種子才能放進去,所以他們是先澆水後播種。播種完後,他們會在裝置里舖上一層保鮮膜,就和種莊稼的地膜一樣。它的作用是保護植物,防止水分流失。

太空人就像是太空的「農民」,每天至少要花10分鐘的時間來照料蔬菜。太空「農民」的常規照料工作主要是檢測栽培基質的含水率、養分含量,燈光照射以及用注射器往基質推入空氣。他們有一個儀器專門檢測農作物的含水率,如果顯示指數低,就說明需要給蔬菜澆水了。注入空氣是為了讓蔬菜的根部呼吸到新鮮空氣,有利於植物的成長。

來源:重慶科技報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的植物開花結果那麼難
    二、植物生長與發育的概念是什麼?生長:植物體積增大,重量增加的過程,是數量變化的過程,同時伴隨著植株形態有規律的演化。表現是細胞分裂和增大;發育:植物在一生中,其形態結構及機能的質變過程,包括植物單一器官及整個植株從簡單到複雜的變化。
  • 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開花結果(圖)
    原標題:「見血封喉」開花結果   7月24日,記者在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該樹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植物,這是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館的這棵見血封喉今年夏季首次開花。   專家介紹,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為桑科見血封喉屬植物、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分布在我國雲南、廣東及海南等熱帶地區,在東南亞各國以及印度、斯裡蘭卡等地也均有分布,是亞洲熱帶雨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 十年來首次開花結果!門頭溝區百花山葡萄增補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你印象中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怎樣的?開著罕見而絢麗的花朵?它有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喲近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布北京特有的瀕危野生植物百花山葡萄被增補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目前僅在門頭溝百花山發現兩棵野生植株今夏10年來首次開花結果
  • 科普:南極北極是有植物的嗎?植物又能在太空生長嗎?
    此外,還有不少很有價值的植物,如辣根,可作為抗壞血病的藥,沼澤烏飯樹的果實可供食用,禾本科、莎草科的植物可作飼料等等。可見,南北極地區的植物還是很豐富的。植物能在太空生長嗎?在《西遊記》中,天宮被描繪成極樂勝境,那兒有延年益壽的蟠桃和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
  • 樹幹上開花結果的叉葉木
    熱帶雨林中具有「老莖生花」現象的植物真是不少,如上期我們介紹的酸酸甜甜的熱帶水果——木奶果(點這裡看酸酸甜甜好滋味——木奶果)就是其中一種,還有樹上結西瓜的炮彈果等
  • 紅豆杉可以家養,做好這幾點,能開花結果,價值高
    紅豆杉可以家養,做好這幾點,能開花結果,價值高紅豆杉是一種比較珍貴的植物,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它,更別提養了。紅豆杉長得十分喜慶,它的葉片翠綠又細小,果實像一顆顆鮮紅的豆子,這種綠葉紅果的搭配看起來相得益彰,讓人感覺十分溫馨。
  • 它被稱作是鐵樹,50年不開花,開花結果堪稱「奇觀」,你吃過嗎?
    我們的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自然界的一些植物和動物真的讓人驚嘆,到現在大家都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大自然界的每一種植物和動物,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種樹,很多人都把它稱作是鐵樹,因為這種樹一直都是一個樣子,從來都不會開花結果,而且一年4季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很多人都說
  • 這些葉片帶刺的植物,在農村可能不被當回事,卻都是很好的中藥材
    這些葉片帶刺的植物,在農村可能不被當回事,卻都是很好的中藥材植物1、兩面針開花結果,果子成熟會變黃茄科茄屬灌木植物,也叫做水茄,葉互生,莖有皮刺,喜溫暖溼潤氣候,我國多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於海拔200-1650m的地方,常生長在山坡灌叢、溝谷、路旁、荒地等潮溼處,全年都會開花結果,它的根、果實及種子均可入藥
  • 南方果園裡面的「小落果」,農民撿1天能賺200,落果有什麼用?
    在南方的農村裡面,栽種有很多的橘子樹,橘子樹也是一種經濟作物,農民們會栽種在房前屋後,地裡面也會種,差不多隔上一段的間距就種一棵,每年秋天收穫果實,平常地裡就種農作物,這樣種上幾十年都沒問題,南方果園裡面的「小落果」,農民撿1天能賺200,落果有什麼用?
  • 覆盆子,由於特殊功效,曾一度漲到500元一斤,最後卻苦了農民
    是一種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木本植物,是一種水果,果實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幹上長有倒鉤刺。覆盆子是一種聚合果,有紅色,黃色、黑色,在國外作為一種水果,可做果汁,可以泡果酒。一些農民收到了覆盆子竟然能賣到這麼高的價格的消息時,於是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量種植。為了獲得高產量,於是高價買入了收購商提供的種苗,收購商首先就賺了一筆種苗錢。好不容易,等到了覆盆子開花結果,卻發現價格已經跌回到30塊錢一斤了。
  • 什麼是太空植物?能夠培育出太空植物,為何培育不出太空動物呢?
    太空植物,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在很多年前,什麼太空蔬菜、太空水果就已經風靡一時,那麼這些以「太空」冠名的蔬菜水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簡單來講,太空植物就是起源於太空種子,而所謂的太空種子就是去太空旅遊了一圈的普通植物種子,那麼為什麼去太空旅遊一趟,回來後就截然不同了呢?我們今時今日所見到的所有植物都不是生來便如此的,它們都是通過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才成就了現在的模樣,那麼它們是如何演化的呢?
  • 素材積累|「農民院士」朱有勇:把文章寫到大地上
    ● 新聞眼2020年12月15日,由雲南省話劇院與普洱市文旅局聯合打造的現實主義題材原創話劇《農民院士》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 目前,《農民院士》已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部'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 豆科植物:固氮專家,農民的「好幫手」,植物的「好鄰居」
    農民栽種一塊大豆,因為與大豆共生的根瘤菌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氮氣,並把氮氣轉化為氮肥,供大豆生長使用。一塊大豆田裡,即使不施用化肥,大豆也能長得很好,這為農民節約了很多成本,增加了更多利潤,是農民的「好幫手」。氮素是生態系統最為重要的營養物質,一些豆科植物不僅能固定大氣中的氮,還能向周圍環境或植物提供有效氮來源並活化根邊的土壤環境,在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中國首次在天宮二號完成植物生長全過程實驗
    參與互動    在太空種糧種菜開花結果  據課題負責人、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鄭慧瓊研究員介紹,高等植物是空間生態生保系統的關鍵因素。如何利用植物在空間生產糧食與蔬菜,供人類長期空間生活需求,是載人航天必須要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  以往,我國利用返回式衛星也曾開展過多次空間搭載飛行實驗,但由於在太空中時間有限,最多只能展開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階段的實驗。
  • 銀杏樹什麼時候開花結果?
    二、多久開花結果想要讓銀杏樹開花結果,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因為它生長的速度是非常慢的。通常,從剛開始種植到結出果實差不多要20年時間,並且這時結果數量也並不是很多,大概生長40年左右才會結出較多的果子。
  • 培育太空番茄,研究種葉得花!這所小學裡藏著個「植物工廠」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校園裡培育太空種子,太空番茄、太空蛋茄、太空杭椒等,年年豐收。校園裡還有一條植物工廠「流水線」,不用種子不用土,一株植物的一段莖或者一片葉就能培育出很多株新植物。這所神奇的小學是紀家廟小學,就藏在西南三環的拐角處。校長王紅說,學校從2007年就開發了花卉主題的校本課程,每個年級都有花卉課。100多平方米的「植物教學園」裡,孩子們不僅是花匠,更是小科學家。
  • 做好3件事,開花結果越來越多,個個又大又甜
    其實,這和我們的日常養護息息相關,有些人養護植株能夠及時的補充水分和養分,讓無花果幼苗得到貼心的呵護,所以才能夠結出的果子又大又香甜,而且開花結果越來越多。這些所以結果少是因為在下面的3點養護中存在一些小毛病。快來看一看無花果正確的日常養護吧。第一點,增加光照無花果是喜陽的植物,若是陽臺處於背光處的話,就不建議種植了。
  • 植物大戰殭屍太空版
    遊戲中,植物和殭屍的戰火蔓延到了太空,快來幫助植物們駕駛戰艦,與不斷來襲的殭屍們一決勝負吧,你得恰當的拖動植物安放在飛船上即可戰鬥。植物大戰殭屍太空版 1.31 更新內容優化系統性能,體驗更順暢。
  • 這植物被稱為「小南瓜」,農民卻砍伐,殊不知價值珍貴
    睹物思人,我們應該像植物一樣,能抵風雪,能抗寒霜……植物的世界和人類世界有太多形似的地方,絕大部分植物生來平凡,飽經風霜,依然能夠挺拔而堅韌的生長,而人們大多數貧瘠平凡,努力一生卻不抵富人半片瓦房在農村有這麼一種植物,人們曾為它一擲千金,其外表和南瓜很像,因此農民朋友們大多都稱其為
  • 種子在太空會發生基因突變,人類卻沒事,難道我們適應太空生活?
    有的人很好奇為什麼種子進入太空下來會發生可見的變化,但是人類進入太空後卻相安無事。難道人類更加適應太空生活?實際上並非如此,進入太空的種子會被誘發進行基因突變或者變異,當種子被種植長大,開花結果後就會體現出突變後基因的性狀,這個性狀對於人類來說有好有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