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漫山遍野都存在著一種野果,果實長得像草莓,小時候上山經常摘來吃,這種野果的名字叫覆盆子。
覆盆子又叫懸鉤子、覆盆、覆盆莓、樹梅、樹莓、野莓、木莓、烏藨子等。是一種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木本植物,是一種水果,果實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幹上長有倒鉤刺。
覆盆子是一種聚合果,有紅色,黃色、黑色,在國外作為一種水果,可做果汁,可以泡果酒。在國內分布較為廣泛,幾乎漫山遍野都是,市場上出現較少,覆盆子果實可以入藥,有多種藥物價值,具有壯陽補腎的作用,覆盆子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前列腺分泌荷爾蒙。
小時候上山放牛,經常遇到有覆盆子,由於長有倒刺,為了吃到這種果子,可是扎得手都是傷,不過為了美味,是值得付出的,這個可是伴隨著整個童年的快樂記憶。
由於覆盆子有著特殊的作用,加上市場上還沒有出現,於是有一些不法商人開始炒作這一種野果,無限地誇大了其作用,以及不斷的提高收購價格,以至於覆盆子在很短的時間內一度漲到了500元一斤。
一些農民收到了覆盆子竟然能賣到這麼高的價格的消息時,於是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量種植。為了獲得高產量,於是高價買入了收購商提供的種苗,收購商首先就賺了一筆種苗錢。
好不容易,等到了覆盆子開花結果,卻發現價格已經跌回到30塊錢一斤了。由於一開始引人大量種植,導致了市場快速達到了飽和,收購商也不再上門回收了,關鍵是覆盆子成熟後一般3~5天就會自然脫落,摘下來後也並不容易保存,一天就會腐爛了。一場雨之後,幾乎全部掉落,農民可謂是損失慘重。
分析:首先,農民們想像得太美好化,由於信息獲取不夠及時,不太了解市場價格波動,加上很多被一些收購商忽悠,最後高價買了種苗,收購商最後卻不回收。別人看到了市場缺少這一款產品,提前布局,故意炒起價格,然後再讓人入局,最後收割退場。
農民跟風性太強,沒有做足種植前的市場以及植物調查,最終都會是慘澹收場。剛開始是由於市場的短缺,加上這一種野果能引起別人童年的美好回憶,還有就是被收購商誇大的功能作用吸引,但是隨著價格的不斷攀升,大家更多的是望而止步。
這些年大家也逐漸摸透了覆盆子的種植銷售的一系列門路,更多的是走電商自營,以及農莊旅遊自摘模式,算是穩定了下來。
最近又有一種叫樹莓的果子,實際上就是覆盆子,收購商是給覆盆子換個名字打算捲土重來,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如果要種植的話,一定要多做市場調查,以免上當受騙。
那麼你吃過覆盆子嗎?對於這種野果了解嗎?你當地是否也有覆盆子呢?你們叫它什麼名字?如何看待人們跟風種植覆盆子。歡迎在以下留言評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