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洛希極限是什麼?天體突破洛希極限時,人類要怎麼做?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這個法則不僅適用於人類世界,而且也適用於宇宙之中。宇宙中所有的天體如果想要穩定運行,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兩個天體之間所能保持的最短距就是洛希極限,一旦超過這個距離就會發生災難。電影《流浪地球》就是基於這個概念拍攝的。那麼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天體之間的距離真的突破了這個洛希極限,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去做呢?
距離產生美
只要是宇宙中的天體,就擁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那麼當它擁有這個質量和體積之後就會對周圍的天體產生一定引力。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才可以不產生危害,如果這個距離小於洛希極限,那麼體積小的天體就會在體積大的天體引力下被迫解體。比如我們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木星和我們的地球,如果地球被吸引,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
在太空中我們能夠看到土星環,其實土星環就是按照這個原理來形成的。過去在土星上是沒有形成行星環的,但是越來越多的星球被土星的引力所吸引,也被土星的引力給撕碎。這些星球的碎片飄散在土星的周圍,隨著時間的堆積成了土星環。所以不管宇宙中兩顆星球之間有多麼的親密 為了保證星球的完整,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引力作用
最大的星球是怎麼把體積小的星球撕碎的呢?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其實這就是引力差作用的結果。宇宙中普遍的法則是小的星球圍繞著大的星球轉,比如衛星圍繞著行星,行星圍繞著恆星,而恆星又圍繞著太陽。這種規律其實就是引力形成的。每個星球上的引力並不是均勻的,所以每個部位都不相同,就產生了引力差。
其實更大的星球引力不斷增加之後,小星球上的某個部位受到的引力也會越來越大,為了保持自己的穩定,就會出現受力不均。受力不均之後就會解體,這些小星球解體之後的碎片,由於引力的吸引還會繼續圍著大的星球運動,有的可以形成行星環,有的則散落於宇宙之中,成為了塵埃。這和洛希極限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我們的宇宙中,木星和土星這些巨行星都是有自己的行星環的,就是因為周圍的星球都是突破了洛希極限,兩個天體撞到一起。有人表示非常擔憂月球未來的命運,它會由於地球引力的影響而解體嗎?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科學家發現月球正在離地球越來越遠,所以突破洛希極限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