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長,小黃人停車點的事進展如何?」「樓上有人老是往樓下扔菸頭。」……連日來,鳳城鎮城東社區錦繡家園小區「樓長」廖成龍微信響個不停。居民接連「吹哨」,廖成龍馬上「報到」,群眾的訴求逐一解決。
黨員樓長制是安溪推進社區管理創新,貫徹泉州市委「強基促穩」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安溪是人多地廣村居多,社情民意複雜多元,矛盾糾紛點多面廣,社會治理壓力很大。泉州市「強基促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安溪縣健全組織架構、建立攻堅專班,出臺實施方案、謀劃自選動作,深入開展基層黨支部達標創星、赴境外詐騙窩點作案人員流出地整治等13個專項行動,分級解決了一批熱難點問題,及時消除了一批風險隱患,完善推廣了一批特色典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抓基層強基礎
全鎮435戶1707人貧困戶全部摘帽,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鄉鎮,全鎮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22124元,提前一年消除5萬元以下集體經濟薄弱村……短短三年時間,西坪鎮通過夯實基層基礎,強化黨建引領,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夯實基層基礎離不開「領頭羊」。把基層組織建成維護穩定的戰鬥堡壘和主要力量,讓矛盾糾紛、不穩定因素吸附在村一級、化解在最前端。注重把群眾基礎好、帶富能力強的對象選進班子。推薦93名優秀村支部書記列入市級培養對象,確定100名縣級培養對象。一村一策推進40個農村後進黨支部整頓提升,完成轉化18個、培養31名發展對象、43名村級後備力量、化解2件多年「纏訪」積案。先進村(社區)黨組織佔比30%。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37個。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實施村級班子及村幹部積分制考評。
「頭雁」領飛促振興。籌建鄉村振興學院,實施優秀村級帶頭人培養計劃,完成所有村主幹輪訓,選派第一期25名村主幹異地掛職鍛鍊。推進38個鄉鎮村財抱團發展項目,73個薄弱村已消除43個、年底全面「消薄」,「一城兩翼」6個鄉鎮129個村村集體收入可達到10萬元以上。
抓民生解民憂
「孩子上大學後,除了上班時間能夠講課之外,我感覺到英雄無用武之地。黨員樓長號召參與社區開展的『四點鐘學校』,我立馬報名。」有著18年黨齡、家住錦繡家園小區8號樓趙老師說。
從「吵群」到「合群」,短短的時間內因為有了黨員樓長,群內的點讚聲不斷。7號樓302房學生小陳在縣書法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的好成績。「這得益於『四點鐘學校』裡幾位老師辛勤的付出。」錦繡家園小區7號樓宇群傳出好消息。
推行小區「黨員樓長制」,從小區黨員推選「黨員樓長」、實行量化考評,發揮「黨員樓長」小區情況熟、貼近居民生活等優勢,著力解決鄰裡、婆媳、業主與物業之間等矛盾糾紛,今年來,首批試點的城東社區已收集民情民意20多條,辦理為民實事14件,解決困難問題21個,真正實現了「服務就在家門口」「糾紛不出小區,問題不出社區」。
聚焦民意訴求,想群眾所想。安溪還創新紅色業委會等模式,定期梳理分析小區管理問題,推動一批涉及衛生、噪聲、停車、消防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以解決。
如何打通服務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化「盆景」為「風景」?
對此,安溪縣還啟動「強基促穩·黨員先行」活動,組建信訪攻堅等8個服務組,推動60多個機關單位與20多個社區結對共建,6000多名黨員到社區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97個。實行紀檢監察幹部落實「五個必」工作法,進村入戶走訪5395戶,發現並解決問題165個。實行意識形態「三個一」工作機制,開展輿情應對專題培訓,線上線下聯動配合,成功處置網絡輿情事件15起。縣鄉領導開展接訪600多場次,受理率和辦結率均100%。設立各類調委會,解決糾紛。1—6月份,全縣共排查調解民間糾紛708件、成功705件,調解成功率98.5%。
抓服務化矛盾
「『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鄰裡之間應多份寬容、多份謙讓……」5月15日,安溪法院官橋法庭法官吳瑜虹來到駟嶺村巡迴審判,成功調解一起因翻建房屋引發的相鄰糾紛。
強基促穩,重在基層。將庭審現場搬進山旮旯,把鄉村不和諧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這樣的巡迴辦案在安溪已是常態。
聚焦問題化解,急群眾所急。2014年以來,安溪法院積極打造巡迴審判法庭,成立6個茶鄉巡迴法庭、13個巡迴審判點,巡迴審判1368場次,化解糾紛1420餘起,村居全覆蓋、總行程達1.2萬公裡。
聚焦民生痛點,解群眾所難。據了解,緊扣影響穩定的「老大難」癥結、「點多面廣」問題,安溪重心下沉、關口前移,多方借力、末端治理,把隱患問題解決在萌芽之初。通過深化民生補短板四大行動和XIN行動,集中解決老舊小區物業失管、農貿市場髒亂差、安置房辦證難、城區交通擁堵等「關鍵小事」。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還在全省首創刑事案件留守兒童聯動救助機制。設立刑事案件留守兒童信息管理平臺和幫教救助基金,定期入戶開展心理輔助、經濟救助等,該機制被最高檢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創新實踐基地」。
此外,針對電信詐騙多發易發問題,安溪對鄉鎮兩主官、分管領導、派出所所長實行「四位一體」責任捆綁,創新「五個一律」根治措施,組建打擊突擊隊赴雲南開展打擊、管控、勸返等,剷除滋生土壤、遏制蔓延勢頭,力爭年底摘掉重點整治地區帽子。 (劉益清 吳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