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 | 事件邊界保護情緒性記憶免受競爭性經驗的影響

2021-02-21 行上行下

記憶過程中某一情境或某一任務的轉換稱為事件邊界

2018年發表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的研究中,作者通過三組實驗證明了事件邊界保護情緒性記憶免受相鄰時間編碼下競爭性經驗的影響。

如,當被毒蛇咬過之後即使遇見無毒性的蛇也依然會恐懼。

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大量行為結果表明,恐懼記憶恐懼消退記憶是兩個平行的記憶表徵。

事件邊界認為邊界意味著從主動編碼到鞏固的轉變,不但可以將情緒體驗中的信息綁定至單獨的情節中,而且避免長時記憶鞏固中細胞和分子過程的幹擾。

事件邊界在情景記憶的研究中較為廣泛,在情景編碼中起到「」的作用,即通過增強邊界內所學信息的記憶整合影響長時情景記憶。單個情景元素是具有凝聚力、有意義的單元,以實現有效的存儲和提取。

因此,事件分割可能在保護情緒性相關的經驗上起作用,並且強烈地抵制新的矛盾性經驗的幹擾。

關鍵字:事件分割恐懼記憶經典條件反射

一、 實驗方法

實驗包括11組共20個被試,各組不同在於消退的形式和邊界控制。包括三個階段:條件反射早、晚期——消退——測驗階段。

早期共40個trial,其中20CS+,20CS-,CS+和CS-是不同類型的圖片,CS+中50%帶電擊;

晚期和早期一致。消退共80個trial,其中40CS+,40CS-,均無電擊,被試在該階段表明電擊預期。

測驗階段需要測試呈現給被試圖片(CS+和CS-)的再認準確性。

圖1  實驗程序示意圖

圖2  事件邊界示意圖

紅圈內為事件邊界

圖3  組1結果

圖4  組2、組3結果

圖5  組4、組5、組6結果

圖6  組1-組6實驗程序簡圖

組1後期的恐懼記憶水平顯著高於消退期記憶,表明邊界確實導致恐懼記憶抵制了矛盾性經驗的幹擾。恐懼記憶抵制幹擾需要在學習後有一段時間的鞏固期。條件反射後項目CS+記憶的下降和時間間隔有關,時間太長會抵消邊界對恐懼記憶的維持影響,只有在時間接近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2.逐漸消退

圖7 逐漸消退示意圖

圖8  組7、組8結果

圖8  組7、組8實驗程序簡圖

組7結果顯示,逐漸消退也可以使恐懼記憶抵制幹擾的影響,但需要時間鞏固。

3. 其他消退

圖9  其他消退實驗程序示意圖

圖10  組1、組7、組9、組10、組11 實驗結果

圖11  組9-組11實驗程序簡圖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消退作為事件邊界時均可使恐懼記憶抵制幹擾的影響

 

三、實驗結論


事件分割保護情緒性記憶免受鄰近時間編碼下競爭性經驗的影響,恐懼記憶和消退記憶可能並非完全的平行關係,恐懼記憶的保存更具有適應性意義。

事件分割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在事件邊界處設置「錨」點。當邊界不是那麼清晰時,也可以回溯性的分割記憶痕跡以保護恐懼記憶不受相鄰事件編碼的其他信息的幹擾。


參考資料

[1] Dunsmoor, J. E., Kroes, M. C. W. , Moscatelli, C. M. , Evans, M. D. , Davachi, L. , &Phelps, E. A. . (2018). Event segmentation protects emotional memories fromcompeting experiences encoded close in time. Nature Human Behaviour,doi:10.1038/s41562-018-0317-4[2] Dubrow,S. , & Davachi, L. . (2013).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boundaries on memoryfor the sequential order of ev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doi:10.1037/a0034024[3] Clewett,D. , Dubrow, S. , & Davachi, L. . (2019). Transcending time in the brain:how event memories are constructed from experience. Hippocampus,doi:0.1002/hipo.23074

PS:後臺回復關鍵詞「情緒記憶」即可獲得相關文獻和本文的文字版啦!

*圖片與連結來源於網絡,其目的在於促進信息分享交流,不做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管理人員刪侵。

相關焦點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雜誌將接收包括食品生產、加工、分銷和消費的自然科學、應用和社會科學的文章,以及簡要通訊、評論、觀點、事件、新聞等。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Nature Sustainability 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2.08。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
  • Nature 子刊發現機體長期記憶並對抗感染的新機制
    2016年1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維吉尼亞理工大學Carilion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影響免疫系統長期記憶的一種新方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 外周誘導的腦駐留記憶CD8 + T細胞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免受感染
    外周誘導的腦駐留記憶CD8 + T細胞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免受感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3 15:10:35 美國愛荷華大學John T.
  • Nature子刊有多少、Nature系列期刊等級,一篇文章整明白!
    《Nature》子刊又雙叒叕增加了,現在共57本!系列期刊159本!!!《Nature》及這57本子刊的影響因子信息如下:可以看到,《Nature》子刊更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並且大部分《Nature》子刊(即Nature research journals)的水平還是不錯的,影響因子都相對較高,也都是本領域權威期刊。
  • Nature子刊:吃得越飽,死得越早
    的確,經驗與科學實驗都告訴我們,近日,Nature 子刊 Nature Metabolism 雜誌發表了一項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進食限制組小鼠被餵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令人驚訝的是,從進食限制組改為隨意進食會極大地增加死亡率;另一方面,在減少食物攝入一段時間後,如果允許小鼠改為隨意進食,則對它們沒有長期的保護作用,所以必須持續減少食物攝入才能使小鼠獲得長期益處。因此,減少食物攝入量必須儘早實施,並持續到他們的生命終結,才能對老年健康產生終極的有益影響。
  • Nature子刊:太陽能電池效率或大幅提升!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297-7現代太陽能電池板採用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個光子產生一個激子,激子轉化為電流。研究人員表示,新研究為從根本上了解這些激子如何處理單個分子,以及理解它們如何有效地應用於受光放大信號影響的設備打開了大門。該研究成果不僅可用於下一代太陽能設備生產,還可推進化學、傳感器和成像中的光催化過程,用以製造藥品、塑料和許多其他類型的消費化學品。
  • 上大《nature》子刊:揭示低溫下非晶合金的剪切強化機制
    導讀:通過有目的地調節原子尺度結構和局部應力狀態來控制剪切帶動力學來設計具有增強的可變形性的延展性非均質金屬玻璃(MGs)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文將冷卻至低溫時的局部原子結構變化與觀察到的改善的剪切穩定性相關聯。與短程級(SRO)和中程級(MRO)的非仿射熱收縮有關的增強的原子級結構和彈性異質性改變了剪切轉變區(STZs)活化過程的特徵。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該研究通過探索葡萄糖的調控角色突出了葡糖轉移酶的功能結構特性及其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為科學屆認識葡萄糖修飾的重要性提供了一次機會。  在動物胚胎神經系統的發育過程中Notch蛋白對決定細胞未來命運發揮著重要作用,該蛋白也在成人大腦特別是海馬組織等高突觸可塑性區域表達。多種證據表明Notch1參與了神經元凋亡、軸突回縮、以及缺血性腦卒引起的神經退行性病變。
  • 精油為什麼能影響情緒,用科學解釋給你聽!
    limbic(邊緣)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limbus,意思是「邊界」。這是因為邊緣系統在大腦的皮層下部分形成了一個彎曲的邊界,稱為大腦皮層和間腦。想知道大腦的哪一部分控制情緒嗎?雖然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幫助控制我們的情緒,正如你將了解到的,邊緣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對我們的情緒健康特別有影響。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其中,研究論文「Tuning molecular emission of organic emitters from fluorescence to phosphorescence through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發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2.18
  • Nature子刊:新型雙CAR-T細胞療法,快速清除體內HIV病毒,持久保護
    Nature子刊:新型雙CAR-T細胞療法,快速清除體內HIV病毒,持久保護 2020-09-02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重慶郵電大學副教授房然然在《Nature》子刊上發表封面文章
    《Nature》子刊封面 重慶郵電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4月13日17時55分訊(李婷婷)日前,國際頂級光學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重慶郵電大學理學院房然然副教授作為第一作者與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光學中心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
  • 盤點:各機構保護網聯汽車免受網絡攻擊措施
    (原標題:盤點:各機構保護網聯汽車免受網絡攻擊措施) 核心提示:然而,研究人員警告說,只要汽車使用了網聯功能,它們也面臨著同其他電子設備如電腦和手機相同的網絡安全威脅。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子刊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並成為封面文章。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6-020-0159-4在該研究中,研究者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在存在明顯噪聲和遮蓋的情況下學習和識別危險化學品的能力。
  • 《Nature》子刊:屏狀核通過控制慢波而產生意識
    1,昨日,《Nature》子刊! 6,Radiology:多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並行圖:急性前循環缺血性卒中後的功能結果 來源:思影科技 側支循環能夠決定組織的命運並影響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結果。
  • Nature子刊:治療性B肝疫苗新進展,淋巴結靶向納米疫苗免疫新機制
    儘管預防性B肝疫苗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治療性B肝疫苗上市。這其中最具挑戰的重大問題是如何突破慢性B肝感染患者體內長期建立起來的免疫耐受,誘導有效、持續的免疫應答,獲得功能性治癒,甚至完全清除cccDNA。HBVpreS1作為治療性B肝疫苗的新功能靶點,最近獲得了概念性驗證。
  • 中國學者Nature子刊封面文章:首個蘭花基因組完整序列
    中國學者Nature子刊封面文章:首個蘭花基因組完整序列來源:生物通 2014-11-26  11月24日Nature Genetics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公布了植物界種類最豐富的家族之一:蘭花(orchid)的全基因組測序結果。
  • 《Nature》子刊:不含全氟化合物的疏油織物整理劑
    《Nature》子刊:不含全氟化合物的疏油織物整理劑 發表時間:20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