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過程中某一情境或某一任務的轉換稱為事件邊界。
2018年發表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的研究中,作者通過三組實驗證明了事件邊界保護情緒性記憶免受相鄰時間編碼下競爭性經驗的影響。
如,當被毒蛇咬過之後即使遇見無毒性的蛇也依然會恐懼。
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大量行為結果表明,恐懼記憶和恐懼消退記憶是兩個平行的記憶表徵。
事件邊界認為邊界意味著從主動編碼到鞏固的轉變,不但可以將情緒體驗中的信息綁定至單獨的情節中,而且避免長時記憶鞏固中細胞和分子過程的幹擾。
事件邊界在情景記憶的研究中較為廣泛,在情景編碼中起到「錨」的作用,即通過增強邊界內所學信息的記憶整合影響長時情景記憶。單個情景元素是具有凝聚力、有意義的單元,以實現有效的存儲和提取。
因此,事件分割可能在保護情緒性相關的經驗上起作用,並且強烈地抵制新的矛盾性經驗的幹擾。
關鍵字:事件分割;恐懼記憶;經典條件反射
一、 實驗方法
實驗包括11組共20個被試,各組不同在於消退的形式和邊界控制。包括三個階段:條件反射早、晚期——消退——測驗階段。
早期共40個trial,其中20CS+,20CS-,CS+和CS-是不同類型的圖片,CS+中50%帶電擊;
晚期和早期一致。消退共80個trial,其中40CS+,40CS-,均無電擊,被試在該階段表明電擊預期。
測驗階段需要測試呈現給被試圖片(CS+和CS-)的再認準確性。圖1 實驗程序示意圖
圖2 事件邊界示意圖
紅圈內為事件邊界
圖3 組1結果
圖4 組2、組3結果
圖5 組4、組5、組6結果
圖6 組1-組6實驗程序簡圖
組1後期的恐懼記憶水平顯著高於消退期記憶,表明邊界確實導致恐懼記憶抵制了矛盾性經驗的幹擾。恐懼記憶抵制幹擾需要在學習後有一段時間的鞏固期。條件反射後項目CS+記憶的下降和時間間隔有關,時間太長會抵消邊界對恐懼記憶的維持影響,只有在時間接近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2.逐漸消退
圖7 逐漸消退示意圖
圖8 組7、組8結果
圖8 組7、組8實驗程序簡圖
組7結果顯示,逐漸消退也可以使恐懼記憶抵制幹擾的影響,但需要時間鞏固。
3. 其他消退
圖9 其他消退實驗程序示意圖
圖10 組1、組7、組9、組10、組11 實驗結果
圖11 組9-組11實驗程序簡圖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消退作為事件邊界時均可使恐懼記憶抵制幹擾的影響
三、實驗結論
事件分割保護情緒性記憶免受鄰近時間編碼下競爭性經驗的影響,恐懼記憶和消退記憶可能並非完全的平行關係,恐懼記憶的保存更具有適應性意義。
事件分割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在事件邊界處設置「錨」點。當邊界不是那麼清晰時,也可以回溯性的分割記憶痕跡以保護恐懼記憶不受相鄰事件編碼的其他信息的幹擾。
參考資料
[1] Dunsmoor, J. E., Kroes, M. C. W. , Moscatelli, C. M. , Evans, M. D. , Davachi, L. , &Phelps, E. A. . (2018). Event segmentation protects emotional memories fromcompeting experiences encoded close in time. Nature Human Behaviour,doi:10.1038/s41562-018-0317-4[2] Dubrow,S. , & Davachi, L. . (2013).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boundaries on memoryfor the sequential order of ev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doi:10.1037/a0034024[3] Clewett,D. , Dubrow, S. , & Davachi, L. . (2019). Transcending time in the brain:how event memories are constructed from experience. Hippocampus,doi:0.1002/hipo.23074PS:後臺回復關鍵詞「情緒記憶」即可獲得相關文獻和本文的文字版啦!
*圖片與連結來源於網絡,其目的在於促進信息分享交流,不做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管理人員刪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