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中國史烈士課本內容被大砍 圖源:中時電子報
今年,臺灣家長會發現開學後最新面市的2019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唐朝之前的2400年歷史以1600字講完。如此刪改引發島內社會巨大爭議,質疑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刻意為之。
600年歷史不到300字搞定
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翻開新版初二上學期歷史課本,40歲以上的人絕對會嚇到。以翰林版而言,第1章 「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正文僅短短4頁,其中「從部落到封建」這1小節沒有夏朝,只講商朝到西周,600年歷史不到300字搞定。「從封建到帝制國家」這1小節講述東周到漢末,800字講完,著墨稍多的是秦始皇和法家之治,接下來正文就轉到漢武帝提倡儒家和薦舉孝廉、曹魏時期九品官人法和唐代科舉。
總計談唐朝之前(包括唐朝)2400年的國家與社會,傳統政治史必談的政權交替例如周武王伐紂、春秋是哪五霸、戰國是哪七雄、漢末黃巾之亂、三國、魏晉南北朝等等,新課本統統沒有;史籍經典《史記》、《漢書》完全不提;九年一貫有版本因為 「只」提了3行的楚漢相爭而被輿論戰翻,這回新課本刪到一字不剩。
值得一提的是盛唐時期的政治史,例如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安史之亂付之闕如,編書者卻把唐朝放在第2章「從商周到隋唐時期的民族與文化」裡,大談唐朝的對外交流。
圖源:臺媒
教師反對:沒有歷史支撐 蘇東坡只是文青
文史本一家,綠營推動「去中國化」十多年來,不只歷史課受害,語文的文言文選文變少,島內不少教師紛持反對態度、有教師表示,學生如果沒有歷史作支撐,就不能了解作品的內涵,那麼對他們來說大文豪蘇東坡,也不過是個無病呻吟的文青罷了。有教師憂心,未來初二以下學生歷史課本中的魏晉南北朝完全沒有了,《文心雕龍》、《世說新語》等奇書,語文老師如何教?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痛批,學生文史底子薄弱,根本是語文老師十幾年來不變的桎梏。像現在語文老師教到孔子《論語》、老子《道德經》,都要把先秦史重講一遍。因為歷史不教夏商周了,學生根本不知道周天子是誰,不知道周公如何制禮作樂,怎麼會知道孔子面對的禮崩樂壞是甚麼意思?
再如教到蘇東坡貶謫文學,語文老師要兼談宋朝黨爭,因為沒有這些歷史背景支撐,就不能明白一路從黃州(湖北黃岡)、惠州(廣東惠州)被貶到儋州(海南儋州)的蘇東坡心中沉鬱,這位唐宋大家就會驟降為一個講話毫無意義、只重修辭的文青。
YAHOO網絡投票。(圖源:YAHOO)
「中國史」遭大刪 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
針對歷史課本「中國史」遭大刪, YAHOO近日就以「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歷史,你認不認同?」為題進行網絡投票,投票時間為9月8日至13日,截至下午6點50分出稿為止,共有1.07萬名網友投票,回答「非常認同佔16.6%」 「還算認同佔13.8%」、 「不太認同佔13.1%」、「非常不認同佔53.0%」、 「不知道/沒意見佔3.5%」。
另外,島內民調也針對「中國歷史知識,對你來說重不重要?」做調查,臺灣網友回答「非常重要佔38.8%」、 「還算重要佔29.6%」、 「不太重要13.1%」、 「非常不重要15.2%」、 「不知道/沒意見3.3%」。
中國歷史知識,對你來說重不重要?島內網絡民調結果 圖源:中時新聞網
對於「三國」從歷史課本消失許多臺灣網友紛紛發聲表示反對:「三國史真的很精彩,沒了很可惜」、「會不會遊戲打完,念到正史才知道關羽是男的……」、「那地理課是不是也要廢掉了」、 「雖然三國自己看就好,但是不教真的是愚民」、 「以後大家會學成含淚斬馬超了」、 「臺灣只要懂芒果乾就好囉,多念幾頁歷史就懂國際情勢」、「改課綱前有充分讓老師知道要怎麼改怎麼備課嗎?沒有的話老師要怎麼知道怎麼教」、 「沒事,學生越笨,票越好騙」、 「到時候學生都把三國演義當正史,哪天小朋友跟我說關羽很正,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