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喜生態副總經理徐建強向採訪團介紹新型樹木的培育情況
高新區高十路龍江溼地的秋景迷人
齊魯網濱州9月13日訊 種類繁多的苗木,花叢掩映,深呼吸滿是清香。9月12日下午,「走近古村大會·相約醉美濱州」第三屆全國網絡媒體濱州行暨知名博主濱州採訪活動來到了濱州高新區的龍江溼地公園,感受生態氧吧的自然呼吸。溼地內有生態林20平方公裡,林木成蔭,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得媒體記者和知名博主們紛紛點讚。
在中喜生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強的帶領下,媒體記者和知名博主們參觀了龍江溼地內的苗木基地。徐建強介紹,中喜生態秉承生態修復、防風固沙、耐鹽鹼樹木研發培育等,通過合作與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成立的種質資源圃,研發了一系列新的苗木種質。其中,獲得新品種命名的喜柳、金聖木、美人檉,是濱州市建市以來獲得國家新品種命名的三個苗木種質。基地內的金絲龍爪柳還被列為冬奧會鄉土綠化樹種。
漫步溼地內,到處是林蔭,鋪設的柏油路四通八達,乘車即可環繞溼地參觀。媒體記者和知名博主們紛紛點讚溼地內秀美的自然風光,感嘆溼地不愧為「天然氧吧」,是滋潤濱州的「生態綠肺」.
據了解,龍江溼地公園面積共33.4平方公裡,溼地沿黃總長10公裡,既是整個濱州市的生態綠肺,也是高新區的生態氧吧。公園內有生態林20平方公裡,水域面積5.9平方公裡。東部的龍庭湖水庫庫容1250萬立方米,西部的江南水庫庫容560萬立方米,淡水充足,風景秀麗,自然資源豐富,水鄉特色鮮明,植物有30科、58屬、90多種,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的野生鳥類和水禽在此地棲息。溼地有蒲姑方國、宴賀臺遺址、王祥臥冰及唐賽兒傳說等人文資源。
高新區工作人員介紹,龍江溼地整體規劃在尊重原始生態風貌的基礎上,將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與黃河文化融合,規劃建設高效有機農業產業基地、體驗式主題公園、原生態溼地旅遊園區、文化產業園區、體育產業園區、風情園林區。同時,通過與中科院農業研究所和中國林業科學院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圍繞林木基地建設、觀光農業創新以及北方優質苗木研發三大核心展開密切合作,力爭將龍江溼地打造成黃三角區域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黃河生態觀光農業園區,發揮其最佳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滿足國內外遊客的休閒度假旅遊需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43-315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