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禹國剛: 中國資本市場的探索者

2021-01-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客廳白牆上,一幅書法引人注目:「中國股市儘管還不夠完善,但是對我們來說,它是一個充滿著機會和希望的、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市場。」書法由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主要籌建者之一、原副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禹國剛親筆書寫。

&nbsp&nbsp&nbsp&nbsp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敢闖敢試」的精神逐漸為特區資本市場體制機制注入了創新動能。禹國剛不僅是深交所建立、成長、發展階段的見證者,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探索者。他說,自己這一輩子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各方力量支持下,作為主要創始人之一帶領團隊共同創建了深交所;第二件事是在擔任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期間,推動深交所實現了「四化」,即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通信衛星化、運作無大堂化;第三件事是參與建設深圳證券山公園。

&nbsp&nbsp&nbsp&nbsp舉家南下投身特區證券事業

&nbsp&nbsp&nbsp&nbsp禹國剛家客廳牆面上還掛著一張1983年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當時記者問我,你覺得學了證券和證券交易,回去能用得上嗎?我答,學習證券業務,不會白學的。」

&nbsp&nbsp&nbsp&nbsp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吸引著一批批有志青年南下拓荒。1981年春節,年近不惑的禹國剛變賣了家裡一臺三洋收音機和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揣著600多元的全部家當,從黃土高坡舉家南下。

&nbsp&nbsp&nbsp&nbsp西安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畢業的禹國剛,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愛華電子公司的黨委秘書兼日語翻譯。在與日企業務往來時,他學習到了不少股票市場的相關知識,還借閱了市委政策研究室當時從香港引進的證券書籍,沒想到這些知識竟派上了大用處。兩年後,39歲奔赴日本的禹國剛,成為新中國第一批選派到日本學習證券和證券交易的留學生。留學期間,他學習積累了大量證券和證券交易的理論和實務。1984年回國後,因《朝日新聞》那篇報導,禹國剛被當時的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梁湘和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行長張鴻義這兩位「伯樂」相中,從此踏入證券行業。

&nbsp&nbsp&nbsp&nbsp推動全國首家證券交易所成立

&nbsp&nbsp&nbsp&nbsp1990年12月1日,新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聲交易鐘聲在深圳國際信託大廈15樓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廳敲響。這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家開始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禹國剛清晰記得第一天上板競價開市的情景,「那一天,從開市到收市,一共成交了8筆交易,安達股票成交了8000股。」

&nbsp&nbsp&nbsp&nbsp1988年11月,深圳市政府正式成立「深圳資本市場領導小組」,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籌建深交所,禹國剛出任專家小組組長,負責主持起草特區證券市場相應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及業務規則的重要工作。1990年3月匯集印刷而成的《深圳證券交易所籌建資料彙編》,是新中國第一部證交所「藍皮書」。面對股票櫃檯交易出現的弊端和「黑市交易」等問題,禹國剛認為深交所必須儘早開市。在深圳市領導的果斷支持下,深交所在1990年底率先試營業,勇敢地殺出了一條創建中國資本市場的血路。

&nbsp&nbsp&nbsp&nbsp1993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禹國剛主持深交所全面工作期間,推動深交所在全球股市第一個同步實現「四化」,即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通信衛星化、運作無大堂化,一躍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知名的證券交易所,其證券交易系統技術水平至今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nbsp&nbsp&nbsp&nbsp期待深交所成為全球一流交易所

&nbsp&nbsp&nbsp&nbsp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禹國剛「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稱他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同年,全國首座「證券山公園」主體工程在龍崗區建設完畢。參與建設這座金融證券文化主題公園、推廣股票文化,是退休後的禹國剛對證券行業身體力行的另一種方式。他稱,這座公園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改革開放的「國家記憶」。

&nbsp&nbsp&nbsp&nbsp2019年11月26日,深交所與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籤訂交易與監察系統升級項目協議,禹國剛感到驕傲不已。「這次深交所與巴基斯坦證交所籤訂的協議來之不易,它是深交所在同國際上諸多頂尖電腦軟體供應商進行激烈的競爭中奪冠得來的,開啟了中國證券交易電腦技術走出國門的先河。」

&nbsp&nbsp&nbsp&nbsp30年來,深圳本地企業在深交所上市數量超過350家,市值超過10萬億元。截至今年7月31日,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261家,總市值高達31.72萬億元。「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深圳資本市場的發展,就沒有深圳的今天。」禹國剛說。

&nbsp&nbsp&nbsp&nbsp禹國剛認為,「雙區驅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再加上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創新,深交所的未來還將大有可為。他一直期冀深交所能實現美好藍圖: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一流交易所。

&nbsp&nbsp&nbsp&nbsp■對話

&nbsp&nbsp&nbsp&nbsp期待未來深交所全市場實現註冊制

&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在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和「雙區驅動」背景下,目前深圳證券市場應該如何再出發?

&nbsp&nbsp&nbsp&nbsp禹國剛:深交所按照中央的要求,正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方向在深化改革發展,我相信不光是創業板,包括主板、中小板在內的全市場都將實行註冊制。在「雙區」的建設過程當中,深交所這個集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於一身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各項功能,促進新資金的積累和分配。

&nbsp&nbsp&nbsp&nbsp深圳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在中國資本市場強有力的支持下,一定能以一城改革創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您對深圳的感情是怎樣的?

&nbsp&nbsp&nbsp&nbsp禹國剛:我覺得自己確實很幸運,遇到了改革開放的大時代,深圳市委、市政府放手讓我去幹。碰到了我的團隊,大家齊心協力,為國家做一點事情。

&nbsp&nbsp&nbsp&nbsp我更希望深交所能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的資本市場,這是我對深交所寄予的厚望,也是我對深圳的感情。

&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記者 郭悅 實習生 谷政宇

相關焦點

  • 揭秘深交所「誕生日記」,專訪禹國剛,操刀「絕密救市」拯救「稚子」
    儘管中國股市還不夠完善,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它是一個充滿機會和希望、正在迅速發展壯大的新興市場。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回首發展軌跡,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稚嫩到成熟的發展歷程,眾多資本市場風雲人物輪番登場,鑄造了一段波瀾壯闊的開拓史。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深交所主要籌建者之一、原副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禹國剛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榮獲「改革先鋒」稱號。
  •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物,餘留芬南仁東入選(內附視頻)
    決定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同時,為感謝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支持和幫助,向阿蘭梅裡埃等10名國際友人頒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具體名單如下改革先鋒名單(100名)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于敏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 於漪
  • 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要進行結構性改革 特別要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1月1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教授為論壇致辭並作題為「新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重點與發展目標」的主題報告。
  • 從改革試驗田到世界第二,中國資本市場未來將開啟「內循環」?
    然而,在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顯現出市場結構不均衡、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問題。對此,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芮萌、蘇錫嘉和黃生三位教授將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來講述和闡釋中國資本市場風雨兼程的30年。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試驗田
  • 資本市場改革手冊(2020年版)
    隨著2019年3月1日科創板推出並實施註冊制、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交易所債市和發改委企業債實施註冊制以及2020年8月21日創業板實施註冊制,意味著中國新一輪的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基本已經進入深水區,並不斷煥發生機。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A股或打破「牛不過三」
    這些變化發生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國證監會2019年制定實施《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推進交易、退市等關鍵領域的一攬子基礎制度改革,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進一步增強。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日前舉行的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上表示,將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一方面要加快市場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推進一系列基礎制度改革,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強市場樞紐功能發揮;另一方面要提高開放水平,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並以開放促改革,助力國內大循環,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 《經濟學人》:中國正展現其資本市場影響力
    新華社紐約9月7日電(記者劉亞南)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日前刊文說,雖然中美關係緊張,但隨著中國市場準入條件放寬,在全球經濟的高端金融領域,不少美資產管理和金融投資商持續擴大在華業務,展現出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這篇題為《華爾街為何在中國擴張?》的文章說,華爾街相信金融業的重心將東移。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推動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 不...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怎麼做?新基建投資、消費升級、外貿優勢的保持如何進行政策引導?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網際網路+監管」會怎麼樣?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怎麼走?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談及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問題,章俊表示,首先是對內放寬準入門檻,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做好「引進來」。
  • 「改革先鋒」100人名單 你認識多少位?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改革先鋒」100人名單 你認識多少位? 原標題: 12月18日上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00名「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和10名「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在大會上受到表彰。
  • 等待了30年的註冊制究竟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
    中國資本市場三個十年,跨越全球資本市場百年。從零而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中國資本市場以無以倫比的發展速度,助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民經濟發展,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資源配置與分配方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槓桿、地方債、外儲、資本市場都在變,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麼改?
    跨境證券投資增多會不會對資本流動產生衝擊?銀行投資或參股證券公司能不能做試點?創業板交易制度能不能有所創新?這些問題是4月1日召開的「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2019)」的討論重點。如何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2019年中國經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新裡程碑:九論設立科創板的理論與實踐
    會議指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著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科創板的設立在中國資本市場打造了一個科創屬性的專業板塊,並以預計市值作為上市的核心標準,對那些正在前行中、具有巨大發展前景、哪怕仍處於虧損階段的科創企業敞開了大門。中國資本市場也從此告別了「唯利潤」的時代。我們一直說買股票買什麼?買企業的未來。就這一點而言,市場也回歸了本質。
  • 投教動漫大賽歷史類參考資料——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大事記
    南方談話後,中國股份制和股票市場的改革試驗得到迅猛發展,為國有企業改革、國家建設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作出歷史性的貢獻。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第一部基本大法,結束了資本市場基本法律長期空白的狀態,資本市場法制建設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 劉煜輝:偉大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 奠定了昂揚向上的牛市基石
    最近的這50年,最偉大的事件無疑是中國的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中國靠著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實現了偉大的經濟崛起。 對於他來講,未來這個情況,通過加稅、稅制結構的改革,根本不可能改變今天美國的撕裂,人和資本的尖銳矛盾,只有一個方式,MMT。 無論從積極還是從消極接受現實的角度,去考慮MMT是必然的選項。
  • 外資看「中國資本市場30年」:更大力度投資中國正當其時
    「30年來,資本市場在改革中前進,在開放中成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回顧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成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12月28日的講話中表示。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易會滿定調資本市場新徵途的總目標。三十年風雨探索,開放,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關鍵詞。
  • 資本市場迎來新時代,知道這些很重要!
    這是繼去年上交所科創板成功試點註冊制以來,註冊制改革從「試驗田」向「深水區」繼續探索的一個標誌。而就在3月1日,新《證券法》也正式實施,對註冊制改革以及相應的配套措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註冊制改革改了什麼?又將在哪些方面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呢?
  • 「改革先鋒」景海鵬,中國第一個三次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做什麼
    「改革先鋒」景海鵬,中國第一個三次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做什麼眾所周知,每一支作戰英勇的部隊,肯定要有一個衝鋒在前的先鋒人物,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國家在發展之際,必須要有一個先鋒人物起到帶頭作用。「改革先鋒」景海鵬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他是中國低一個三次上太空的人,那麼他的妻子子女今何在呢?景海鵬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山西運城,他的名字是舅舅給起的,希望他可以如大鵬鳥一般扶搖直上,景海鵬18歲的時候,第一次參加空軍飛行員考試,但是最終落選了。《孟子》有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鵬城實驗室黨委開展「致敬一代改革先鋒」活動
    7月2日下午,在人才公園求賢閣開展了系列活動之二——「致敬一代改革先鋒」,來自鵬城實驗室和平安科技、深圳灣實驗室以及深圳市科創委監督處黨支部等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袁庚傳》和《袁庚傳奇》作者塗俏女士介紹了她歷經16年跟蹤採訪、撰寫袁庚傳記過程中受到的教育和感悟。
  • 上海交通大學屠光紹接受《中國金融》專訪談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
    2020年,時值《中國金融》雜誌創刊70周年。《中國金融》雜誌開設「70年 • 70人」專欄,邀請70位與《中國金融》同命運、共成長的金融界領導、專家、學者,暢談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故事以及與《中國金融》雜誌的深厚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