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尤其是每個家庭的廚房中,就有一些既是做菜的調料,也是預防和緩解疾病的「良藥」。如生薑主治風寒感冒;大蒜有一定的健脾開胃效果;花椒能除溼止痛、暖宮散寒……
今天可可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被忽視的粉末狀調料,不僅能增添風味,還能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1 體內溼熱重,加點「香料之後」
豆蔻有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之分,它們都有芳香之氣,因而有著「香料之後」的美稱,且都可以燥溼行氣。如果細分的話,草豆蔻重在溫胃止嘔,白豆蔻重於開胃消食,肉豆蔻重在澀腸止瀉。
燉肉時建議大家加一點白豆蔻粉,不僅因為它能使肉的味道更好,還因為它的祛溼功效——肉類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很高,消化需要更多的能量,吃多了,易加重脾胃負擔,促進溼熱之邪的生成。
而豆蔻恰可阻礙肉食生溼、改善脾胃運化的問題。
過食肥甘厚味,導致體內溼熱重的人,不僅胖,還油光滿面、易長痘,舌苔厚膩、口乾口臭,肢體睏倦……不妨用點豆蔻吧~
此外,燉肉時還可以加點陳皮,可以去除異味、解膩助消化,讓湯更加鮮美。陳皮中的酸還可以讓肉質燉的更加酥軟入味。
注意:用豆蔻時,最好不要燉煮時間過長,因為它的藥用成分是揮髮油,久燉之後會損失,所以最好在肉5成熟時再放入,味道和藥效都保全了。且大致的配比是2斤肉放10克豆蔻。
2 血脂高,加點「天然他汀」
中醫認為,紅曲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而近代醫學研究報告發現,紅曲米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含有天然他汀的食物,能夠幫助調節血脂,即能幫助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並升高好膽固醇含量,從而起到輔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另外它還含有輔酶Q10,其不僅能給心臟提供動力,還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預防血管壁脂質過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對於血脂異常,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好好利用紅曲米粉。
做麵食,如饅頭、餃子皮時可以加點紅曲米粉;給滷肉上色也可以用紅曲米粉,不僅顏色好看,還有保健功效。
【養顏糯米藕】
食材:蓮藕/糯米/大棗/紅曲粉/蔥姜/紅糖/鹽
做法:
①處理蓮藕:用鋼絲球快速去除藕皮,然後將藕段的兩端各切割一小段備用。
②灌入糯米:將糯米用礦泉水瓶裝滿,均勻搖晃灌入藕段的小孔中,再將之前切下的小段錯開合上,最後用牙籤固定即可。
③煮藕段:在鍋裡放入適量水,放入大棗、蔥姜、紅糖、鹽、紅曲粉,煮開後放入蓮藕,改中小火加蓋滷燒1個半小時。
④切塊:煮完後撈出攤涼,再切成小塊即可。
3 血糖高、手腳涼,加 點「百藥之長」
肉桂既是香料也是良藥。《神農本草經》記載其「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因而有著「百藥之長」、「植物黃金」的美譽。
肉桂性熱,具有補腎陽、溫中逐寒等作用。有面色蒼白、氣息微弱、畏寒肢冷等表現的陽虛體質的人,可以用它來滋補。
此外,研究發現,肉桂可以轉運葡萄糖,對胰島素的功能有著改善效果,並能輔助清除血中的「壞膽固醇」,有助於降血糖、降血脂,特別是能夠降低餐後血糖。
同時還有實驗證明,每天食用1~6克肉桂粉的糖尿病患者,6周後比對照組的患者血糖要低20%左右。
不僅如此,在西方國家,用肉桂粉治療胃潰瘍、胃病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肉桂粉中的揮發物質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胃腸道的致病菌,並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因此,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胃不好的人群,日常烹調時不妨加點肉桂(一天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4克)。但是有熱證(咽喉腫痛、上火等)、慢性肝病、出血性疾病的不適合。
【肉桂小茶飲】
做法:紅茶3克用開水衝泡,然後濾去茶葉,加適量牛奶,再將3克肉桂粉撒入即可。
適合有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寒、四肢怕冷的人。
4 延年益壽,加點「長壽之根」
俗話說,「北有人參,南有葛根」。能與人參相媲美,可見其功效之大。現代研究還發現,其富含鈣、鐵、磷、鉀、銅等十幾種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因而不僅有「植物黃金」之稱,還有「長壽之根」的美譽。
葛根中的葛根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對降低血壓、血糖、血脂都有明顯的效果;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的氧代謝,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葛根含有的大豆素、葛根素、大豆甙等成分能夠加快肝臟的恢復能力,並形成一個保護膜,抵抗外界的刺激。所以葛根在酒前服用,或有助於減輕酒精對肝的損害。
還有研究表明,葛根所含的葛根醇提取物對學習記憶障礙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還能滋養大腦,提高腦部功能,可用於防治老年性痴呆、智力障礙、記憶力減退等病症。所以有考試壓力或者是記憶力下降的人可以常吃葛根粉。
葛根粉的本質是澱粉,可以在煮湯、熬粥的時候加入,也可以直接衝泡喝。
【葛根雞蛋羹】
食材:葛根粉適量、 雞蛋2個、冰糖適量。
做法:
①葛根粉用冷水攪拌
②鍋中加入水燒開,再把兌好的葛根粉水倒入鍋中,煮開。
③雞蛋打散,倒入鍋中,攪拌幾下,再放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來源:北京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