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遊的魚,不只有三文魚

2020-09-04 潛行天下

本文原創整合,轉載需要授權

部分資料出自百度


上中學時,班主任可能在自習課上播放過俞敏洪的一段演講——「三文魚精神」是什麼?「三文魚的一生,充滿危險和悲壯,它們克服種種困難,躲避無數危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逆水搏擊,洄遊產卵,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這段「三文魚精神」演講,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學生。


然而,很少人知道的是,在中國高原湖泊之中,也有一種獨特的魚類,從出生到死亡,就註定了它的洄遊之路,它們的洄遊與繁衍,同樣充滿了艱辛,它就是湟魚。除了它的洄遊之路,更令我們值得記錄的是,世界上恐怕再沒有第二種魚,因為解救過千千萬萬條人類的性命,而被抹上濃濃的歷史色彩,與人類一起上演了一幕幕悽美的人間故事。



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為高原土著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青海湖「水—鳥—魚」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也是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經濟魚類,在青海湖生態系統中起著核心作用,2004年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

1、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每年3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湟魚繁殖季節,湟魚密集成群,遊近河口附近,爭先恐後,順河口溯流而上,受精排卵。湟魚在繁殖初期,只有少量魚群,溯河而來,接著大批的魚群湧了上來,數不清的黑色紡錘形身體以及淡黃色魚鰭瞬間塞滿了河道,它們排成縱隊,穿過怪石嶙峋的河底,聚集在河水相對平緩的地方,休息,積蓄力量,準備迎接前方漫漫徵程中的艱險阻隔。湟魚洄遊會形成&34;&34;&34;等奇特的景象,堪稱世界奇觀。

據專家介紹:湟魚之所以要洄遊產卵,是因為在青海湖高鹽度、高鹼性的湖水中它們的性腺無法正常發育,更無法完成傳宗接代的神聖使命,因此為了繁衍後代,湟魚只有選擇以生命為代價的艱苦跋涉——洄遊產卵。在水流的不斷刺激下,魚爸魚媽們的性腺成熟了,就會在合適的地方產卵受精,孕育出新的生命。

青海湖環湖地區有數十條淡水河與湖相連,其中,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黑馬河和哈爾蓋河是湟魚洄遊的主要河道。洄遊的道路上危機四伏,湟魚們要面臨青海湖大量的魚鷗、鸕鷀以及其他天敵的捕食,湟魚只能靠犧牲數量來換取生路。因此,青海湖畔魚鷗與湟魚的生死之戰也成為了一道自然景觀。

即使僥倖逃過捕食者的掠奪,河流本身也是一道難關,如果水流得太快了,會把它們衝下去,要是趕上上遊下大雨漲水,一晚上就能把它們好幾天的努力清零了;來水大給它們增加了難度,來水少了更不行,因為河道裡沒水,魚兒們就會擱淺;克服了水流,湟魚還得爬坡,河道裡的坡坡坎坎給它們製造了各式各樣的障礙。人類修建的堤壩也是它們的障礙,過高的堤壩會令湟魚無法躍過。好在近年來青海當地政府把許多水壩都修建成了階梯狀,稱為「過魚通道」,於是湟魚同學就可以愉快地上臺階了。

不過即使克服了天敵、河流、河道等重重障礙,想要繁育出小湟魚也並不容易。一般情況下,一條雌魚在一個洄遊季通常要產3000-4000枚卵,個頭大的可以產上萬枚卵,洄遊路上一般要產卵兩到三次;然而這些卵存活率卻很低,僅有千分之幾。150克以上的湟魚才具有洄遊繁殖的能力,而在食物稀少的青海湖,它們要長到這個重量大概需要4年的時間。而它們中的大部分,又會在洄遊的過程中死去。

湟魚洄遊實際上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一個過程,只有成功爬坡過坎、順利存活的個體,其性腺才能在外部刺激下發育成熟,從而獲得孕育、繁衍後代的能力。不過,換個角度看,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以生命為代價的繁衍,是犧牲之上開出的新生的花朵。生命的偉大與悲壯,可能就蘊藏在湟魚這一次又一次的洄遊之中吧。


除了三文魚和湟魚之外,還有一種高原湖泊的特產魚類更喜愛逆流產卵與繁衍生息,它就是撫仙湖的抗浪魚。在紀錄片《水下中國》:水下古城就生動的記錄著這一群魚類以及獨特捕魚的方式,大概由於魚類喜歡逆流而上的特性在抗浪魚身上體現得比較明顯 -- 所以才被稱之為「抗浪魚」。


抗浪魚習慣在深水魚洞中棲息。當抗浪魚遊向湖岸邊產卵時,湖灘銀光閃閃,極為壯觀。更為奇特的是:抗浪魚遊向湖岸還有一個規律。在魚汛期,每十天中只有三天遊到湖邊,另外七天遊回深水裡,當地人稱之為「來三去七,並按這一規律捕撈抗浪魚,並且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捕魚技法——車水捕魚。



在《潛行中國》:探秘高原湖泊中,探險團隊跟隨當地居民也詳細的記錄並了解了這種捕魚技法。漁民們用木製的水車從綠樹掩映的石洞泉眼裡,把泉水車出,經過溝道流入湖內,泉水與湖水的溫差和流速恰好迎合了爭強好勝、喜歡清水的抗浪魚的生活習性,魚兒便群集搶水而上,鑽進漁民們預先放置在流水溝道裡的竹籠而被捕獲;這種捕魚方法歷代沿襲,古老而獨特,被人們稱之為「車水捕魚」,漁民捕之不下湖,不用船,不用魚鉤,不用魚網,不用溼身,是世界捕魚史上都極為罕見的捕魚方式。


2、投我以桃 報之以李

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並不只是簡單的食物鏈上的連接,有時,也會有獨特的情愫蘊含其中。青海人說起湟魚時都帶著濃濃的鄉愁,甚至有人會說,湟魚是青海人的救命魚。

這是因為,在青海,無人不知一段特殊的大饑荒年代,把青海人的命運與湟魚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據省水產部門的一份統計數字顯示,1960年至1962年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青海共捕撈湟魚7.29萬噸,按照這三年青海平均人口221萬人計算,三年間青海人就吃了66斤湟魚,這數字還不包括無法估量的大量民間捕撈。一人66斤湟魚——對於青海人來說,有多少飢餓的生命因此獲得拯救。

正因為當年湟魚救過很多人的命,如今青海人心懷感恩倍加珍愛湟魚、關注湟魚未來的命運。據了解,2015年以來青海官方共耗資3600多萬元在湟魚洄遊必經的沙柳河、泉吉河、哈爾蓋河等地拆除攔河壩,修改建7座洄遊通道,湟魚家園處的18級臺階組成的洄遊通道此前便是一座2米高的攔河壩。

並且,通過多年封湖育魚、增殖放流和打擊盜捕等保護措施,截至2016年底青海湖裸鯉資源量達到7.08萬噸,比保護初期2002年的0.2萬噸增長27倍多。不僅如此,自2002年起,青海每年培育青海湖裸鯉原種種苗700萬尾,2015年至2016年,規模擴大到1000萬尾。截至目前,已增殖放流入湖青海湖湟魚原種種苗超過1億尾。


從地理上說,青海湖是高原之腎,它吐納著生命的氣息,養育著周邊草原,讓無數生靈在這裡自由棲居。而生活在青海湖的湟魚則與一代青海人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相關焦點

  • 三文魚洄遊,一個悲壯悽美的故事
    魚籽,大約有800條小魚孵化倖存下來,在遊向湖泊大海過程中大量被捕食,大約有200條到達大海,4年後能洄遊的僅剩10條,其中約8條被人類捕食,能夠最終回到產卵地的只有2條。,在九,十月份左右,一時間黑壓壓的,被洄遊的三文魚幾乎擠滿了河道,觸手可及,且隨處可見不停躍出水面的三文魚。
  • 網際網路幫助加拿大監控三文魚洄遊數據
    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卑詩省河流和湖泊中的紅鮭魚 / THE CANADIAN PRESS/JonathanHayward加拿大太平洋三文魚基金會採取措施進一步完善其在線數據可視化工具,以更全面和直觀的了解太平洋三文魚洄遊加拿大卑詩省沿岸河流湖泊產卵的情況
  • 三文魚知多少?
    生魚片大家都吃過,一般指的就是三文魚的魚片,但在全世界能被稱為三文魚的,或者魚肉看起來橘紅色的魚肉的差不多有幾十種,你今天吃的到底是哪種三文魚?想必心裡一定會咯噔一下!難道我吃錯魚了嗎?我們先給出答案,真正意義上的三文魚只有一種:大西洋鮭,問題來了,那麼多三文魚,為什麼非大西洋鮭莫屬?
  • 鮭魚、鱒魚、三文魚和大麻哈魚之間是什麼關係?
    鮭科魚類包括白鮭屬(Coregonus)、大麻哈魚屬(Oncorhynchus)、哲羅鮭屬(Hucho)、鮭屬(Salmo)、細鱗鮭屬(Brachymystax)等11屬,全球共有222種,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冰洋海區和沿岸諸水系流域中。有些種類終生生活在淡水中,如細鱗鮭;有些棲息於海洋中,生殖季節長距離洄遊,溯河產卵。
  • 反正都不是大麻哈魚,三文魚有什麼資格瞧不起淡水虹鱒
    口感跟肥肉一樣,價格又那麼便宜,只有平價日料才拿這種破落貨來當招牌,有腔調的都是吃金槍魚和鯛魚刺身的好嗎。淡水虹鱒吃法都比你們三文魚先進,和澳洲龍蝦、帝王蟹這些頂級食材一樣,我們可以「一魚三吃」。說正經的吧~關於這次的真假三文魚事件,實實在在的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踐踏。明明以為買的是三文魚(大西洋鮭)卻被塞了一嘴可能會有寄生蟲的淡水虹鱒,而且還花了一倍的冤枉錢。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你就那麼優秀。我只能認為這幫賣淡水虹鱒的想錢想瘋了,看著生魚片賣那麼貴,自己只能賣凍魚,心裡不平衡了。
  • 三文魚的產地分布
    三文魚別稱北鱒魚、大馬哈魚、羅鍋魚、馬哈魚、麻糕魚等,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主產於大西洋、太平洋、美洲大湖、黑龍江流域,為溯河洄遊性魚類
  • 步步殺機,九死無生——世界上最殘酷的洄遊之路
    洄遊,是魚類自然天性。魚類洄遊不光是為了生殖產卵,洄遊目地上來說分為三種:生殖洄遊(交配產卵),索餌洄遊和越冬洄遊。按不同生活階段,分為成魚洄遊和幼魚洄遊;按環境又分為海洋魚類洄遊,溯河魚類洄遊,淡水魚裡洄遊。世界上洄遊魚類非常多,如中華鱘、大馬哈魚、黃魚等等,但沒哪一種像阿拉斯加鮭魚(三文魚)洄遊的如此驚心,一路逆流而上,一路悲壯,一路死亡,只為回到出生地交配產卵。
  • 這種三文魚別生吃 其實是虹鱒魚!
    三文魚一詞源自「Salmon」,最早人們用拉丁語中的「salmo」(奮力躍起的意思)來稱呼北大西洋的一種魚,這種魚每年洄遊到歐洲沿岸的河流上遊產卵,途經瀑布便奮力躍過。後來大神林奈把這種魚的學名形象的定為「salmo salar」,即現在鮭魚屬的大西洋鮭。
  • 日本人不吃生吃三文魚!?
    還有最為人熟知的三文魚,但是,在日本的刺身中三文魚並不是主要的食材,卻被中國人當作是日式魚生的「標誌」!!!日本人不吃三文魚!而且食用三文魚竟然還不安全?!01弄清楚什麼是三文魚正統三文魚=大西洋鮭魚三文魚是「Salmon」的音譯,很久很久以前,大西洋沿岸的歐洲人發現有一種魚在洄遊時逆流而上,還躍上瀑布!這麼勵志的「雞湯魚」,怎麼不取個勵志的名字呢?
  • 「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
    生活在海洋中的三文魚雖有洄遊產卵的習性,但它是如何越過重重水壩、來到海拔2600米的地方,並長期在淡水水庫中生長?懷揣這份好奇,澎湃新聞記者日前探訪了這個所謂的中國「淡水三文魚」主產地——青海省龍羊峽。而水庫中的所謂的「淡水三文魚」,其實是三文魚的近親——虹鱒。龍羊峽鎮復興的新產業黃河幹流上遊除河套平原外,分布著三十多處峽谷與盆地、川地。
  • 大家愛吃的三文魚,也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說起三文魚,很多人可能都食指大動。「健康」,「富含Omega-3」,「鮮嫩肥美」,三文魚堪稱吃貨和營養師眼中的「完美食物」,常年霸佔食材榜統領餐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和廣闊的海域任由翱翔,豐富肥美的食物不同的是,我們餐桌上三文魚,大部分都是在一個圓柱體形狀的養殖場裡長大的。
  • 三文魚?別看網絡評論了,海大專家這樣說!
    陳主任表示,總的來說在中國市場上,所謂的「三文魚」可以大概分為海水的大西洋鮭、太平洋鮭,和淡水的虹鱒。大西洋鮭生活在挪威、丹麥等北大西洋海域,每年都會洄遊到歐洲沿岸的河流裡產卵。這些魚在洄遊時會奮力躍上瀑布,向上遊遊去,因此很久以前的歐洲人用拉丁語裡的「salmo」(意為「上升」)來稱呼它們。
  • 我們都冤枉三文魚了
    根據這兩種可能,三文魚身上的病毒目前也只有相應的兩種來源:生產地的病毒沾染;市場上的人員沾染。強調「沾染」,是因為三文魚本身沒法感染病毒,也沒法複製、傳播病毒。三文魚跟幾個月出現在的新聞裡的「門把手」「電梯按鈕」一樣,屬於環境物品。
  • "三文魚之爭"三問:養殖的"三文魚"可以生吃嗎?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就此採訪相關行業協會、專家,還原「三文魚」真相。青藏高原的「三文魚」是什麼?三文魚究竟是什麼魚?青藏高原的「三文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表示,三文魚是英文「salmon」的音譯,在國外,「三文魚」原指大西洋鮭魚,特別是挪威、智利、蘇格蘭、法羅群島等地的大西洋鮭魚,後來把太平洋鮭魚的一些品種也叫做三文魚。
  • 滿江紅,大批紅三文魚回歸場面壯觀
    今年多達 1400萬 條紅鮭回歸  每年秋季的 9月下旬到 10月中旬,是三文魚洄遊產卵的季節。大批鮮紅色的大紅鮭聚在一起,構成了相當壯觀的場面。  漁業專家說,三文魚的洄遊數量每隔 4 年達到一個高峰,有時能有數百萬條魚擠在河床上,今年,2018年,就是這樣的一個高峰。
  • 因為這種寄生蟲泛濫成災,你吃的三文魚吃過的藥可能比你都多
    海蝨幼體可以在海水裡漂浮20天而不死。不過,它們必須找到三文魚作為宿主才能繼續發育和繁殖,因為它們以魚的血肉為食。抓住路過的三文魚並附生在其表皮後,海蝨就會開始大快朵頤。海蝨的寄生會誘發魚體的應激反應,導致三文魚的活動減少,讓魚容易被掠食者捕食。此外,海蝨留下的傷口不但容易造成感染,還會使三文魚脫水,因為海水的鹽度更高,最終這將導致三文魚死於滲透壓脅迫。
  • 虹鱒魚是可以生吃嗎 如何區分虹鱒魚和三文魚
    >2.我們常說生食的是大西洋鮭常說的三文魚是大西洋鮭魚,又叫挪威三文魚,還有太平洋鮭魚也是三文魚,無論是大西洋鮭還是太平洋鮭都是海水魚。三文魚大家都知道三文魚有洄遊的生活習性,這中間有感染淡水寄生蟲的風險,但當三文魚再次回到海水中,這些淡水寄生蟲是無法生存的。
  • 科學家利用「魚臉識別」關注三文魚健康
    一家魚類養殖公司打算在高科技三文魚養殖場應用魚臉識別技術,以檢測三文魚是否寄生有海蝨,或有其他健康問題。 根據Agnieszka de Sousa在彭博商業周刊上的報導,挪威魚類養殖巨頭Cermaq公司打算將魚臉識別軟體納入iFarm(高科技魚類養殖套件)的一部分。這項技術有望在五到六年內投入商業使用,預計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 鮭魚洄遊|震驚自然界的未解之謎!
    包含:三文魚與 自 己 較 量不進食克拉克湖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Lake Clark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紅鮭魚回遊區每四年一次的鮭魚大洄遊,數目約有二百萬條。當全身赤紅的鮭魚順著溪流洄遊,整條河猶如一條美麗的紅地毯。
  • 三文魚事件不斷發酵!但是你知道魚類身上一般有哪些寄生蟲嗎?
    疫情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出現了三文魚感染事件,外媒又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魚身上布滿潰瘍,寄生蟲長達20公分。而國內的三文魚事件與挪威是否有關係目前尚無明確定論,但是很多商家三文魚被下架卻實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