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科前沿|舉全地球之力,他們「看見」了黑洞

2021-01-18 澎湃新聞
頂科前沿|舉全地球之力,他們「看見」了黑洞

2021-01-15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特別設立了科學前沿話題講堂,邀請12位前沿科技領域的科學家,向公眾介紹最新研究進展,暢談科學為人類帶來的福祉。

進入2021,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讓我們再現別開生面的「科學盛宴」,重溫科學家的精彩演說。今天回訪的是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代表、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負責人謝普德·多爾曼(Sheperd S. Doeleman)。

一、EHT項目的物理學意義

因為拍攝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撰寫EHT項目成果論文的347位科學家共享了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

2019年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公布。這張酷似「甜甜圈」的照片,展示了5500萬光年外的M87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照片一經發布即轟動全球,被譽為「非凡的科研成果」,是天文學上的「重要裡程碑」,「具有歷史性意義」。

第一張黑洞照片。圖|NASA

多爾曼在演講中總結了該項目的物理學成果:「EHT項目創立之初就是為了捕捉黑洞圖像。人類生活在一個黑洞研究的黃金時代。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取得的引力波探測數據逐漸揭開了黑洞神秘的面紗。而EHT項目的成功不僅直接幫助我們確認了黑洞的存在,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多爾曼基本資料。圖|WLF獨家

二、EHT項目的人文影響

多爾曼在演講中詳盡地講述了EHT是如何通過北至西班牙,南至南極的全球望遠鏡,向選定的目標人馬座A*和M87星系撒出一條大網,捕捉海量數據,來勾勒出黑洞的模樣:「 我們花了20多年的時間,在全球不同地區設置了多個望遠鏡觀測點,並且配備了專業儀器。

「接著我們運用了一種叫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的技術,將多個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組成一個大型虛擬望遠鏡面網絡。數據的分析計算由超級計算機完成。所以黑洞發出無線電波信號後,會由位於地球不同地區的望遠鏡接收。」

多爾曼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全球科學家的通力協作:「EHT是在凝結著全地球之力,探索著黑洞這個宇宙最深的奧秘。 」

多爾曼特別感謝了他的整個團隊,對他來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能與這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者一起進行宇宙探險。 多爾曼表示,這次的成功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人文影響。隨著黑洞圖像在全球媒體的霸榜,也向世人證實了全球合作,打破藩籬、齊心協力解決難題的重要性。

排版|Kai

責編|小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給黑洞拍照尋病毒抗體 他們帶來地球最前沿科技
    群星璀璨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正在進行,今天下午開講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精彩紛呈,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首席攝影師」謝普德·多爾曼、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負責人巴裡·巴裡什解密科學家是如何漸漸
  • 頂科前沿|糖生物學:抗病毒研究中的潛力股
    頂科前沿|糖生物學:抗病毒研究中的潛力股 2021-01-14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劉月更博士舉全院之力成功圓滿舉辦2019深圳市乳房整形高峰論壇
    導語:劉月更博士舉全院之力聯合美國強生MENTOR公司榮譽承辦的「2019深圳市乳房整形技術高峰論壇」在深圳軍科大樓隆重召開,峰會以乳房整形最新前沿技術及心得交流為主題,多名大師聯袂獻技,包含手術演示直播教習和深入探討交流等內容,旨在緊跟國內乳房整形美容技術,推動行業間的學習交流
  • 我們是如何「看見」黑洞的
    黑洞在宇宙中是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因為其強大的引力,連光都無法逃脫,以致我們無法看見。那人類是怎樣一步一步認識黑洞的呢?早在18世紀80年代左右,就有兩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英國的米歇爾和法國的拉普拉斯,他們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引力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天體,他們形象地稱之為「暗星」。可是「暗星」理論在當時並不為世人所接受。
  • 你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琳琳  黑洞,一個無人不知卻知之甚少的生僻熱詞,今天迎來歷史性一刻——北京時間10日,一個「超巨型」質量黑洞在上海等全球多地向人類首次示現真容,以一張高清「寫真」,用「眼見為實」的方式,定格了自己的真實存在,也引發了人們更多好奇。  黑洞預言流傳百年來,我們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 頂科前沿|引力波是什麼?諾獎得主為你詳解
    頂科前沿|引力波是什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特別設立了科學前沿話題講堂,邀請12位前沿科技領域的科學家,向公眾介紹最新研究進展,暢談科學為人類帶來的福祉。
  •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愛因斯坦又說對了
    露出真容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  記者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布會現場直擊了激動人心的一刻。  你「躲」哪裡去了?你到底黑不黑?  黑洞預言流傳百年來,我們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 遊戲王:我們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也是使用過「黑洞」的人
    今天看到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的時候,感覺跟我想像中不一樣。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周圍有紅色的光環。我還以為是黑洞就是黑漆漆的一片,中間有明亮的光,就像我小時候看到的科幻影視或者以前乃至現在還在使用的卡牌黑洞一樣。黑洞卡牌效果:場上存在的怪獸全部破壞。
  • 峽谷鬥羅第69話:混沌之力VS黑洞,唐三一馬當先,再次爆炸
    峽谷鬥羅第69話:混沌之力VS黑洞,唐三一馬當先,再次爆炸大家好,歡迎來到峽谷風雲榜,今天由子夜木須染為大家帶來峽谷鬥羅第69話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前面劇情中,為了挽救鬥羅神界以及其它神界的未來,唐三等人開啟了大爆炸計劃。
  • 如果一個人進入黑洞,他會看到啥?一定會死?
    黑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天體,提起它人們不禁感到恐懼,因為黑洞裡面的世界還是未知的,連光都無法逃逸黑洞,所以我們一直看不見黑洞裡面,今天我就來談談假如一個人進入黑洞,他會看見啥?是不是一定會死?
  • 我們看見了黑洞,然後呢?
    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光子,重建了黑洞的圖像。(編者註:根據「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官網發布的消息,他們認為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關於黑洞,人類下一步要做什麼?Greene:我們可以提出很多問題。簡單來說,我們很想知道,物體墜入黑洞後會發生什麼?
  • 黑洞吞噬範圍小 地球離它更近一步也無妨
    隨著測量時間的變化,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越來越近,這是否意味著地球正在朝黑洞墜落?黑洞吞噬天體的「魔爪」究竟能延伸多遠? 根據黑洞質量,科學家把它分為3類:恆星質量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誕生的?「其實它的形成原因目前並不能完全確定。
  • 看見黑洞耀斑的天文學家認為外星人同樣也看見這種現象了
    並且,人類可能看不見其閃耀,然而,如果宇宙有其他智能生物,他們也許能夠瞥上一眼。這個研究基於使用哈勃天文望遠鏡對耀斑的餘暉的觀測,於周日刊登在天文物理學雜誌。Gerald Cecil博士,北卡羅萊納大學物理學,天文學教授,這項研究的合著者認為這次耀斑是由於氣體和破碎的星體掉落進入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引起的。
  • 在地球上製造黑洞,物理學家是想毀滅地球?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物理學界搜尋新粒子的前沿但對一些物理學家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另一件事:在對撞機中製造來自高維時空的黑洞……黑洞距離我們可以有多近?今年5月,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了可能是迄今為止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這個黑洞位於南天的望遠鏡星座,它和兩顆恆星組成了一個名為HR 6819的三體系統。
  • 頂科,頂上海:值得他們來到,更值得他們留下
    他們,加上三天來共同參與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200多名海內外青年科學家、50多名科學少年,以及無數線上觀眾,把今年以來國際科學界最群英薈萃的時刻,帶到了浦江之濱。會議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膠東鄉村遊記:萊陽榆科頂村大槐樹的樹齡之謎
    我們前往萊陽榆科頂村,原本是想尋找村莊命名由來的那棵大榆樹。但榆樹沒有找到,卻打聽到了村裡一棵很有名的大槐樹。大槐樹在膠東鄉村並不鮮見,相傳與明代的移民文化有關。就像移民的具體地點說不準一樣,在很多村莊,大槐樹的樹齡也是一個謎。如果詢問當地的老人,得到的通常是類似的答案:「樹齡很久,村裡人沒有知道的。」
  • 另類解讀神話之二十五:白洞、蟲洞、黑洞與奧秘天體
    同理,與之相對的第二單元宇宙的結界,由於受對應第一單元宇宙極速膨脹拉伸力的壓縮穿插,和自身回復力相反方向的作用,結界邊緣變的極為稀薄,受外來物質強有力的衝擊,結界破裂,造成時空旋渦,時空扭曲與第一單元宇宙間共同形成時空隧道。
  • 安徽代表團建議批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推進
    安徽代表團介紹道,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依託中科大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目前,由中科大潘建偉院士擔任院長的量子創新院已經揭牌,先行探索創建國家實驗室。在資金方面,首期安排24億元專項資金進行前期配套,10億元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引導性資金已撥付到位。
  • 【科學講座】陸由俊:黑洞與引力波
    理論意義下的黑洞在不斷被科學家們研究,但是實際存在著的黑洞呢?天文背景下的黑洞,按質量可分為恆星質量的黑洞、中等質量的黑洞、大質量黑洞和宇宙原初黑洞。恆星不斷緩慢演化,經過漫長歲月變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那我們如何看見黑洞?陸老師如是發問。
  • 你見過黑洞嗎?如果人類被吸入黑洞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
    自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科學家就開始尋找黑洞之旅,直到霍金的出現,人們關於黑洞的研究才有了巨大的飛躍,霍金提出的奇點理論和霍金輻射都是解釋黑洞的基礎理論,宇宙中有無數的黑洞!帶電黑洞話說回來,剛剛提到的只是不同的黑洞,然而這世上還存在特殊著特殊的黑洞,例如R-N黑洞又被稱為帶電黑洞,顧名思義就是帶有電荷的黑洞,帶電的話會旋轉,它與一般的黑洞不同的是,帶電黑洞有兩個視界,當物體穿越第一層視界時,就一定被強大的重力吸往第二層視界,然後再到內視界,但帶電洞的奇點有巨大的天體引潮力(引潮力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上單位質量的物體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