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納入新教材,小學初中高中課本都涉及,能影響學生什麼?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熊旭 李依環)據新華社報導,屠呦呦團隊今日正式公布了「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的最新進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的傑出貢獻和事跡已被統編三科教材選入,正式走進了中小學生的課堂與生活。

屠呦呦在工作中 新華社 (翻拍資料照片)

據悉,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關負責人介紹,屠呦呦在青年時期培養了對傳統醫藥學的熱愛,歷經數年終於從古代藥典中獲得靈感,發現了青蒿素,並且至今仍在科學探索道路上孜孜以求。此次選錄這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科學,從屠呦呦的科研歷程中汲取力量。

節選自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選段。

此外,初中歷史教材也在《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中,對屠呦呦科研團隊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介紹。

節選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中的介紹選段。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單元中,也對屠呦呦的事跡進行了簡述。人教社負責人談到,該單元指出我國古代科學獨具特色,其中中醫藥學已有幾千年歷史。獨特的醫學理論、診療方法和豐富的中草藥,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正是從古老的中醫文獻中獲得靈感,研製出抗瘧疾的青蒿素,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節選自《道德與法治》教材小學五年級上冊。

據介紹,教材所選屠呦呦事跡,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其蘊含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作、育人的高尚品格匯聚成科學家精神,引導青少年理解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鼓勵他們繼承敢於創新、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和愛國之心,為祖國的文化傳承和科技發展努力學習、拼搏奮進。

延伸閱讀:

屠呦呦團隊公布重大突破!青蒿素再立新功,對這種病也有效果

屠呦呦團隊放「大招」了!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屠呦呦刷屏」也是向科學家精神致敬

這段時間,人們普遍關注和談論著科技創新,就連市場上一度吸足眼球的模式創新,風頭也被科技創新「搶」走了。科技創新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既要看到塔尖,也要看到塔底,也就是國民的科技素養,包括有多少孩子對科技感興趣,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從事科技等。而這些,顯然都離不開科普。

最好的科普,其實就是具有「硬核」的科技成果,正如現在,屠呦呦團隊出了最新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就是對孩子們最好的觸動。一方面,全社會關注和支持科技創新,就容易出科技創新成果;另一方面,出了科技創新成果,就會吸引全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科技創新。這些年來,我們並不缺少一些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只是社會關注度不夠,而在很多時候,是社會根本不知道。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同樣引起了廣泛的刷屏。但在此後,有一條把屠呦呦與某明星對比的新聞,成功地搶了頭條。有一種觀點認為,獲諾獎的科學家沒有娛樂明星收入高,沒有明星更有關注度,完全屬於正常現象。確實,這是一種現象,但判斷一種現象是否正常,並不是看其存在了多久,有多麼普遍,還要涉及價值判斷。而且人們關注一種現象,更是想繞到背後,引起對一些深度問題的關注。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如果整個社會不能形成尊重科學尊重創新的價值導向,又怎麼可能會有科技創新的蔚然成風?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其實不是反對明星上頭條,而是擔心只有明星上頭條,而且,這也不僅僅是基於對科學家的尊重。想想看,我們的孩子成天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又會有什麼樣的榜樣?又會立下什麼樣的人生志向?娛樂不是問題,但當出現「娛樂至上」「娛樂唯一」時,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曾幾何時,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幾乎淡出了大眾視野。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他們也無意走到大眾面前。可是,當孩子的視線裡長期缺少科學家的身影時,這會對他們的成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於大眾媒體來說,除了要思考媒體責任,還要思考,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真的沒有流量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屠呦呦刷屏」已然給出了答案。

流量有兩種,一種是淺層次的,這是很多流量明星的擅長;還有一種是深層次的,有著價值和精神層面的考量。很多時候,不是公眾不需要深層次的內容,不是不關注科學家和他們的成果,而是在所謂的「算法推薦」下,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正如這則屠呦呦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的消息,如果僅僅依靠算法,估計很多人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算法有時是會騙人的,算法也經常是會害人的。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也在網絡上刷屏。過去講得更多的是科學精神,這次特別強調了科學家精神,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屠呦呦刷屏」其實是人們自發地向科學家精神致敬,科學和科學家的故事,其實是硬通貨,是這個社會的剛需。

來源:綜合人民網、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屠呦呦事跡將被納入高中語文教材 網友:她值得
    (原標題: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網友一致叫好!)>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事跡為什麼會被納入新教材?此次選錄這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科學,從屠呦呦的科研歷程中汲取力量。△節選自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選段此外,初中歷史教材也在《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中,對屠呦呦科研團隊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介紹。
  • 屠呦呦事跡編入教材,覆蓋小學中學高中,正式走進學生的課堂生活
    據新華社報導,屠呦呦團隊公布了「青蒿素抗藥性」的最新研究進展,屠呦呦及其團隊的傑出貢獻和事跡已被統編三科教材選入,正式走進了中小學生的課堂與生活,高中語文教材、初中歷史教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都將從不同的角度對屠呦呦團隊的進行事跡簡述。
  • 每經14點丨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長寧震區開展拉網式搜救排查...
    每經14點丨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長寧震區開展拉網式搜救排查,地震死亡人數增至13人;阿里張勇再調組織架構 重組創新業務事業群 每日經濟新聞
  • 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IT之家6月18日消息 日前,據新華社報導,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
  • 北京中小學換新教材 小學英語單詞「縮水」(圖)
    對於使用北京版教材的學校,則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全部使用新修訂的教材。  此前,從2012年起,人教版新教材就已從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開始推行;2013年秋季,北京版各科教材也從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滾動」更換。
  • 新教材來了!山東各地中小學實現「課前到書」 揭秘:新編教材有啥...
    開學在即,記者調查山東多地中小學發現,許多學校教材都已早早到位,開學之後將給學生們統一發新書。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  「1-6年級的新教材都來了!」在濟南經五路小學,記者獲悉,教材都已到位,9月1日,該校學生報到當天,新課本已經發到學生們手中。記者獲悉,今年起,山東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年級課本都將使用統編教材。
  • 初中語文課本增設田字格 更注重閱讀方法和書寫規範
    明天,杭州中小學生就能拿到新課本了——初中語文課本變身啦,田字格首度出現!  和小學語文一樣,包括杭州在內,浙江初中生使用的語文教材,絕大多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由教育部2016年審定。  乍一看,新版比舊版「胖」了一大圈,有A4紙大小。
  • 屠呦呦納入新教材 人教社:希望引導青少年理解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屠呦呦團隊日前公布的科研進展引發世人關注。記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獲悉,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的傑出貢獻和光輝事跡已被統編教材選入,走進了中小學生的課堂與生活。屠呦呦在工作中 新華社 (翻拍資料照片)其中,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在青年時期培養了對傳統醫藥學的熱愛,歷經數年終於從古代藥典中獲得靈感,發現了青蒿素,並且至今仍在科學探索道路上孜孜以求。
  • 屠呦呦事跡被納入教材值得稱道
    屠呦呦事跡被納入教材值得稱道來自網絡這幾天,「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進展」,上了熱搜,使得我這個對醫學不感興趣的人也走進來醫學這個神秘的領域。從而屠呦呦團隊因公布「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的最新進展,而受到輿論廣泛關注。
  • 屠呦呦事跡納入部編版語文新教材,語文老師:終於不是三無課文了
    對於中小學語文課文的編選,一直以來都是廣大網友熱議的話題。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過的魯迅、那些邏輯生澀的課文,如《愛迪生救媽媽》、甚至還有很多三無課文,無作者無出處無時間。這也讓我們語文老師頗為頭疼,因為很多時候,你對著教學大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講。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據臨泉路第二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賀冬梅介紹,與原來的課本先學拼音不一樣,新教材第一節語文課孩子們要識字。「以前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是識字的教學完成後才會安排漢語拼音的學習,隨後穿插課文和識字的學習。但實際上,據我們了解,不少一年級新生在幼兒園和暑假都學過了拼音,這也為孩子們入學時更好地實現『幼小銜接』打下基礎。」
  •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惹爭議,老師:影響不好!
    央視曝光高中生物書內含有不良內容,這是怎麼回事?你說初中生物課本插圖令人臉紅就算了,高中生物課本哪裡犯錯了?但是,生物學科的插圖有些特殊,我們都知道生物學科涉及人體器官知識,這也導致部分插圖可能因「尺度」過大,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譬如,高中生物書就涉及到一些解剖學科的知識,在蛋白質相關章節中,我們就看到插圖中的「肌肉女」身上只穿著一套比基尼,給人一種暴露的不適感。因此,央視打擊課本內不良內容是正確操作,家長要豎起大拇指點讚。
  • 高中數學新教材發布! 內容大變化,先睹為快!
    05月09日,根據教育部安排和部署,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成都舉行了人教A版高中數學新教材培訓會,會上,高中數學新教材正式發布!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一大波小學教材要更換!拿到新課本,家長這樣輔導更...
    以往,全國的學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不盡相同——「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而逐漸,這三個學科的教材都將被「統編版」取代。這一教材的推行始於2017年秋季學期。政策解讀所謂五.四學制指的是「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學生,這些地區的一、二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將使用統編的《道德與法治》《語文》五·四學制教材。
  • 高中生物課本「肌肉女」被刪,專家解釋:尺度過大,怕學生受不住
    你說初中生物課本插圖令人臉紅就算了,高中生物課本哪裡犯錯了? 但是,生物學科的插圖有些特殊,我們都知道生物學科涉及人體器官知識,這也導致部分插圖可能因「尺度」過大,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譬如,高中生物書就涉及到一些解剖學科的知識,在蛋白質相關章節中,我們就看到插圖中的「肌肉女」身上只穿著一套比基尼,給人一種暴露的不適感。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小學1年級——高中3年級,12年所有課本教材在線電子版!值得收藏
    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說:林老師,我家孩子放暑假放寒假了,好想給他們預習下學期的課本知識,可是無奈的是假期還沒有課本教材,怎麼辦好呢?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個包含多個版的電子在線課本,有人教版、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滬教版、魯教版、冀教版、浙教版、仁愛版、外研版、譯林版、閩教版、語文版、青島版、中圖版、科粵版、人民版、西師大版、北京版、滬科版、魯科版等20個版本,覆蓋從小學1年級到高中3年級,包含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科學等10大學科,可以說是囊括了從小學到高中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大變臉:「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
    浙江目前絕大多數小學語文課程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這意味著,全省大部分一年級新生要換新的語文課本啦。  想先睹為快的小朋友和家長估計有不少。昨天一早,錢報記者去新華書店(解放路店)撲了個空,工作人員告知,新教材已經賣光了。後來趕到慶春路購書中心,才見著新教材的廬山真面目。據說,這批新書是本周一剛到的貨,現在和數學、英語等其他人教版教材一同擺放在教材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