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納入新教材 人教社:希望引導青少年理解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屠呦呦團隊日前公布的科研進展引發世人關注。記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獲悉,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的傑出貢獻和光輝事跡已被統編教材選入,走進了中小學生的課堂與生活。

屠呦呦在工作中 新華社 (翻拍資料照片)

其中,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在青年時期培養了對傳統醫藥學的熱愛,歷經數年終於從古代藥典中獲得靈感,發現了青蒿素,並且至今仍在科學探索道路上孜孜以求。此次選錄這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科學,從屠呦呦的科研歷程中汲取力量。

今年秋季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教材中,同樣有關於屠呦呦的介紹。第八章第二節《化學品的合理使用》中,對「化學與藥物設計、合成」進行了專門介紹,其中就提到青蒿素,並對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和獲得諾貝爾獎的事實進行了介紹。

《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 選擇性必修3 生物技術與工程》 第2章的「複習與提高」中有一道練習題,以「提高青蒿素類藥物產量」為研究課題,要求學生提出研究思路。這是一道提供多條信息的綜合題,旨在訓練批判性思維技能中的「作出決策」。

此外,初中歷史教材也在《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中,對屠呦呦科研團隊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介紹。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單元中,也對屠呦呦的事跡進行了簡述。該單元指出我國古代科學獨具特色,其中中醫藥學已有幾千年歷史。獨特的醫學理論、診療方法和豐富的中草藥,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正是從古老的中醫文獻中獲得靈感,研製出抗瘧疾的青蒿素,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出版社表示,教材所選屠呦呦事跡,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其蘊含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作、育人的高尚品格匯聚成科學家精神,引導青少年理解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鼓勵他們繼承敢於創新、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和愛國之心,為祖國的文化傳承和科技發展努力學習、拼搏奮進。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屠呦呦事跡將被納入高中語文教材 網友:她值得
    (原標題: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網友一致叫好!)>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事跡為什麼會被納入新教材?△節選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中的介紹選段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單元中,也對屠呦呦的事跡進行了簡述。人教社負責人談到,該單元指出我國古代科學獨具特色,其中中醫藥學已有幾千年歷史。獨特的醫學理論、診療方法和豐富的中草藥,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 公務員面試熱點: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勵青少年
    【熱點背景】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勵青少年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的傑出貢獻和事跡已被統編三科教材選入,正式走進了中小學生的課堂與生活【中公解析】以教材的形式,讓屠呦呦及其團隊的事跡讓更多青少年充分了解,說明國家對科學精神的重視,旨在以高尚的科學精神激烈廣大青少年立志高遠,不斷奮鬥,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我國古代科學獨具特色,其中中醫藥學已有幾千年歷史。
  • 屠呦呦納入新教材,小學初中高中課本都涉及,能影響學生什麼?
    此次選錄這篇文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科學,從屠呦呦的科研歷程中汲取力量。節選自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選段。此外,初中歷史教材也在《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中,對屠呦呦科研團隊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介紹。節選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中的介紹選段。
  • 每經14點丨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長寧震區開展拉網式搜救排查...
    每經14點丨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長寧震區開展拉網式搜救排查,地震死亡人數增至13人;阿里張勇再調組織架構 重組創新業務事業群 每日經濟新聞
  • 人教社70周年|專訪社長黃強:教育出版就是鑄魂育人
    經過種種艱苦的努力,有賴於教育部的信任,三科教材落地人教社。之所以最終會在人教社出版,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教社有編寫高質量教材的傳統和實力。從理念上講,我們認為三科教材確確實實是新時代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工程,它的意義在於巨大的社會效益,在於培養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是能獲得多少經濟效益。對於人教社而言,本身經濟效益就不錯,得到三科教材的出版任務從經濟上來說只是錦上添花。
  • 屠呦呦,踐行科學家精神的楷模
    屠呦呦說,「希望青蒿素能夠發揮更大作用,造福全人類。」屠呦呦的名字又一次引起國內外關注,佔據了各大網站熱搜榜。  屠呦呦是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者,也是歷史上第12位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女性。這樣一個為人類的健康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全民榜樣,引導更多女性,特別是青少年,從小立下投身科學的志向。
  • 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IT之家6月18日消息 日前,據新華社報導,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
  • 屠呦呦,事跡編入教材,激勵新青年!
    據悉,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此外,初中歷史教材也在《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中對屠呦呦,科研團隊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介紹。
  • 人教社回應
    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有教育專家指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張衡地動儀出現在教材當中仍有其意義與價值。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有教育專家指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張衡地動儀出現在教材當中仍有其意義與價值。
  • 新時代如何理解科學家精神?聽聽他們的心裡話
    新時代如何理解科學家精神,如何在科研工作中踐行科學家精神?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霍守亮,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郭少軍四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記者進行交流座談。
  • 人教社:借鑑澳門經驗,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研發
    消息稱,2007年以來,依據「愛國愛澳」的教育總目標,圍繞當代社會對澳門青少年提出的公民素養要求,澳門教青局邀請人教社合作編寫、出版了《品德與公民》教材。從2017年至今,為進一步加強歷史教育,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提高「愛國愛澳」意識,澳門教青局又委託人教社編寫、出版適合於澳門地區使用的《歷史》教材。
  • 屠呦呦事跡納入部編版語文新教材,語文老師:終於不是三無課文了
    據悉,今年秋季開學推廣的部編版教材,高中語文課本中將收錄屠呦呦2011年的諾貝爾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的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不光是語文課本,八年級的歷史課本中也收錄了屠呦呦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專題介紹。還有小學五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本中,也選取了屠呦呦事跡,教導我們的孩子,發揚科學家的精神。
  • 蚌埠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活動在蚌埠二中舉行
    為進一步提升蚌埠市高中生物學科教育教學水平,幫助高中生物教師更好地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使用新教材,11月3日,人教社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組一行來到蚌埠市第二中學,開展新教材回訪活動。在隨後舉行的座談會上,回訪組認真聽取了市縣區教研員及一線教師代表有關新教材使用的意見和建議,並現場解答了大家有關生物課標原理理解、科學實驗操作、教學素材採集方面的問題和困惑。此次回訪活動是繼暑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網絡培訓後,人教社及省教研、出版部門深入基層教學一線,全面了解高中新教材使用情況的具體舉措,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培訓、教研、研討系列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教社大事記(1981-1990)
    人教社根據以上一系列文件開始研究編寫新教材。5月,人教社接受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529號提案《關於編輯出版適合小學生使用的漢字字典的建議》,抽調社內一批語言文字專家成立字典組,著手編寫小學生字典。作為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與教育部合作項目成員,人教社成立人口教育教材中心。
  • 屠呦呦事跡被納入教材值得稱道
    屠呦呦事跡被納入教材值得稱道來自網絡這幾天,「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進展」,上了熱搜,使得我這個對醫學不感興趣的人也走進來醫學這個神秘的領域。從而屠呦呦團隊因公布「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的最新進展,而受到輿論廣泛關注。
  • 人教社:教材中有專門介紹
    人教社: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今天(10月10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人教社稱,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兩漢科技與文化」一課中專門設計了活動,具體內容及要求如下:「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學家寄語青少年,家長讀給孩子聽聽!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 給全國青少年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勉勵青少年熱愛科學、刻苦學習、 茁壯成長、報效祖國。
  • 新教材來了!山東各地中小學實現「課前到書」 揭秘:新編教材有啥...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  「1-6年級的新教材都來了!」  高中語文新教材及部分目錄  「語文古詩文近半,袁隆平、屠呦呦等事跡也選入課本中。」  歷史教材部分目錄  在歷史方面,新教材引導學生認同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
  • 人教社回應 「假課文」:不再進教材
    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發出《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表示教育部已編寫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事情要從3月6日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向本報爆料說起。「人教社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早在2009年就被我省3位較真的語文老師『打假』,他們認為這是一篇杜撰的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