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危害嚴重,農民朋友什麼時候防治好?可用哪些藥劑?

2020-11-22 騰訊網

今天小幫手和幾位小麥種植戶聊天時,說到了病蟲害防治的問題上,從我們當地目前小麥的長勢看很不錯,雜草不多,沒出現旺長以及發黃等症狀,只需等待著進行「一噴三防」工作就可以了。

冬小麥的一些病蟲害往往在4-5月份是爆發期,而在所有的病蟲害中,很多農戶最怕的就是赤黴病了,小麥赤黴病有一個別稱,被人們稱為小麥的「癌症」,一旦患病後,不可逆,產量和品質多多少少都會下降,所以建議提前預防,做好一系列的措施,而一旦發病後,噴施藥劑可以適當控制赤黴病的危害,越早越好。

小麥赤黴病很好判斷,觀察穗部,會有黴層出現,顏色呈白色或者粉紅色,如果用手觸摸,能感覺到有凸起,如果剛好在抽穗期被感染,有可能導致不出穗或者出穗不好的情況,到了後期,有些也會變成白穗。

由於赤黴病以預防為主,簡單和大家說幾點預防措施:

1、小麥抽穗揚花期時,雨天比較多,如果遇到了連續的陰雨天氣,小麥赤黴病發生的機率以及嚴重程度會有所增加,所以,在雨天過後,建議大家提前噴施藥劑進行預防(可使用藥劑下面會提到)。

2、如果是地勢比較窪的農田,遇到雨天時,注意做好排水措施,田間不可長時間有積水,積水過多也會增加赤黴病的感染機率。

3、在年後追肥時,注意追肥的使用量,不要過多,如果小麥出現了旺長,感染赤黴病的機率也會加大,相反,如果小麥長勢正常,自身的抵抗力相比會增加,減少赤黴病的發生機率。

如果預防措施做得不到位,或者遇到了極端的情況,田間已感染了赤黴病,小幫手提醒所有種植戶,儘快打藥防治,越早治療造成的危害越小。

可用藥劑有很多,但是,由於區域不同,赤黴病發生的嚴重程度以及抗性也會有所區別,可能會出現同一種藥劑,在不同的地方防效差別很大的情況。

單劑藥劑有:戊唑醇、咪鮮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福美雙、己唑醇等等;

復配藥劑有:戊唑·多菌靈/吡唑醚菌酯·氟環唑/戊唑·咪鮮胺/氟環·多菌靈/多菌靈·三唑酮/戊唑·福美雙/甲硫·己唑醇/肟菌·戊唑醇等等。

以上藥劑大家要根據當地赤黴病發生的具體情況具體選擇,如果某些藥劑在當地防效一般,就不要在使用了,可更換藥劑,另外,根據防效可多次噴施。

關於赤黴病的介紹和防治,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希望大家看完後,能夠有所收穫,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更好的防治經驗,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最後問下大家,你往年種植小麥過程中,遇到過赤黴病嗎?如何防治的?

相關焦點

  • 小麥揚花後期,除了防治赤黴病,農民朋友還要留意3病1害的發生
    一、小麥銹病小麥銹病危害重、易發生,是影響小麥大豐收的主要病害之一,具體又分為葉部銹病、條狀銹病和杆部銹病三種危害方式,可阻礙小麥進行正常光合作用,使小麥減產。小麥生長灌漿階段發生,嚴重染病的只剩下兩片旗葉,一旦蔓延到旗葉,會為小麥帶來毀滅性的損失。
  • 如何預防小麥的根腐病,全蝕病,赤黴病,有什麼技巧嗎?
    小麥的三種病害,根腐病,全蝕病,赤黴病,對小麥有很大的危害,預防的效果比治療的效果要突出。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粉基本上全部用來作為人們的主食,製作糕點等,下腳料小麥麩又是畜禽的良好飼料。小麥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種植面積,小麥在整個生育過程當中,常會遇到一些病害的發生,有的病害一旦發生,就很難徹底治癒,而做好預防相對簡單得多,而且只要抓住防治的關鍵時間,投入的成本少,效果好,比如小麥的全蝕病,根腐病,赤黴病就是在小麥生長當中,常見到的病害。我們如何進行預防?
  • 赤黴病這樣防治,才能將病菌徹底剷除
    小麥赤黴病俗稱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等,過去主要分布在我國江蘇、浙江、上海等降雨量較多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現在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病害,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該病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尤其在小麥生長中後期發生嚴重,許多農民已經認識到該病的危害性,但是防治效果卻不理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小編就幫助大家認識小麥赤黴病。
  • 今年暖冬,小麥紅蜘蛛發生嚴重,請問哪些藥劑防治效果最好?
    暖冬氣候對冬小麥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紅蜘蛛發生嚴重,還有可能有倒春寒的凍害、麥銹病等病害以及小麥返青旺長等危害,所以防治工作很重要。在小麥返青期後麥田觀察,當每株小麥有6頭紅蜘蛛或者麥壟單行33公分有200頭紅蜘蛛時,即可開始施藥噴防。
  • 冬小麥返青後防治病蟲害,噴啥藥?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
    冬小麥經過寒冷的冬季,隨著溫度的回升,進入到返青期之後,生長的速度會逐漸加快,各種病蟲害,在溫度的驅使下,也會逐漸復甦,開始了,對冬小麥的危害,病蟲害每年都會發生,如若是防治不及時,對冬小麥的影響會非常的大,冬小麥在受到病蟲害的危害之後,輕則增加防治的成本投入,重則就會導致嚴重的減產減收,冬小麥有哪些主要病蟲害呢?
  • 小麥「一噴三防」適合什麼時候為宜?
    小麥一噴三防就是一次噴藥,能夠防病、防蟲、防倒伏,可以說是一舉三得。那麼,農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噴藥,最為適宜呢?這些事,在廣大的小麥種植區,人者見人智者見智,各說紛紜,意見很難統一,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看法和統一的做法。
  • 怎樣危害?如何防治?
    可用50%銳勁特畝用30—40毫升;48%毒死蟬畝用50—80毫升;25%噻嗪酮畝用50—60克,任選一種兌水45千克等化學藥劑噴霧防治。  稻縱卷葉螟  危害症狀  稻縱卷葉螟屬鱗翅目螟娥科,是一種遷飛性害蟲,分布廣泛,我國各稻區均有發生。
  • 我科學家攻克小麥赤黴病的關鍵基因
    來源:【光明日報】小麥赤黴病是世界範圍內極具毀滅性且防治困難的真菌病害,一旦感染,不僅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更對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近些年,小麥赤黴病發生面積不斷擴大,成為農業領域裡的世界性難題。
  • 關於印發《2021年湖北省小麥、油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方案》的通知
    胞囊線蟲病嚴重發生區,應選擇種植太空6號、中育6號、新麥11等具一定抗病性的品種。赤黴病常發區,要選擇對赤黴病有一定抗耐病品種,如揚麥系列、DH16、鄂麥006、鄭麥9023、鄂麥170、鄂麥580和襄麥35等,避免盲目引進高感病品種,減輕後期赤黴病流行風險。  (二)農業防控措施。播種期落實好農業防控措施是控制或延緩病蟲發生危害的重要措施。
  • 緊急通知:小麥重大病蟲害即將暴發!怎麼辦?來看防治辦法!
    以小麥赤黴病、條銹病、紋枯病、白粉病、麥蚜為重點,兼顧麥蜘蛛,關注草地貪夜蛾危害。(四)西北麥區。主要包括甘肅、寧夏、新疆和內蒙古西部及青海東部部分地區。以小麥條銹病、吸漿蟲為主,兼顧小麥白粉病、麥蚜、麥蜘蛛。(五)西南麥區。包括貴州、四川、雲南大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以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為主,兼顧小麥赤黴病、麥蚜和麥蜘蛛,注意草地貪夜蛾可能造成的危害。
  • 小麥《小麥黃花葉病毒病今又來!可致減產30%-70%,如何防治最高效...
    眼下正值小麥起身返青期,正是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症狀顯現期,很多農民朋友對這種病害缺乏統一認識,導致防治的盲目性,增加成本又達不到理想效果。本文從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病原及侵染循環、發病症狀、流行發病規律及高效防治措施這4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農民科學診斷和防治小麥黃花葉病毒病提供參考。
  • 小麥主要病害的診斷與防治
    3.小麥稈銹病    小麥稈銹病分布於全國各地,以東北、內蒙古、西北等春麥區,以及長江流域、華東沿海和南方冬麥區發生最為嚴重。病害流行年份,由於來勢兇猛,危害大,常可在短期內引起較大的損失,造成小麥減產74%-84% 。
  • 紅蜘蛛危害大,農民朋友如何掌握防治技巧,並抓住黃金防治時期
    一、危害症狀雖然乾旱無雨,但由於何首烏植株藤蔓覆蓋,土壤溼度並不低,但近段時間,何首烏葉片逐漸黃化,嚴重些的葉片,出現邊緣不太明顯的斑點,開始農民朋友以為是病害,噴了兩遍殺菌劑也不見緩解,後經農技專家鑑定,這哪裡是什麼病害,而是紅蜘蛛危害,翻開何首烏葉片,紅蜘蛛最多可達10隻以上,已屬於嚴重危害。
  • 小麥紅蜘蛛難防治?做好這2點,一季害蟲全滅光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紅蜘蛛是小麥生長過程中危害特別嚴重的一種蟲害,防治好小麥紅蜘蛛是奪取高產關鍵的最後一步。四、小麥紅蜘蛛防治措施1、天敵:通過天敵來防治紅蜘蛛,是一種好辦法,比如捕食蟎、草蛉、瓢蟲、花蝽等。2、澆水:紅蜘蛛在潛伏期時,搖晃麥株,讓紅蜘蛛掉落在地面,隨即澆水,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 小麥又一個癌症在我國多地大爆發,可導致絕收,太可怕了……這樣...
    近幾年,小麥又一個危害十分嚴重的病害在我國多地大爆發,可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據2016年調查,發病較重的5塊麥田,平均畝產量281公斤;而未發病或發病較輕的12塊麥田,平均畝產量538公斤。兩者相差257公斤。個別嚴重地塊幾乎絕收。那麼,這是什麼病害呢,經過鑑定,原來是一種新型的莖基部病害--小麥莖基腐病。咱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病害吧。
  • 小麥被地下害蟲咬斷了根系,葉片發黃不長,用什麼農藥防治好?
    小麥被地下害蟲咬斷,一般指的是小麥根系受損,常見的害蟲有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輕則導致地上部分葉片出現發黃現象,重則受損的小麥植株,因不能正常的傳導水分、養分而死亡,根據地下害蟲發生的嚴重程度,輕則減產,重則直接絕收。
  • 防治小麥蚜蟲,不一定見蟲就治!「農藝師講農業」
    ,抽穗後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發生範圍廣,危害嚴重。小麥蚜蟲的天敵春天到了,氣溫快速回升,各地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起身期和拔節期,蚜蟲也開始繁殖危害了防治方法往下看:1、小麥蚜蟲是見蟲就用藥防治?答案是:錯誤!!!2、小麥蚜蟲的防治指標是多少呢?
  • 防治小麥苗期這兩個病害,比追肥還重要,最後一次防治機會
    近幾年來,小麥白穗病發生逐漸嚴重,已經成為影響小麥產量最主要的因素,據調查,造成小麥出現大量白穗的主要病害是小麥的根腐病、莖基腐病。根據測產數據表明,一般減產都在20%以上,嚴重地塊減產可達70%。這些病害有哪些危害特點,又該如何防治呢?
  • 蚜蟲種類多,用哪些藥劑消滅效果好?
    在我國已經發現了危害農、林、牧業和園藝業的蚜蟲250種,大小不一,形體各異,生物特性千差萬別,危害作物部位和作物種類各不相同。目前,發現的蚜蟲天敵並不多,有食蚜蠅、瓢蟲、寄生蜂、食蚜癭蚊、蟹蛛和草蛉。蚜蟲藥劑防治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第一次用藥由於用量不達標後,將會產生抗藥性,第二次用此藥劑,殺滅效果大打折扣。另外,不同種蚜蟲對不同種殺蟲劑都表現有不同種敏感性,殺滅效果是不相同的。
  • 緊急提醒:今年小麥秸稈還田的注意!嚴防這個玉米害蟲,危害非常嚴重!
    ,造成倒伏,嚴重者枯死,如不加以防治會導致玉米大量缺苗,嚴重減產!三、二點委夜蛾什麼時候發生?二點委夜蛾一般在麥茬的夏玉米地發生較多,田間害蟲分布不均勻,但靠近壟背的邊壟發生嚴重,一般片狀危害面積在4平米左右!調查發現麥秸麥糠覆蓋多的嚴重、棉麥插花地種植的嚴重、播種早的嚴重、播種溝淺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