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研究院專家講壇第八期——「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的若干...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水環境研究院專家講壇第八期——「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的若干關鍵問題」

7月24日上午,北控水務集團水環境研究院專家講壇(第八期)在集團總部舉行。本次專家講壇特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副所長、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兼職教授嚴登華作為主講嘉賓,以「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的若干關鍵問題」為主題做了精彩分享。水環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馮豔霞、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許俊儀、水環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薛曉飛及相關部門人員參加了此次講壇。

嚴教授長期從事變化環境下水資源演變機理與調控、生態水文模擬與調控、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及3S技術應用研究。

此次講壇,嚴教授首先對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的相關背景做了詳細的描述,並指出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的總體思路是要採用「層層剝筍」,從「綠色」到「灰色」,從坡面到河道,對於流域的水循環調節能力進行配置、建設與運維。隨後,嚴教授重點講解了水循環和水環境治理中的綠色、棕色、藍色、灰色及紅色的「五色基礎設施建設系統」,並通過項目案例系統介紹了五色系統的應用。

最後,嚴教授提出,基於流域「自然-社會」二元水循環系統理論,開展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降低自然水循環的極值過程,加強自然水循環與社會水循環的匹配過程,減少社會水循環過程對自然水循環的幹擾,促進自然水循環和社會水循環融洽和互補,既是流域綜合治理的需要,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與會人員並就海綿城市、初期雨水、數據分析模型等水環境領域的焦點問題與嚴教授進行了積極的交流和討論。

嚴教授的分享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指導性強,有助於北控水務水環境治理項目中對富自然-功能協調流域建設理念的理解和應用。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投稿聯繫: 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基於流域生態水文的北京水環境管理
    由於城市水系人工化日益嚴重,生態系統的基本需水得不到保障,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日漸喪失,調度型缺水成為關注焦點。如果不能有效地進行水資源優化調度,對有限的水資源進行高效利用並進行最佳管理,海河流域水環境改善和生態恢復就只是一句空話。
  • 遼河流域建成水環境安全監控與監測體系
    ,實現了專項實施與技術創新、應用示範的結合,推進了安全監控和風險預警能力建設,在遼河流域水汙染治理中發揮了重要科技支撐作用,提升了我省流域水環境風險管理水平。水生態健康成遼河管理新目標水質達標之後,遼河水生態健康成為遼河流域環境管理的新目標。所謂水生態健康,是指流域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具有正常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對自然幹擾的長期效應具有抵抗力和恢復力,並能夠發揮其正常的生態環境效益,提供滿足自然和人類需求的生態服務。
  • 如何編制水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報告?有哪些評價方法?
    水環境承載能力是在人類對可持續發展和水環境相互關係有了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的。按照《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工作的總體安排,水利部組織開展全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工作。
  • 長江生命力報告: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或可緩解長江防洪形勢 根據兩位專家上述的分析,可見氣候變化、土地利用等因素都影響著長江的水文情勢,使得長江流域的防洪形勢也變得更為複雜。今年夏天,長江中遊地區再次經歷了大洪水的考驗。如何緩解複雜嚴峻的形勢,報告提出在採用必要的工程措施情況下,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應成為未來重要手段之一。
  • 水利部原副部長索麗生:河湖治理要內在功能和長期效益結合
    湖北省松滋市的小南海湖,由於城鄉生活汙水排放、農業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無序發展,一度汙染嚴重,水體處於中度富營養化狀態。近年來,松滋市啟動小南海生態涵養區建設,清淤、截汙、堆島、換水、栽植水生植物……經過一系列修復治理,此前汙水橫流的「城區化糞池」,蝶變為水碧花美的城市溼地公園。
  • 長江生命力報告①: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或可緩解長江防洪形勢根據兩位專家上述的分析,可見氣候變化、土地利用等因素都影響著長江的水文情勢,使得長江流域的防洪形勢也變得更為複雜。今年夏天,長江中遊地區再次經歷了大洪水的考驗。如何緩解複雜嚴峻的形勢,報告提出在採用必要的工程措施情況下,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應成為未來重要手段之一。
  • 淨水技術 | 長江生命力報告: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或可緩解長江防洪形勢根據兩位專家上述的分析,可見氣候變化、土地利用等因素都影響著長江的水文情勢,使得長江流域的防洪形勢也變得更為複雜。今年夏天,長江中遊地區再次經歷了大洪水的考驗。此外,正在推行的海綿城市建設,也是一個很好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海綿城市倡導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優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統與低影響開發設施,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和可持續水循環,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而且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重要手段。
  • 建陽水環境承載力現狀評估探尋
    東南網訊 水資源是民生福祉之保障、是社會經濟之支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之靈魂,面對建陽區日新月異的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如何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人民身體健康的平衡?如何把好產業興旺和生態安全的關係?南平市建陽生態環境局,通過做好水環境承載力現狀評估報告,給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專家視角】董戰峰: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思路與重點
    分析了當前黃河流域生態補償實踐進 展,評估了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基本思路、重點 方向以及實施路徑,為黃河流域實施大保護大治理提供管理技術支撐。由於三江 源的獨特重要性,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藏區專項、三江 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省級財政專項等渠道投入 34.21億元用於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等。2017—2019年,通過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獎勵資金 給青海省落實資金5億元。青海省在2010年就印發了《關 於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旨在加 大水源涵養區保護力度。
  • 「太湖水危機事件」,為我國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留下哪些深刻鏡鑑?
    「十一五」和「十二五」分別以「控源減排」和「減負修復」為任務核心,選擇不同類型的典型小流域,開展流域水生態功能區劃。研究流域水汙染控制、湖泊富營養化防治和水環境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開展流域水汙染治理技術集成示範,為推動經濟和技術上可行的太湖流域整治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技支撐。四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環境具有資源屬性。太湖治理過程中也注重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 《對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若干認識》(全文)
    《對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若干認識》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
  • 「專家視角」 流域水生態過程機理與調控專題
    為展示我國流域水生態過程研究的最新進展,本專欄特約多位長期從事水生態保護研究的專家,分別從流域生態水文響應機制、水資源可持續評價、水生態數值模擬、生態流量管理等方面,有代表性地介紹了流域水生態過程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為我國流域生態保護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方法支撐。
  •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原標題:   長江流域建成小水電2.41萬座,專家稱——  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11月3日至4日在武漢舉行的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上,多名專家提到,長江流域水利樞紐項目眾多
  • 「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揭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衛靜雯)12月20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與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共同建立的「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於海珠溼地舉行揭牌儀式。圖/信息時報記者 陳引 推進「溼地+科研」,研究城市與溼地協同發展機理據介紹,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由我國環境生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志峰教授創立並擔任名譽院長。
  • 進一步提升長江流域協調機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突出生態安全理念   二審稿共有9章92條,其中第1條明確了立法目的:「為了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高效合理利用,保障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制定本法。」多位專家表示,二審稿中最大的亮點是立法理念上高度重視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 董戰峰: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框架與重點
    ,又要大力營造環境並採取有效措施,扶助上遊地區增強造血功能,合理彌補環境保護較好區域和企業為保護流域環境而損失的機會成本,逐步實現流域上下遊公平、科學、合理、高效利用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資源,合理分擔長江流域在各段區域內的水環境保護責任,促進建立一種長效的長江流域九省兩市水環境共同治理機制,實現長江流域和諧發展與長江流域環境保護。
  • 程曉陶:海綿城市建設應從流域尺度統籌規劃
    業內專家建議,應從流域尺度統籌規劃並加強部門間的協調聯動,助力解決城市內澇與水體黑臭綜合治理的問題。程曉陶:海綿城市建設應從流域尺度統籌規劃翻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你會看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首次被寫入其中。兩會期間,圍繞海綿城市建設,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燒了那麼多錢的『海綿』城市為啥不吸水?」也成為了吐槽的焦點之一。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引言按流域或區域編制實施水汙染防治規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的法定要求,也是我國改善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我國自「九五」以來,針對國家確定的重點流域,以5年為周期編制實施水汙染防治規劃,到「十三五」已經出臺了5期。
  • 活動 | 2020 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開始報名啦
    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上海科協大講壇、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活動,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上海書展「七系列」閱讀活動品牌。今年該系列活動(共七場),將於2020年8月12日-8月18日「上海書展」期間,在上海科學會堂海洋能廳(南昌路57號)如期舉行。
  • 2020 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開始報名啦
    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上海科協大講壇、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活動,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上海書展「七系列」閱讀活動品牌。今年該系列活動(共七場),將於2020年8月12日-8月18日「上海書展」期間,在上海科學會堂海洋能廳(南昌路57號)如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