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有大約4億中國人在學習著英語,有關於「雙語學習的好處」的研究也隨之不斷增長。
然而,一些關於「學習兩種語言」的巨大誤解也仍然存在。上次大家跟著蟲蟲了解了一些關於孩子英語口音會不會被家長帶偏的科普(戳這裡),今天蟲蟲就繼續帶著寶媽寶爸們一起認識有關雙語學習的一些誤區和事實。
01誤區1
誤區1:讓嬰幼兒接觸一種以上的語言可能會導致他們的語言發展遲緩。
事實:孩子的語言發展並不會受他們接觸的語言數目的影響。大多數雙語的兒童在一歲前就會說他們的第一個單詞:媽媽或爸爸 mum or dad。到兩歲的時候,就能使用兩個單詞的短語,例如,my ball, no juice。
那麼只學習一種語言的孩子呢?也是相同的發展模式。學習雙語的孩子可能會把一種語言的部分單詞和另一種語言的部分單詞混合在一起,說出一些大家理解不了的話,但這並不是發育異常或語言發展延遲的反映。相反地,無論講一種還是兩種語言,處於同一年齡層的孩子,掌握的單詞總數都是差不多的。
02誤區2
誤區2:我們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歲以下)同時學習中文和英文會最終導致兩種語言都說不好。
事實:如果一個孩子即會說中文,又會說英語,那麼最終孩子的中文和英文都說不好。對於寶媽寶爸來說,這實在是太可怕了!然而,蟲蟲翻閱了資料,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這樣的問題都不是因為學習兩種語言造成的!很可能存在其他的原因。雙語幾乎不應該成為孩子的說不好某一門語言的誘因。所以,別擔心,並且放心給孩子進行雙語啟蒙,還要越早越好。
03誤區3
誤區3:如果一個孩子的中英文不是同樣流利,那麼TA就不是真正的雙語者(中文和英文)。
事實:許多會說兩種語言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主導語言母語,比如,我的母語是中文,佔主導地位,英語其次。這種語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這取決於這兩種語言的使用頻率。在中國的一些國際學校中,一個孩子的主導語言是英語,但是回到家可能就反其道而行,他們跟著爸媽說的都是自己的母語。
所以,我們不能僅因為一個人對兩種語言不是同樣流利而認為TA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雙語者。我們的孩子就要經常使用和練習用雙語與人交流,這有助於孩子長期保持雙語的能力。至於,哪種語言會更流利,毋庸置疑,作為中國孩子TA們的中文當然是最流利的,相反,對於在中國中文學校上課的美國人或英國人,他們最流利的語言就是英語了。
04誤區4
誤區4:有中文語言處理障礙的兒童在學習第二語言(英語)時會遇到更大的語言困難。
事實:科學研究表明,許多孩子最終都會克服掉這一困難。
05誤區5
誤區5:雙語兒童一旦開始上學就會遇到許多學業上的問題。
事實:對於雙語兒童最適合的學校環境取決於他們的年齡。
沉浸式英語教學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方法,但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效果較差。比如,大一點的高中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最好接受他們第一語言中文的指導,他們學習英文的效果會最佳。
另外,還有研究表明,掌握兩種語言有助於孩子們未來的學術表現。既懂英文又會中文的孩子會擁有更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多任務處理能力,甚至會發展出更強大的認知能力。
06誤區6
誤區6:如果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不習得第二語言(英文),那麼TA就永遠不會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事實:確實,理想的語言學習關鍵窗口是在生命的最初幾年(研究表明是6歲以下),因為6歲左右的大腦發育是最迅速的時期。但是這並不影響大一點的兒童和成人仍然可以流利地掌握和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07誤區7
誤區7:雙語教育會使我的孩子混淆兩種語言,因為他的理解出現了混亂。
事實:一些會說兩種語言的孩子可能會時不時地混淆這兩種語言的語法規則,或者他們可能會在同一個句子中使用兩種語言的單詞。
例如,孩子用中文表達的是我想要更多的果汁,但是也會夾雜點英文,I want more 果汁。
看到這種現象,寶媽們請別擔心,這都是雙語語言發展的正常反應,並不意味著你的孩子對這兩種語言的理解出現了任何問題。
通常在4歲的時候,孩子們雖然可以區分不同的語言,但是有時仍然可能在同一個句子中混合使用兩種語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最終都將學會如何正確區分兩種語言。
其實仔細回想一下,你們也許對一種現象並不陌生:很多海歸或者在外資企業工作的朋友也會表現出中英文夾雜的風格,這不是他們裝B,這真的是生在那種環境種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語言大腦而形成的一些習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