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今日相親」—微信時代的「甜蜜事業」和愛情選擇

2021-01-18 今日相親

      近日,《中國婦女報》在婚戀周刊版頭條用了半個版面報導了「今日相親」,這是繼上次《經濟日報》和CCTV之後又一家主流媒體主動找我們採訪,主動報導我們這家正能量婚戀平臺的。


微信時代的「甜蜜事業」和愛情選擇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莫蘭 徐旭


    目前,中國單身人口的數量已超2億,這一數據不禁引人深思:究竟人類找到理想伴侶的概率有多大?英國沃瑞克大學經濟學教師巴庫斯根據計算外星人存在概率的「德瑞克方程式」得出的結果是1/28.5萬,簡直微乎其微。但在「今日相親」微信公眾平臺的創辦者曾克看來並不然,愛情並沒有那麼難覓,你與理想伴侶之間,或許僅僅隔著六個人而已。

「今日相親」的單身會員活動(前排左五

為創辦人曾克)(江東/攝)

曾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05級研究生,今日相親創始人


    熟人「背書」模式的回歸


    為什麼是六個人呢?作為清華大學的「學霸」,曾克自有其理論依據——六度人脈理論。這一理論在1929年由匈牙利作家弗裡傑什·卡林西首次提出,並於1967年被美國社會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實驗證實。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今日相親』的六度人脈介紹模式。」曾克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舉例說明道:「假設已通過身份驗證的紅娘或會員是A,A說認識鄰居B,B說C是他同事,C說D是他同學,D樂意保薦E來找對象,是OK的。」


    曾有不少會員抱怨這種熟人關係層層擔保「太麻煩」,但原則問題上,曾克「寸土不讓」:「朋友推薦朋友,保證每一個相親者的材料100%真實和人品可靠——如果人品差,別人也不肯推薦。」


    事實上,早在十幾年前,資深月老曾克就已在實踐中運用了這一理論。曾克的老家江西宜春有一個風俗,一輩子至少得說媒成功一對,成功三對就算功德圓滿。他小時候常看父母和長輩給人介紹對象,耳濡目染,「覺得幫人忙,挺好玩的」,所以,從單身時就愛管別人終身幸福的「閒事」。2007年到2016年任職於IBM公司期間,他也當過IBM的工會主席,IBM中國當時有3萬人,工會主席是大家投票競選的,所以,他算是當時公司的名人了,也是著名的好心人,很樂意為同事們找對象。那時候,他的電腦裡存著一張表格,詳細記錄了300多位相熟的或者熟人介紹的單身人士的檔案,是小有名氣的免費月老。


    2015年,微信開始流行,有同事找到曾克,給他提了個建議:「你幫人介紹對象可以用公眾號的形式。」於是,就有了「今日相親」微信公眾平臺。


    平臺壯大以後,曾克仍堅持當初的理念。「平臺的管理機制相當嚴格:如果被投訴又有證據,根據嚴重程度予以警告、勸退或全網實名通報。如果被兩名以上的會員投訴相同行為,不管有無證據,直接勸退。」曾克引述了「破窗效應」予以說明:「一幢有破窗的建築如果不被修理好,可能會有更多的窗被破壞。環境會約束人的行為。有人喜歡在垃圾場或沒人看見的地方吐痰,但走在大學校園裡就不會吐了。當你營造了一個真實、真誠而又嚴格的環境,人們自然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包括整個婚戀行業也是如此,整體大環境向善,違法亂紀行為就會減少。」


    曾有投資人要求曾克把「保證真實靠譜程度100%」調整為80%,說「八成就夠了,這樣好賺錢」。他斷然拒絕,在他看來,良好的行業生態需要每一位從業者的自律。


    「愛情就是聊得來,婚姻就是過得去」


    隨著城市生活成本的日益高漲和生存壓力的逐漸加劇,社會上擇偶先看硬體、重物質不重感情的功利婚戀觀有所抬頭,認為「貧賤夫妻百事哀」,有錢才會幸福。這樣的結果就是感情基礎薄弱,婚姻容易走向破裂。


    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今日相親」平臺一直在單身青年群體中倡導這樣的價值觀:看重愛情和價值觀,淡化對物質、外貌、身高、年齡、戶口、婚史的要求,因為「愛情就是聊得來,婚姻就是過得去」。紅娘們不斷地告誡會員,不要去看對方的房產、收入,你每年能掙100萬元,但你找的對象不一定掙這麼多,愛情和婚姻跟能掙多少錢沒什麼關係。會員們對此非常認可,不斷修正自己的擇偶觀。


    正是在這種純粹的愛情理念影響下,從2016年1月1日至今,「今日相親」平臺已成就946對確定戀愛關係的有情人。


    1981年出生的深圳單身媽媽菲菲(化名),離婚時寶寶還不到3歲,很長時間都走不出婚姻破裂的陰霾。加入平臺第二天,她就說要退群,因為覺得自己沒希望。曾克跟她聊天,鼓勵她:只要樹立一個目標,努力去做就有可能實現。


    菲菲聽進去了,變得很積極。她性格樂觀開朗,也頗有文採,一位未婚的北京男生覺得她很有意思,很快加為好友,開始追她,相約見面。從北京到深圳其實並不遠,只是一張機票的距離。不到兩周,菲菲宣布脫單,創造了平臺最快脫單紀錄,這段戀情也得到了家長的首肯。


    只有剝離物質與其他條件的束縛,讓愛回歸本心,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這種健康向上的婚戀觀,其實正是當下最應該提倡的。


    「擇偶難,難擇偶」,到底難在哪裡


    美國人史登·佰格曾有過這樣的比喻:「要尋找一段理想的愛情,等於在一間黑屋子裡尋找一隻黑貓。」「擇偶難,難擇偶」,到底難在哪裡?


    曾克認為,一言以概之,就是「誰也看不上他/她,他/她誰也看不上」。他分析道:「那些已婚者中各種職業、條件的都有,可見,找不到對象與條件無關,還是與自身期望是否客觀或者是否花時間去找有關。所以,一是要提高自身條件;二是要調整期望;三是多花時間去找。只要期望不是離譜到天上,那幾億單身人士中總有一個會被你打動。三者做到其一即可,做到兩個就一定找到了,做到三個保證你半年之內能找到。」


    會員陳先生(化名)與和王女士(化名)認識一年多,彼此相處起來很舒服,逐漸從朋友發展成情侶。他們又是改群名片,又是曬情侶照,甚至還建了個專門分享甜蜜瞬間的「狗糧鋪子群」,毫不擔心「秀恩愛,散得快」。


    回憶起相處的點滴,彼此都非常感動。陳先生習慣晚睡晚起,卻早早起來,送王女士上下班,她出差,不管早晚他都會去機場接送。有一天早上,陳先生隨口說了句有些胃疼,晚上,王女士就說要吃臊子麵,拉著他去麵館。其實,她並不喜歡吃麵,但是,她知道面更養胃。


    「讓婚戀回歸感情,重要的是兩個人在一起開心,條件啊收入啊地域啊其實都沒那麼重要。」陳先生感慨道。


    去年「十一」長假,他們自駕去山東蓬萊旅遊,原定9小時的車程足足開了13個小時,但兩個人輪換開車並未感到很累。因為「兩個人的路,比一個人走輕鬆多了」。


    「兩個人吃人均20元和人均200元的飯同樣開心,這是簡單。把對方展示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時是自豪的,這是欣賞。我們在彼此的手機錄下了對方的開機指紋,這是信任。很小的事情也願意去和對方商量,這是依賴。」他們真摯樸實的愛情宣言感動了許多人,堅定了用心尋找真愛的勇氣。


    「今日相親」平臺的回訪結果表明,80%的脫單朋友找到的對象與他(她)加入時寫的擇偶條件並不一樣。這說明,單身人士不要對未來對象預設太多條件。重點是,要花時間去聊,去了解對方,相互接觸。如果看了簡介,就pass掉對方,或者在擇偶條件裡列很多要求,連對方微信都不加,較難找到。


    事實上,每位會員剛來時,所有的紅娘都會勸道「你的標準太高了」,但大部分人都不會同意。但是,每次活動有30個人參加,你去追了10個,對方都不同意,但追你的10個你又看不上,現實會告訴你,你的標準偏高了。


    「哈佛大學有一個『37次相親成功』說,即見了37個異性就能找到合適的對象。這跟蘇格拉底的尋找理想的伴侶如同摘麥穗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穿越一片麥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只能摘一次。看了前面1/3,你知道什麼麥穗是大的好的;看了中間1/3,你知道怎樣的麥穗適合你;最後1/3你就摘吧。不一定是因為第37個一定符合標準,而是最後定下來的對象是你不停地碰壁、撞車、提高自己、降低期望的結果。」曾克說。


往期精彩回顧



相關焦點

  • 微信時代的「甜蜜事業」和愛情選擇_中國婦女報<20180521期>第B1版...
    (江東/攝)■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莫蘭 徐旭目前,中國單身人口的數量已超2億,這一數據不禁引人深思:究竟人類找到理想伴侶的概率有多大?英國沃瑞克大學經濟學教師巴庫斯根據計算外星人存在概率的「德瑞克方程式」得出的結果是1/28.5萬,簡直微乎其微。但在「今日相親」微信公眾平臺的創辦者曾克看來並不然,愛情並沒有那麼難覓,你與理想伴侶之間,或許僅僅隔著六個人而已。
  • 中國式相親價目表,算盤裡打出的都是焦慮
    相親鄙視鏈,圖片來自鳳凰周刊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京籍和京戶有著天壤之別,就像清朝的鑲黃旗和正黃旗之分一樣。」中國式相親價目表,來自鳳凰周刊微信公眾號這些露骨的做法這種愛情強調伴侶之間的仰慕、親密和欣賞。這種新的觀念重新定義了中文語詞『愛情』的含義,並要求婚姻和男女的結合必須以此『愛情』為基礎。這種新的情愛觀念,和當時流行的個人主義觀念,無政府主義觀念,自由主義觀念相結合,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情愛文化,並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探討情愛、呼籲衝破家庭、父權、和夫權枷鎖的文學和思想作品。」
  • 「好想再得一次相思病」——微信時代的愛情斷想
    進化到情書階段的愛情也許最具華章色彩。情書是愛情的證據。情書時代的愛情白紙黑字,費神費力,也很累人,但足夠嚼頭,也足夠勁道,嘗過這一口的一定會感覺回味綿長。  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情書,讓有志於此的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單獨搞一個課題吧,相信一定會很有趣味。
  • 男子嫌棄相親對象「不乾淨,」紋身女白領霸氣回懟,他卻啞口無言
    早在很久以前紋身只出現在歐美地區,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都開放了,加上歐美元素的不斷入駐中國,很多女性會有紋身,來彰顯自己的個性魅力,然而有的人思想比較古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對紋身有所偏見,這也讓很多喜歡追求潮流的個性女人陷入了苦悶。01.小麗今年28歲了,自己創立了一家化妝品公司,現在事業蒸蒸日常,有車有房,存款也不少。
  • 寧夏原州區:甜蜜生活與甜蜜事業
    寧夏原州區:甜蜜生活與甜蜜事業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聽說六盤山裡住著一群養蜂人,憑藉雙手勤勞致富,還帶動了許多父老鄉親。我們決定,去一探究竟,看看這甜蜜的生活,甜蜜的事業。  來到寧夏固原市張易鎮陳溝村,這是一個背靠大山的村莊。沿著村裡的柏油路往山邊開,進山以後就只剩一條順著小溪縱深而進的土路。
  • 婦女節的英文 婦女節英文翻譯
    >婦女節的英文 婦女節英文翻譯2017-03-08 17:58:0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將至,我們應該為身邊的女性朋友們獻上一份充滿愛意和暖意的禮物。祝好女人三八婦女節快樂!  婦女節來臨之際,向長期戰鬥在試衣間,看韓劇,不做飯,常上網,愛聊天,魅力十足,夢想連篇,並掌握老公錢包的老婆致以節日的問候。  「八」快樂送給你,願你生活甜蜜;「八」年輕送給你,願你永遠美麗;「八」幸福送給你,願你始終順利;「八」問候送給你,提前祝你婦女節開心!
  • 中國式相親,究竟在相什麼?
    以前我們學生有時候經常會選擇相親的話題去做研究。比如說看一本雜誌連著幾年的徵婚啟事是怎麼寫的,看男女各自在乎哪些條件。我看了985相親局裡大家所在乎的東西,發現和多年前雜誌上的徵婚啟事也差不多。男生首先看年齡,發布者也由男性多轉變為女性多。以前的徵婚啟事上男性也是對女性有年齡要求。
  • 相親市場年輕化 95後加入「相親大潮」
    文濱老師在回訪了上百位「95後」單身青年的擇偶標準後談道:「剛剛進入相親市場的95後,物質要求並不凸顯,軟性要求卻不少。軟體要求包括對方的外在條件、性格、三觀、人品修養等,他們普遍認為物質方面不確定性太多,未來發展不穩定,但軟性條件一般很難改變,良好的軟體能讓彼此的愛情和婚姻變得更穩定。」
  • 《新相親大會》人類四月天,表演浪漫的「北極光」和「流星雨」
    你把你的愛情問題提上日程了嗎?這臺江蘇衛星電視《新相親大會》為全國單身男女的幸福而心碎。從4月26日起每周日21:10正式迎來第四個賽季。《天衣無縫》接檔一周前順利完成第三季,繼續書寫四月天在世界上的愛、溫暖和美好願景。連續生產的《新相親大會》已經進入「綜N代」行列。
  • 澄海356位單身男女在微信群相親,群聊天記錄曝光
    女孩你為何踮腳尖女孩    規則介紹完後  進入了下一個流程  特邀嘉賓自我介紹環節:  愛情魅力秀    看得出,我們的嘉賓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  勇敢的爆了自己的美照  也表現了自己和對356人(156女生,200男生)  嘉賓介紹後,分批展示與會人員的相親卡  看中會後找紅娘牽線  讓參與者有更多的展示機會和選擇機會  ▽
  •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看看動物世界甜蜜的愛情
  • 辛苦也甜蜜 臨沂建築工地上的愛情
    16年來,他們輾轉過多個城市,日照、南京、廣州、福建……建築工人幾乎全年無休,一年中僅有過年時才能回家看看,平時想家人了,只能通過電話和微信交流。「孩子今年19歲了,早已習慣我們的工作節奏,也早已學會照顧好自己」,周正彬低下頭,眼眶有些溼潤。譚曉平笑著拍了拍身旁的丈夫,「我家孩子可是大學生,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以後可以為國家設計更高更好的樓房」。語畢,兩個人幸福地笑了。
  •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雙螺旋」開啟生命科學新時代_中國婦女報<...
    近日,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作了一個微調查:假如1962年頒發諾貝爾獎時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仍健在,她會獲獎嗎半個多世紀前正是她拍攝的一張DNA X射線衍射圖即「雙螺旋」,開啟了生命科學新時代。富蘭克林1921年生於倫敦,早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專業是物理化學。1945年,當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她前往法國學習X射線衍射技術。1951年,富蘭克林回到英國,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取得了一個職位,並加入了研究DNA結構的行列。在那時的劍橋大學,對女科學家的歧視處處存在,女性甚至不被準許在高級休息室裡用午餐。
  • 2020年中國婦女的十個「維權故事」,有感動、有溫度、有淚水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全國唯一女性主流大報。女人的知己,男人的朋友。2020,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但對我國婦女權益保障而言,卻是確定的進步之年。
  • 《海島紀元》甜蜜時節今日浪漫上線
    《海島紀元》甜蜜時節今日浪漫上線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8-20 分享到: 全新版本上線
  • 「山中青年」「蜂二代」的甜蜜事業
    「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特別策劃了大型融媒體系列報導《山中青年》,今天推出第四篇《「蜂二代」的甜蜜事業》。畢業後他選擇回到父親身邊,紮根農村,利用自己所學的新知識,開蜂場、跑銷售、做電商;對養蜂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搭建5G養蜂數據平臺,推動養蜂事業「轉型升級」;同時先富帶後富,辦班培訓,傳授養蜂技術,帶動周邊和全國貧困農戶脫貧致富。
  • 伊對發布2020年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 大數據揭秘「雲相親」
    據了解,該報告是首份針對中國小城青年在」雲相親「中的情感狀況進行的調查研究。作為報告的聯合發起方,伊對有著獨特的調查優勢。伊對平臺有4000多萬註冊用戶,線上紅娘超過4萬人,平臺用戶十分活躍,每月舉辦近1000萬場線上相親活動,是單身青年的「聚集地」和「大本營」。報告採取的是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的調研方式。
  • 一周文娛小報|文藝青年們的「精準相親」
    有豆瓣網友於3月8日發廣播稱:「我對我男朋友的神仙操作服了,說要給我婦女節驚喜,結果把我拉進個百人群,整整誇了我三分鐘……他說是淘寶上買的誇誇群……」由截圖可見,該網友被拉進一個名為「sally誇誇群」的微信群中,該群成員開始各種誇獎她,微信截圖顯示收尾時,群成員說:「我們的誇獎服務到此結束」被誇獎的女生則被乾淨利落地移出群聊。
  • 性格互補的愛情,總是幸福甜蜜,相伴一生
    我們經常說,要找一個興趣愛好相同的人,一起相伴,其實我們發現身邊過的幸福的人,都是性格不同的,一個靜,一個動,互補的愛情更長久。前不久看的綜藝相親節目,就是張國立主持中國新相親節目,裡面有幾對父母來給子女爭取,有幾對特別幸福的夫妻,我記得有一個胖阿姨打扮的很年輕,頭扎兩個小辮子,性格特別活潑可愛,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是很卡哇伊,她老公是一個特別悶,特別不愛說話的,兩個人性格特別互補,老公有一段話說的很好,他不愛說話,不愛表達,但是特別喜歡聽老婆說話,一個說一個聽,特別氛圍和諧,她願意在他面前肆無忌憚
  • 2.14微信浪漫情人節祝福語動態圖片 情人節甜蜜的表白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14微信浪漫情人節祝福語動態圖片 情人節甜蜜的表白句子 1.想拉著你的手,走向愛情的舞臺;想伴著你的笑,享受愛神的青睞;想攬著你的肩,觸摸心靈深處的澎湃;想吻著你的唇,一起成為愛情的主宰。情人節到了,愛你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