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第一期:什麼是地面氣象觀測

2020-12-05 中國氣象數據

什麼是地面氣象觀測,地面氣象觀測在我們生活中又起到了那些重要的作用呢?中國氣象數據網【微課堂】第一期帶你了解地面氣象觀測。

地面氣象觀測又稱地面觀測,是指在各種地面觀測平臺上,用儀器或目力對地球表面一定範圍內的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過程進行系統地、連續地觀察和測定。

(地面氣象觀測站

描述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過程的物理量統稱為氣象要素,包括氣溫、氣壓、空氣溼度、風向風速、降水、地表溫度、積雪、雲、能見度、天氣現象等。天氣、氣候就是上述各種氣象要素的綜合表述。

地面觀測按其不同的內容和用途,可分為天氣觀測、氣候觀測、專業觀測和專項觀測等。

一、天氣觀測

天氣觀測主要是為天氣分析和天氣預報提供氣象情報進行的觀測。按其作用不同,它又分為基本天氣觀測、輔助天氣觀測和補充天氣觀測三種。

基本天氣觀測按照世界氣象組織同一規定的時次和項目進行,為日常天氣預報繪製地面天氣圖提供氣象資料。觀測時間:世界時00、06、12、18時(北京時間08、14、20、02時)。

觀測項目為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水平能見度、降水量、地面狀況和特殊大氣現象等。

輔助天氣觀測是為繪製輔助天氣圖提供氣象情報進行的觀測。觀測時次為世界時03、09、15、21時(相當北京時間11、17、23、05時);其觀測項目和基本天氣觀測大體相同。

補充天氣觀測是在以上兩類觀測的時次之間,為更及時地觀測天氣的變化,或滿足某些特殊需要而進行的觀測。其具體觀測時次及觀測項目按需要而定。

二、氣候觀測

主要是為氣候分析研究積累資料而進行的觀測。其觀測時次和項目由各國自定,中國氣象部門規定:時次和基本天氣觀測一致,項目和天氣觀測類似,另增加日照時數、各層土壤溫度、蒸發量和積雪等。

三、專業觀測

指適應各專業需要而進行的觀測,如農業氣象觀測、林業氣象觀測、水文氣象觀測、航空氣象觀測等。它們的觀測時間、次數、項目都按各專業服務的要求而定。如農業氣象站,通常都加測各層土壤溼度、作物發育期和物候現象;航空氣象觀測要求著重對能見度、低雲高、低層風向風速、以及雷暴等危險天氣現象的觀測;水文氣象站則著重對降水、蒸發等的觀測。

(農業、水文、航空、航海氣象觀測)

四、專項觀測

指採用一些專門的設備,分別對雲霧物理、輻射、天電、大氣臭氧、大氣汙染等進行的觀測。其觀測項目(單項或多項)、時間、方法和設備,均按不同需要而定。如輻射觀測包括連續記錄太陽總輻射和天空輻射,定時測量直接太陽輻射,記錄日照時數等。

上述氣象要素觀測記錄也就是我們統稱的地面氣象資料,這些資料為天氣預報、氣候分析、氣象信息、科學研究、氣象服務、防災減災提供重要的依據。利用地面氣象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後,可生成各種產業、城市建設、工程設計等所需的氣象信息。

由於近地面層的氣象要素存在著空間分布的不均勻性和隨時間變化的脈動性,因此地面氣象觀測記錄必須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由於觀測結果需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以至全球範圍進行分析比較,因此地面氣象觀測記錄必須具有比較性。地面氣象觀測主要在地面氣象站開展。我國氣象部門地面氣象站的位置,氣象儀器的精度及其安裝使用方法,觀測時間和觀測項目,觀測方法和記錄方法以及觀測結果的傳遞等均按世界氣象組織和中國氣象局的統一規定進行。

氣溫、氣壓、空氣溼度、風向風速、降水等要素在我國氣象部門所有地面氣象站均實現了自動觀測,用戶可獲取1次/小時甚至更高時間解析度的觀測數據。

如果您需要查詢相關氣象數據,歡迎您登陸中國氣象數據網(http://data.cma.cn/),瀏覽使用地面氣象觀測資料。

相關焦點

  • 我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自動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從4月1日起,我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全省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6月15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在全國試運行。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我國追趕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地面氣象自動觀測業務得到快速發展,氣溫、氣壓和能見度等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初步建立了與現行觀測能力相適應的業務流程,業務運行效率更高;推進觀測、預報和氣象服務崗位一體化發展,設立了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崗。但與此同時,歷史的潮流也在推動地面觀測不斷進步、優化。
  • 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4月1日,在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氣象觀測儀器。當天,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4月1日,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全自動觀測儀正在運行。從當日開始,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全面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
  • 一起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今天是什麼日子根據中國氣象局統一部署2020年4月1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左滑,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人工觀測在我心裡是不可磨滅的記憶。因為艱苦,所以珍惜。左滑,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正是那段漫長的時光,養成了我們一絲不苟、認真嚴謹對待每個氣象數據的態度。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從2020年4月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已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取消,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 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時代」
    始建於1908年、原名為長春氣象站的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觀測場布滿自動化觀測儀器。 張瑤 攝中新網長春4月1日電 (記者 郭佳)記者1日從吉林省氣象局獲悉,即日起,該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自此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4月1日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新中國氣象事業70年:從地面人工到空天地一體化自動觀測
    監測精密從地面人工到空天地一體化自動觀測西藏那曲市,1965年,陳金水和同事們在海拔4800米的安多,一鎬一鎬平整出一個標準氣象觀測場,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安多氣象站。「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氧氣吃不飽……」這句俗語是人們眼中的安多。
  • 陝西:啟動首批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宇琨 通訊員龍亞星報導 9月1日,陝西省第一批25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正式開始實行無人值守。陝西省氣象局將按照「統籌設計、分批實施、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推進全省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全面自動化
    3月18日,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象部門將對標「監測精密」要求,持續推進觀測業務體制改革、創新觀測技術,進一步優化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引導臺站業務人員轉型發展,促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氣象強國。
  • 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進入全面自動化
    賀煒 攝紅網時刻4月1日訊(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施佳馳 呂冠儒)3月31日晚上8點,湖南省氣象信息中心順利完成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業務運行省級傳輸流程切換工作,這標誌著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實現全面自動化,觀測資料傳輸流程全面優化,極大提升傳輸效率和傳輸時效。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
  • ——寫在我國全面實現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之際
    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觀測,進入全面自動化的新時代,為加快建成氣象強國立下堅實根基。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氣象觀測自動化帶來的改變,必然不是「單兵突擊」,而是一次涉及全國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綜合變革。
  • 地面氣象觀測:從人工到全面自動的跨時代轉變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4月1日,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正式切換調整為業務運行,標誌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邁入全面自動化時代,氣象觀測員成為歷史。
  • 「中華水塔」青海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從4月1日起,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青海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工作人員胡文珺向記者介紹道。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意味著青海省在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風速、降水、日照、輻射、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故被稱「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美譽。
  • 先行先試推進觀測智能化——黑龍江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側記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於淼 記者 袁長煥中國氣象局於2017年提出要大力推進觀測模式智能化,發展天氣實況自動判識能力。黑龍江省作為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試點省區之一,於2018年開始試點運行,2019年6月由試點轉為全國試運行。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將採用數據文件傳輸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通訊員譚小華報導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將取消報文傳輸觀測資料方式,改用數據文件傳輸方式,這是12月8日記者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試點工作總結研討會上獲悉的。
  • 甘肅地面氣象觀測4月1日起全面自動化 來看看氣象觀測今昔變化(組圖)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3月31日,記者從甘肅省氣象局獲悉,從4月1日起,甘肅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後,觀測數據實現秒級傳輸,各種服務產品調取數據更加快捷,公眾服務更加準確及時。今天,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來感受甘肅地面氣象觀測的今昔變化。
  • 8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完成試點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2月6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並部署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討論了試點運行方案的可行性,並對試點運行方案提出了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