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大型寬體客機進度受阻,可能交付日期延後。對此,俄媒解讀稱CR929項目可能遭遇坎坷,目前雙方正在尋求折中方案。中方總師披露幕後真相,俄羅斯關鍵時刻掉鏈子,不願分享核心技術,或啟動備選方案。好事多磨,CR929大飛機的研製歷程註定命途坎坷、不會一帆風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CR929如果出現項目延宕,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大家要有耐心。
對於我國民機工業而言,C929屬於對標波音787和空客A350的寬體機型。無論是對我們的技術還是組織管理,都是一項巨大挑戰。在國際航空工業領域,抱團取暖現象相當普遍,CR929就是為了改變中俄各自為戰的局面,共同攜手研製新一代寬體機打入國際市場。為何聯合俄羅斯?俄羅斯有設計遠程寬體飛機的技術經驗,並且有大推力發動機技術,俄有技術沒有錢,中國有錢缺的是技術,兩家合作可謂天作之合,如合作成功,一是有助拉動兩國航空技術產業進步,二是有助加快研製速度,三是合作讓雙方經濟受益,四是增進兩國技術合作水平,五是增進兩國友誼。
CR929由中俄合作研發,俄羅斯負責複合材料機翼和發動機,中國負責機身尾翼,從雙方分工來看,基本上就是俄羅斯技術入股。雖然中國有運20、俄羅斯有伊爾96等大型飛機研製經驗,但這只是技術基礎,研製一款滿足嚴苛商業運營標準、能夠為航空公司持續創造利潤的大型商業客機不僅僅是解決技術問題就行,更加需要在經濟、安全、可靠、售後、金融支持等方面有卓越表現,這正是西方的強項,也是中俄的短板。
中俄合作研發CR929大飛機是為了共同利益,但雙方也都有各自的利益盤算,中國看上俄羅斯的技術,俄羅斯惦記著中國的資金,今後雙方在技術、市場主導地位上發生衝突,筆者並不感到驚訝。中方總師披露真相稱,俄羅斯對CR929銷售市場的分工不滿,因為根據雙方先前的協議,俄羅斯只負責在俄國和獨立國協市場,其餘市場則歸中國。但CR929市場反應熱烈,俄羅斯希望在更多的國際市場,特別是最具潛力的亞太和歐洲市場分一杯羹。
總而言之,RC929不管是對中俄,還是對技術、商業、政治、軍事都有重要意義,甚至對國家形象也有重要影響,但對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複雜工程,一帆風順的可能性很小,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了。雖然目前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但在國內各大勢力的共同努力和突破下,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前景更值得期待。(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