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法生:推進改革需要政治家的決斷

2020-12-05 搜狐評論

  在社會利益已經充分多元化的今天,達成全社會性的廣泛共識已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中國改革已經到了深水區,這是多年來已經形成的社會共識。但是,一談到如何改革,立即又陷入莫衷一是的論爭之中。因為共識只能是相對的,即使在區區三口之家中,達成真正的共識也頗為不易。中國目前的情勢是改革尚未走出深水區,而利益訴求已經高度分散化,在這種情況下,如魯迅先生所言,即使搬動一張桌子也會大動幹戈,改革的深化便不能不特別依賴於政治家的洞見和意志力。

  就拿1978年的農村改革來說,當時贊成包產到戶的農民幹部究竟佔到幾成?未必是一個十分樂觀的數字。我清楚記得那時老家不僅許多幹部想不通,一些農民同樣想不通,我的一個身強力壯的大伯,由於糧食短缺,每到過年都要到外地去討飯,可面對大集體的解散,竟也長嘆說這不是往後倒退嗎?社會上更是充滿著「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之類的譏諷。但是,正因為這一「退」,沒過幾年農民就豐衣足食了。

  「文革」之後恢復高考的頭幾屆大學生已經成了國家棟梁,他們是否依稀記得當年鄧小平是怎樣拍板恢復高考的?鄧小平召集會議研究恢復中斷多年的高考,問身邊的教育部門負責人需要多長時間,這位負責人猶豫了一下,說最少得三年,因為連教師都下放到農村了,更不用說教室、教材和教育設施了。鄧小平的回答出人意料:今年就招生!先幹起來再完善。鄧公在歷史轉折時刻顯示了真正改革家的氣度與風範!

  我不知道那些恢復高考後頭幾年中舉的天之驕子看到這裡會有何反應,會不會想起「千鈞一髮」這個成語,會不會嚇出一身冷汗,因為如果不是鄧小平的力排眾議,他們中的不少人,可能很難成為今日的社會精英。

  回顧歷史會發現,歷朝歷代的許多變革,都有賴於政治家的勇氣。《史記》記載,當年秦孝公召集御前會議商議秦國的改革大計時,大臣甘龍和杜摯等紛紛反對變法,連「吾意已決」的秦孝公也彷徨起來。商鞅告訴孝公:「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也就是說,愚蠢的人總是為眼前的狀況所束縛,只有智者才能洞見形勢的先機。商鞅進一步得出結論:「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話放到民權昌明的今天似乎有蔑視公眾之嫌,但在今天的中國,思想僵化或者身為既得利益集團之「眾」,這樣的情狀依然存在。

  一代明君秦孝公聽懂了商君的勸諫,於是才有了改變中國歷史的那一場改革。而有「拗相公」之稱的改革家王安石,則面對阻力發出了改革的最強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或許適合於昔日,流俗之言往往障目於眼前,唯有莊子所說「舉世而毀之而不加沮」的果敢堅毅之士方能成為改革家。有非常之人,方能成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方能成非常之功,這是古今中外歷史的普遍規律。

  當前的改革還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一方面是社會矛盾的長期積累和日趨激化,以及普羅大眾對於改革深化的翹首期待,另一方面則是改革動力有衰竭之勢,這才是改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有人甚至力圖將眼前的一切理想化和固化,似乎迫在眉睫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一樣,因為維持現狀對於他們是最有利的。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逐步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但是,始終沒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市場經濟並沒有完全進入法治的軌道。由於市場經濟是以利益為導向的經濟,一旦脫離了法治的約束,它就可能將一切都裹脅進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同樣,沒有了法治,政府的權力將如脫韁野馬,一切有關改革的美好期許,都會變得不切實際。

  改革似乎是千頭萬緒而又矛盾重重,面臨著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困局。但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既然一切矛盾都源於憲政法治的闕如,只有法治憲政的建設才有綱舉目張之效。新一屆中央領導人一再強調依法治國,「忠誠於憲法,忠誠於人民」,希望有膽識有勇氣的改革家們,以此為基石,推動「未有之大變局」。

相關焦點

  • 趙法生:與彭林先生論禮書
    而近年來,大陸有的地方打著減輕村民負擔的旗號,強行推進喪禮簡化,強制性地將喪期壓縮為兩天甚至一天,以至於遠方的親人都趕不上回來送別,村民極為反感,痛斥地方官員「該管的不管,倒來管我們怎麼哭爹!」這難道不是基層政府職能的錯置?更有甚者,如河南周口強行平掉百萬座祖墳,廣西上饒一次強行銷毀五千口民間棺材,致使民怨沸騰,更令海外華人瞠目結舌,驚駭莫名!這種違背天道、毀壞人倫的做法果真會令人致富嗎?
  • 趙法生:當前殯葬改革的四大觀念誤區
    隨著國家現代化的推進,傳統禮儀的現代轉型是題中應有之義,但近年來的殯葬改革亂象叢生,比如前幾年河南周口平墳事件,今年四月份江西上饒集中銷毀五千口棺材事件,均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這些問題的出現與現行殯葬改革的指導思想存在諸多誤區直接有關,亟待加以討論澄清。一、克服單純以推行火葬和節約土地為目標的改革思路,將中華文化傳承納入殯葬改革與管理的政策目標。
  • 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現就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事業單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革,不斷創新事業單位體制機制,穩步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業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奠定了基礎。
  • 遵循司法規律 推進繁簡分流改革
    2017-04-22 11:28:1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羅燦   新形勢下深入推進繁簡分流改革工作
  • 張志軍:積極推進零基預算改革
    面對嚴峻的財政形勢,甘肅財政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在提質增效上狠下功夫,深入推進零基預算改革,研究制定了《省級部門實施零基預算管理工作方案》,著力打破預算固化格局,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這既是甘肅財政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生動體現,也是深化財政管理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 堅持市場化 縱深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賦予市場主體地位更具獨立性、自主性、異質性  新時代堅持市場化縱深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需要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獨立性、自主性、異質性。  推動國資管理體制更具聚焦性、精準性、高效性  新時代堅持市場化縱深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需要進一步增強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聚焦性、精準性、高效性。
  • 踐行治本安全觀大力推進監獄工作機制改革
    7月中旬,司法部部長張軍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上強調問題導向和務實創新,堅持治本安全觀,推進改革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治本安全觀極為精闢地指出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監獄工作的職責使命與責任擔當,為監獄工作模式轉變、機制創新指明了方向。如何牢固樹立並努力踐行治本安全觀,大力推進監獄工作機制改革是浙江在新形勢下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
  • 李少平: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
    (二)要充分認識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是優化審判權運行機制的重要途徑。構建科學合理的審判權運行機制,需要管理體制、訴訟程序、工作機制的協同改革,重塑審判體系,提升審判能力。  三、積極謀劃,抓好落實,不斷創新全面深化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的新舉措  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不僅是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的技術性改良,更是事關三大訴訟法規定的制度落實、程序重構和司法職權優化配置的革命性變革,系統性強,需要在更高的層面去謀劃和落實。  (一)認真做好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的組織、謀劃和落實。人民立場是各項改革根本出發點。
  • 我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措施》,提出加快構建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十大方面36條具體措施,以在新起點上推動福建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深走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 安徽省加快推進重點價格改革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日報消息,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價格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著力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加快推進重點價格改革,強化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執法,進一步為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建設創新型「三個強省」營造良好的價格環境。  今年我省著力推進6大重點領域價格改革。
  • 南非最後的白人總統:政治家要知道人民需要什麼
    我需要工作,這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堅定地認為,只要情況不樂觀,你不能接受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來改變,使情況變好。我這一生都致力於,現在仍在繼續致力於給不好的情況帶來改善。  Z: 可否分享一下,什麼情況下堅持,什麼情況下放棄?  D: 以南非為例,我們創造了和平。我們達成和平協議,這是我們憲法的一部分。
  • 「低空開放特區」加快推進空域體制改革
    低空開放早已經不是一個需要論證的課題了,需要論證的是以什麼有效方式推進空域體制改革,促進低空開放,在哪裡幹?  二、低空開放特區破解空域改革障礙  創辦經濟特區,是黨中央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現代化建設而做出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步驟,四十年經濟發展實踐證明,經濟特區的設立,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試驗田和示範作用,成為區域經濟提升發展的重要戰略形式,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成果結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實踐,創造了以「特區」的形式促進區域經快速發展的先例,開創了先河。
  • 西安交大將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華網西安12月23日電(記者許祖華)「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西安交通大學日前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次會議系統總結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了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說,西安交大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大膽探索,狠抓落實,大力培養關鍵領域緊缺人才,推動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 信仰信念信心: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 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回望過去,改革開放四十年,已是關山飛渡。展望未來,改革開放再出發,依然任重道遠。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我們已爬到半山,不上則下,我們已行至中流,不進則退。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中國何以做到持續有效推進改革
    目的對不對,是不是符合客觀實際的需要,是不是具有可行性,關係到實踐活動的方向、進退和成敗得失。我們推進改革開放的目的和方向是什麼?在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時,人們擁護改革開放、參與改革開放,就是希望改革開放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吃飯穿衣等物質文化需要;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人們期待過上小康生活,希望改革開放能夠讓大家有房住、有車開、有家電可用。
  • 人民日報評論員:在更高起點推進政法領域改革
    「政法系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政法領域改革的目標要求,就加快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是把政法領域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遵循,對於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不斷譜寫政法事業發展新篇章必將產生重大影響。改革出活力。
  • 市場變異破壞社會和諧--兼論一種"改革悖論"
    中國需要以超前的眼光,從更高的戰略基點上來看待競爭與和諧,並賦予它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新含義、新內容和新解釋,對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做大蛋糕與分享蛋糕這一全球共同面對的時代主題,給出符合時代特徵的體現中國智慧的優異答卷。     改革走到今天,面臨的諸多問題和矛盾,絕非市場惹的禍,而恰恰是抑制市場和扭曲市場的結果。
  • 關於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的通知(全文)
    新華網消息財政部5月10日發布關於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通過全面實施清費立稅、從價計徵改革,理順資源稅費關係,建立規範公平、調控合理、徵管高效的資源稅制度,有效發揮其組織收入、調控經濟、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通知指出,此次資源稅從價計徵改革及水資源稅改革試點,自2016年7月1日起實施。
  • 理清職能分工 抓好配套改革 豐澤推進機構改革「後半篇」
    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時和在中央深化黨的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及省委常委會、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研究豐澤區貫徹意見。  會議要求,全區各涉改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嚴格執行機構編制工作《條例》,紮實做好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
  • 論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的社會主義政治家責任和教育家使命
    1.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作為社會主義政治家的基本要求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作為社會主義政治家,是辦學治校的政治家,而不是治國治世的政治家。因此,對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的政治要求不同於對一般政治家的要求。崇高的社會理想。政治理想是政治家的靈魂,沒有社會理想的政治人物是成不了政治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