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RAS突變激活胰腺癌細胞的巨胞飲作用,使得它們避免挨餓

2020-12-05 騰訊網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通過劫持從周圍環境吸收營養物的過程來幫助胰腺癌細胞避免挨餓的機制。他們解釋了RAS基因發生的突變不僅促進在90%的胰腺癌患者中觀察到的異常生長,而且還加快為這種生長提供所需的胺基酸和代謝物的過程。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lasma membrane V-ATPase controls oncogenic RAS-induced macropinocytosis」。

這種過程稱為巨胞飲作用(macropinocytosis),即一種吞噬蛋白和脂肪的過程,所吞噬的蛋白和脂肪經分解後產生胺基酸和代謝物,可用於構建新的蛋白、DNA鏈和細胞膜。如果缺乏這些胺基酸和代謝物,癌細胞就無法增殖。

論文第一作者、紐約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研究員Craig Ramirez博士說,「我們發現一種與營養物供應有關的機制,我們認為這種機制賦予RAS突變腫瘤細胞一種關鍵的生存機制。」

具體來說,這些研究人員發現RAS突變進一步激活了SLC4A7蛋白,這使得一種稱為碳酸氫鹽依賴性可溶性腺苷酸環化酶的蛋白能夠激活蛋白激酶A。這接著又改變了酶v-ATPase的位置。

這些研究人員說,通過將v-ATPase的作用範圍從細胞的深處轉移到它們的外膜附近,這種轉移使得這種酶的定位合適遞送將RAC1附著到細胞膜上所需的膽固醇。v-ATPase在外膜附近的積累以及Rac1的相關定位使得細胞膜在巨胞飲過程中暫時凸起、翻滾並形成吞噬營養物的囊泡。

在細胞培養物研究中,用SLC4蛋白家族抑制劑S0859處理RAS突變腫瘤細胞可導致RAS依賴性的v- ATPase外膜定位顯著減少,並抑制了微胞飲作用(micropinocytosis)。

此外,對來自人胰導管腺癌(PDAC)組織的分子數據的分析表明編碼SLC4A7的基因在腫瘤中的表達比正常的附近胰腺組織高四倍。

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沉默胰腺癌細胞中的SLC4A7基因可以減緩或縮小小鼠體內的腫瘤。

論文通訊作者、紐約大學醫學院的Dafna Bar-Sagi博士說,「我們如今正在尋找可能抑制SLC4A7或v-ATPase的候選藥物,它們可作為阻止巨胞飲作用的未來潛在治療方法。這兩種蛋白在原則上都是良好的靶標,這是因為它們與癌症的生長有關,並在癌細胞表面附近發揮作用,通過血液輸送的藥物可以到達它們那裡。」

參考文獻:

1.Craig Ramirez et al. Plasma membrane V-ATPase controls oncogenic RAS-induced macropinocytosi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831-x.

2.Mechanisms help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avert starvation>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2-mechanisms-pancreatic-cancer-cells-avert.html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揭示貪婪的胰腺癌細胞逃避飢餓機制
    2016年8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哈佛大學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胰腺癌細胞和小鼠開展實驗,發現胰腺癌細胞在緻密的腫瘤中通過命令附近的支持細胞(support cell,即後面提到的胰腺星狀細胞)給它們提供替代性營養來源,從而避免飢餓。
  • Nature:重大突破!利用靶向KRAS突變基因的外泌體治療胰腺癌
    這些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被稱作RNA幹擾(RNAi)的靶向方法:利用這些天然的納米顆粒(即外泌體)運送小幹擾RNA(siRNA)或短髮夾RNA(shRNA)分子來靶向胰腺癌細胞中的KRAS突變基因,從而影響多種胰腺癌模型的腫瘤負荷和存活。他們證實外泌體能夠作為一種高效的RNAi載體發揮作用,這是因為這些納米大小的囊泡(即外泌體)輕鬆地在體內遷移和進入靶細胞(包括癌細胞)中。
  • 胰腺癌治療新靶點,有望讓癌細胞「斷糧」!
    這種過程稱為巨胞飲作用(Macropinocytosis),它吞噬蛋白質和脂肪,並可分解為胺基酸和代謝產物,用於構建新的蛋白質、DNA鏈和細胞膜。沒有這些給養,癌細胞就無法繁殖。
  • 揭秘神經組織如何保證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影響?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Grossman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神經組織或能保持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癌細胞、小鼠和人類組織樣本進行研究後發現,胰腺癌細胞或能通過向神經組織發送信號來避免飢餓,這些神經組織生長在密集的腫瘤上並能夠分泌營養物質
  • Nature:用外泌體抑制KRAS突變 治療胰腺癌
    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胰腺癌中常見的KRAS突變基因。胰腺癌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癌症,死亡率極高,但是又沒有有效的藥物。研究顯示超過90%的胰腺癌帶有KRAS突變,KRAS突變不僅能引發癌症,還能加速腫瘤生長和轉移。令人遺憾的是,KRAS蛋白是一個「不可成藥」的靶點,許多尋找靶向藥物的嘗試都失敗了。
  • Nature:癌細胞的「內吞」營養機制
    這篇論文描述了向癌細胞供應養分的一個以前沒有被識別出來的通道。致癌的Ras蛋白已知促進「巨胞飲」(macropinocytosis)。這是一個「內吞」過程,在其中,細胞外流體及其成分通過名為「巨胞飲小體」(macropinosome)的小泡被內化到細胞中。
  • Cancer Cell|胰腺癌中p53突變對Ras信號持續激活的機制
    撰文 | 伊凱責編 | 兮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是一種惡性程度高、預後差、診斷及治療均十分困難的消化道腫瘤,被稱為「癌中之王」。大規模基因組測序研究揭示了PDAC發生與發展的驅動因子,主要包括癌基因KRAS和抑癌基因TP53的突變。
  • 抗癌路漫漫其修遠兮尋找RAS抗癌靶點有點難
    Varmus)發現了原癌基因而共同獲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癌基因就是能引起細胞惡性轉化的一段核苷酸序列,首先發現於病毒中,後來發現是人類細胞分化生長不可缺少的基因,本身無致癌作用,一旦被激活稱癌基因,可導致細胞惡化,至此科學家開始尋找治療癌症的靶向藥。
  • 癌細胞能量不夠 神經細胞竟送去營養
    神經細胞將營養物質從血液中轉移到更嚴格的胰腺腫瘤微環境中,是一種奇特的適應方法,或許人們可以開發幹擾這種獨特靈活性的治療方法。」研究發現,絲氨酸缺乏的胰腺癌細胞利用了信使RNA(mRNA)鏈(DNA指令的副本)翻譯蛋白質的過程。
  • RAD51調節胰腺癌細胞增殖並有望成為預後標記物
    約有10%的散發性胰腺癌發生BRCA2突變,BRCA2是在DNA斷裂修復和同源重組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抑癌基因[4]。之前的報導也證實CHK1抑制劑具有臨床治療胰腺癌的潛力[5]。 RAD51是DNA損傷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KRAS突變驅動的結直腸癌中有報導發現RAD51為KRAS的下遊並靶向MYC,參與照射誘導的DNA損傷應答和修復過程[6]。
  • Cell:餓死癌細胞?恐怕沒那麼簡單
    2015年7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Ras介導的對胞外蛋白的巨胞飲過程是細胞內必需胺基酸的重要來源。溶酶體對胞外蛋白進行降解會激活mTORC1信號途徑mTORC1能夠抑制溶酶體對胞外蛋白的異化作用抑制mTORC1可以促進處於胺基酸飢餓狀態的細胞以及血管較少的腫瘤的生長
  • Nature:蛋白質促進巨噬細胞的破壞作用
    來自德州大學的Giulio Draetta教授及其同事發現胰腺癌細胞表面的一種名為syndecan-1(SDC1)的蛋白質可以響應胞內KRAS的信號,並促進巨噬細胞的破壞作用。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的《Nature》雜誌。        「癌症之王」胰腺癌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慄,而90%胰腺導管癌中存在KRAS突變。
  • Cell:基質細胞影響胰腺癌細胞的增殖與惡化
    2019年6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腫瘤內基質可以影響個體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能力。他們的報告詳細描述了腫瘤細胞和基質細胞的相對數量如何改變個體腫瘤細胞內基因表達的模式,並可能為這種難以治療的癌症提供改進的治療方法。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Cell》雜誌上。
  • 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
    各種RAS基因具有相似的結構,均由四個外顯子組成,分布於全長約30kb的DNA上,它們的編碼產物為相對分子質量2.1萬的蛋白質,故稱為P21蛋白。由於有兩個第四號外顯子,KRAS可以兩種方式剪接,但編碼K-ras-B的mRNA含量高.除K-ras-B含有188個胺基酸外,其他兩種RAS蛋白均含有189個胺基酸.
  • KRAS和TP53基因突變通過促進ARF6途徑侵襲組織和逃避免疫
    KRAS和TP53基因突變與胰腺導管腺癌密切相關,後者是目前最常見的胰腺癌類型。通常,胰腺癌在被診斷時已經發展為惡性腫瘤,這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極低(不到10%)。因此,了解它在分子水平上是如何發展的可能有助於抗癌藥物的開發。
  • 【新發現】冷泉港實驗室研究:阻止膽固醇的儲存,可阻止胰腺癌細胞...
    近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研究發現,阻止胰腺癌細胞膽固醇的儲存,便可阻止胰腺癌細胞的生長。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是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 Nature:癌細胞壓力和細胞自噬存在關聯
    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癌細胞在應激環境下會激活細胞內應激壓力反應相關的信號通路來維持細胞代謝的動態平衡,通過這種策略可以保持細胞的持續存活。而細胞內的自噬作為一種主動性的細胞應激壓力反應方式,對於腫瘤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證明,多種不同癌症的病情發展都伴隨著高水平的自噬過程,這其中就包括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
  • 多基因突變已成為膀胱癌致病主要原因
    目前發現的與膀胱癌相關的癌基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ras基因Ha-ras是ras基因家族中最容易出現突變的基因,其編碼的細胞膜蛋白是一個鳥嘌呤核苷酸結合蛋白,G蛋白),在細胞分化增殖中參與信號傳導的Ha-ras基因突變後,其蛋白產物保留了GTP結合活性,但失去了GTP水解活性,故GTP蛋白持續激活,有絲分裂信號持續傳入,細胞過度增殖,導致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