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細胞的惡性過度生長。最常見的過度生長位於膀胱腔內。膀胱癌發病率高居男性腫瘤病變第4位,女性腫瘤第9位,且又逐年增高趨勢。其組織病理類型以移行細胞癌為主,約佔90%;其次為鱗狀細胞癌,佔5%。膀胱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異常基因型的長期積累導致惡性表型的出現。近幾年來,膀胱癌相關基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膀胱癌發病與是由於原癌基因轉變為癌基因時,它通過過度表達基因產物或表達功能異常的蛋白產物致癌。目前發現的與膀胱癌相關的癌基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ras基因
Ha-ras是ras基因家族中最容易出現突變的基因,其編碼的細胞膜蛋白是一個鳥嘌呤核苷酸結合蛋白,G蛋白),在細胞分化增殖中參與信號傳導的Ha-ras基因突變後,其蛋白產物保留了GTP結合活性,但失去了GTP水解活性,故GTP蛋白持續激活,有絲分裂信號持續傳入,細胞過度增殖,導致癌變。
二、CCND基因
CCND在膀胱癌病人中常發生基增。其蛋白產物是細胞周期素D1,它在Rb通路中參與細胞周期調節。
三、erbB2基因
在膀胱癌病人中,erbB2基因擴增,表現為蛋白產物過度表達。過度表達的erbB2產物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與活化的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EGFR)生理活性極為相似,可刺激細胞生長。
四、1.6 FGFR3基因
FGFR3基因是高度保守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家族成員之一。FGFR3基因位於4p16. 3,由19個外顯子組成。編碼區的突變可導致胺基酸組成的改變,使受體持續活化。
除了上述基因外,mdm2基因、FGFR3基因、myc基因等都是膀胱癌基因。膀胱癌原癌基因很多,其發生發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目前癌基因的研究主要是為了臨床診斷、治療、預後預測提供簡便可惜的方法,但這是一個龐大的過程,目前以p53為靶基因、運用腸病毒載體Ad5CMV-p53的基因治療已成功的進行了T期臨床試驗。
膀胱癌癌基因非常多,而且很容易激活突變,因此抑制癌細胞的表達非常重要。對膀胱癌高危人群來說,臨床上常應用中藥人參皂苷Rh2來抑制癌基因的表達,人參皂苷Rh2能通過影響p53基因,誘導癌細胞凋亡。P53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在所有惡性腫瘤中,50%以上會出現該基因的突變。在人參皂苷Rh2作用下,突變型P53表達下調,從而發揮促進腫瘤細胞調亡的作用。
膀胱癌的發病是一個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參與、多步驟形成的過程,異常基因型的積累加上外在環境的作用最終導致惡性表型的出現。雖然目前在我國發病率相比於其它國家要低,但近幾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尤其是對有家族病史的人可以通過服用人參皂苷Rh2來抑制癌基因突變,降低癌症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