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和TP53基因突變通過促進ARF6途徑侵襲組織和逃避免疫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已知有兩個基因突變誘導途徑,會增強胰腺癌侵襲組織和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

期,來自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這一過程的分子細節,為免疫治療提供了藥物靶點。

KRAS和TP53基因突變與胰腺導管腺癌密切相關,後者是目前最常見的胰腺癌類型。通常,胰腺癌在被診斷時已經發展為惡性腫瘤,這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極低(不到10%)。

因此,了解它在分子水平上是如何發展的可能有助於抗癌藥物的開發。

北海道大學的Hisataka Sabe及其同事在人類癌細胞和小鼠疾病模型中進行了測試,以研究KRAS和TP53基因突變在胰腺導管癌中的作用。這項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他們發現KRAS的突變增加了兩種蛋白質ARF6和AMAP1的產生。此前,他們已經發現這兩種蛋白質構成了參與癌細胞侵襲和變成惡性的信號途徑。TP53基因的突變也被發現促進ARF6活化,此外還引起稱為甲羥戊酸途徑的代謝途徑過度激活。該途徑因其在增強某些癌症侵襲性方面的作用而為人所知。

對ARF6-AMAP1途徑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除了促進其在細胞內的循環外,它還參與促進癌細胞上稱為PD-L1免疫檢查點蛋白的細胞表面表達。癌細胞上PD-L1的表達幫助它們逃避免疫系統以避免攻擊。突變的KRAS和TP53基因,以及甲羥戊酸途徑的過度激活,都在PD-L1的最終細胞表面表達和循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Hisataka Sabe說:「我們發現胰腺癌的兩種眾所周知的驅動突變可以通過促進ARF6途徑促進對其他組織的侵襲和免疫系統的逃避。這意味著惡性腫瘤可以與腫瘤平行發展,因此在早期階段很難檢測到癌細胞。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PD-L1參與免疫逃避的程度,還需要研究考慮PD-L1和ARF6靶向藥物是否可以使胰腺癌細胞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

參考文獻:Shigeru Hashimoto el al., "ARF6 and AMAP1 are major targets of KRAS and TP53 mutations to promote invasion, PD-L1 dynamics, and immune evas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相關焦點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這一發現為研究靶向這一途徑是否對臨床有益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胰腺癌的腫瘤微環境中含有多種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包括髓細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調節性B細胞。此外,癌細胞自身釋放的信號(通常是由腫瘤促進基因(如編碼Ras和Myc蛋白的基因)異常激活介導的)在創造這種深度免疫抑制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此外,腫瘤微環境中的成纖維細胞分泌物質,產生物理屏障,阻止T細胞進入腫瘤部位。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2020年4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Yamamoto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胰腺癌細胞逃避免疫反應的機制。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
  • 科學家研究發現Kras突變促進免疫抑制新機制
    在人結直腸癌中,35%-50%的患者會出現癌基因Kras突變現象,這與惡性腫瘤的入侵性和可轉移性息息相關。Kras可抑制癌症的發生,但是在突變後會處於持續活化的狀態,進而引發惡性腫瘤。2017年,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Ronald A. DePinho團隊建立了一個小鼠的結直腸癌模型,來觀察肉眼可見腫瘤以及腫瘤轉移後引發的病灶。  2019年3月21日,科學家Ronald A.
  • Nat Commun:揭秘KRAS基因突變在癌症發生和機體免疫反應中的雙重角色
    2020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分析細胞信號或能幫助闡明出現在多種類型血液癌症患者機體中嚴重炎性症狀的起因,並有望幫助開發可能性的治療措施,在大約四分之一遭受幼年型髓細胞單核細胞白血病(JMML,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的患者中,研究者都會在患者機體的白血病細胞中發現所謂的KRAS基因的突變,而攜帶這些突變的
  • 了解TP53基因突變與藥物
    第二種基因是抑癌基因,如TP53、BRAC1或BRAC2、PTEN、RB1和APC等,它們負責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就像是汽車的剎車一樣。需要注意的是抑癌基因的突變是比較隨機的,基因的任何位置、不管發生任何形式的突變,只要這個突變導致該基因失去功能,或者功能降低,都可能影響到腫瘤的發生。
  • 【學術前沿】王紅陽團隊發現NAD+代謝調節腫瘤免疫逃避和改善免疫...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程序性死亡配體1 (PD-L1) 在多種癌症中高表達,並通過與其在T細胞表面的受體PD-1相互作用來調節免疫逃避,導致T細胞衰竭。PD-1/PD-L1軸抑制劑可顯著增強T細胞應答,並在多種晚期癌症中表現出顯著的臨床應答【1】。
  • 腫瘤細胞通過水解cGAMP促進轉移和免疫逃逸
    目前發現,腫瘤細胞通過使胞內的STING通路將信號更多轉導至非經典NF-κB通路而非IFN通路,從而實現免疫逃逸,且NF-κB的非經典途徑活化反而加速了癌症進展【4】。然而,腫瘤是否存在針對胞外cGAMP的免疫逃逸機制尚不清楚。2020年12月28日,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Samuel F.
  • 吸菸導致KRAS基因突變形成肺癌
    香菸中所含有的化學藥品,如焦油和甲醛會滲透到細胞中,損傷DNA。上述化學藥品也會對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的基因造成嚴重破壞,即促使細胞分裂的基因變得極度活躍,以及使調控細胞分裂的基因失去調控能力。針對吸菸本身來說,基因編程損害能導致正常的肺細胞發生癌變,但是同時也會促進體內產生炎症。炎症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其能夠對疾病或組織損傷產生反應。
  • 泛KRAS抑制劑進入臨床,可靶向所有「主要KRAS突變體」
    這款pan-KRAS抑制劑有望阻斷15%的癌症中KRAS突變體的活性。 KRAS基因是人類癌症中最常出現突變的致癌基因。據統計,KRAS基因突變出現在近90%的胰腺癌,30-40%的結腸癌,和超過30%的肺腺癌中。
  • TP53基因突變的腫瘤
    過程中出了差錯,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了,此時,全靠細胞核裡的抑癌機制來糾錯,或者引導出錯的異常細胞凋亡自殺,不至於異常細胞無限發展成腫瘤。TP53基因,就是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之一,相當於電腦裡殺毒軟體,監控其他軟體(基因)出錯情況。TP53和P53:基因叫TP53,它轉錄出來的蛋白叫P53蛋白。
  • 兩篇研究揭示HLA基因雜合性丟失讓非小細胞肺癌逃避免疫系統破壞
    )上提供的數據,在分析的4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例中檢測到一種特定的基因變化允許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檢測。通過與McGranahan博士一起,我們開發出一種方法來分析我們是否在肺癌中觀察到一種潛在的免疫逃避機制---人白細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位點的雜合性丟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以及如果我們發現它發生的話,研究它的發生率和它如何可能影響腫瘤進化。」
  • 多組學揭示胰腺癌發展早期Kras基因突變調控的表觀與轉錄網絡
    在許多組織中,致癌基因在組織幹細胞中的激活,往往導致其癌變。但是相對於其它類型的組織來說,正常的胰腺細胞卻很難被突變的Kras致癌基因所轉化,即使超過90%的人類胰腺癌攜帶Kras基因突變【1,2】。通過分析peng et al. 2020的人類胰腺癌單細胞RNA-seq數據,作者發現在大量在PDLP中上調的基因於人類胰腺癌也是高表達的。這些實驗數據表明,Kras突變能夠維持胰腺炎誘導產生的信號通路,來促進人類胰腺癌的發生發展。
  • 甲狀腺腫瘤會基因突變你知道嗎?
    BRAF基因點突變BRAF編碼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其由RAS蛋白激活並轉運結合到質膜後可以改變細胞的位置。甲狀腺癌BRAF基因通過點突變而被激活,其中99%為BRAF V600E突變。BRAF與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擴散,疾病晚期(III期和IV期)、癌復發、RAI-R、密切相關。
  •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35:42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Alec C. Kimmelman、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Rushika M.
  • 微生物產生抗藥性的唯一途徑就是基因突變?
    在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的篩選下,細菌和真菌會在藥物靶點基因產生突變而表現出抗藥性,這種不可逆的方式曾經被認為是微生物產生抗藥性的唯一途徑。
  • Cell Met|NAD+代謝調節腫瘤免疫逃避等新機制
    程序性死亡配體1 (PD-L1) 在多種癌症中高表達,並通過與其在T細胞表面的受體PD-1相互作用來調節免疫逃避,導致T細胞衰竭。因此,尋找行之有效的療效預測標誌和聯合治療是提高腫瘤免疫治療效果和推進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重要方法【2】。
  • 讓「最難纏突變」KRAS癌症快速消退!新型免疫療法太牛了
    然而,作為人類癌症中最常出現突變的致癌基因-KRAS基因,從最初發現至今的30多年裡,還沒有一款直接針對KRAS突變的靶向藥物。 第二步,基因測序 研究人員將M女士的腫瘤組織進行了基因測序,看是否有基因突變,發現M女士存在KRAS G12D突變。
  • 靶向7種KRAS突變體,癌症疫苗預計明年進入臨床
    KRAS基因的突變與人類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腫瘤的復發密切相關。遺傳和生物化學研究證明,KRAS依賴性信號傳導在調節多種癌細胞生長、增殖、侵襲和轉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因為KRAS在結構上缺乏讓小分子或藥物結合的靶點,近幾年來研究人員在試圖找到能靶向它的藥物方面沒有很大的突破,KRAS被廣泛認為是一個「不可成藥」的靶點。直至今年,靶向KRAS G12C突變體的小分子抑制劑才第一次公布了臨床試驗結果。而KRAS G12C突變只是KRAS基因突變中的一小部分。
  • 關於TP53基因突變和缺失,您需要知道的......
    所謂TP53雙突變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半合子突變(一個TP53等位基因丟失,另一個TP53等位基因突變)、複合雜合突變(兩個不同突變分別位於不同的等位基因上)以及因同源重組造成UPD(單親二倍體,兩個TP53等位基因來自同一個親本)的純合突變[4]。 TP53是人類腫瘤中突變頻率最高的基因,有超過50%的人類腫瘤攜帶TP53基因突變,目前發現TP53的體細胞及胚系突變有45000多個。
  • NF-κB 、炎症、免疫和腫瘤
    然而,並非所有的慢性炎症都會導致腫瘤,炎症產生的部位也很關鍵:結腸和肝臟的炎症會大大增加腫瘤風險,而關節或肌肉內的炎症很少影響腫瘤的發展。慢性炎症可通過觸發免疫抑制和抗腫瘤免疫抑制來促進腫瘤發生發展,據估計持續感染和慢性炎症至少和全世界15-20%的腫瘤死亡相關。炎症的促腫瘤生長功能是其在組織再生和修復這兩個基本功能之外的另一個奇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