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大:解析原始卵泡形成機制研究取得重大突玻

2020-12-23 瀟湘名醫

12月23日,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生殖科學研究院沈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指數期刊、一區TOP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有關卵巢原始卵泡組裝的遺傳調節機制的研究論文,在業界反響極大。

據介紹,目前,面對日益增長的生活和工作壓力、環境改變以及外源有害物質影響,生殖健康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生育適齡女性。生殖生物學家普遍認為,人和哺乳動物的原始卵泡庫一旦形成,在數量上便不再增加,青春期後會隨排卵周期而不斷減少直至耗竭。因此,以原始卵泡(由一個卵母細胞和周圍包裹的單層扁平顆粒細胞組成的結構)為主的有限卵巢儲備對人和哺乳動物的生育期限顯得尤其重要。人和動物的原始卵泡形成過程涉及顆粒細胞的分化和增殖、雌性生殖細胞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雙線期阻滯、生殖細胞簇解聚、生殖細胞的大量丟失、原始卵泡組裝等多個生物學事件,同時需要卵巢中多種細胞的共同參與和協同調控。因此,繁多的生物學事件和複雜的多細胞調控網絡使得對原始卵泡形成機制的遺傳解析舉步維艱。

針對原始卵泡形成過程的細胞異質性問題,沈偉課題組以單細胞解析度解析原始卵泡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該研究選取原始卵泡形成前、中、後三個關鍵發育節點進行單細胞基因表達模式分析,成功鑑定出雌性生殖細胞和顆粒細胞發育階段特異性標記基因,解析了原始卵泡組裝相關生物學事件的關鍵調節機制。該研究發現,M1ap編碼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阻滯所需的關鍵蛋白,Hspb11通過維持線粒體膜穩定調控細胞凋亡;Eif4a1和G3bp2調節卵泡形成過程相關的mRNA轉錄活動;Ooep基因編碼一種母系蛋白複合物成分並參與同源重組,在原始卵泡組裝的後期才開始表達。該研究進一步構建了卵巢細胞的單細胞發育軌跡,將原始卵泡組裝過程的雌性生殖細胞劃分為三個發育階段,通過功能分析揭示FoxO和Hippo信號通路以及組蛋白修飾可能是影響原始卵泡形成的重要途徑之一。另外,篩選得到雌性生殖細胞在原始卵泡組裝時期的轉錄因子,其中Nr3c1、Foxo1、Brca1、Kdm5a和Kdm5b等轉錄因子集中體現在卵泡形成前的生殖細胞簇,Smarcb1、Hes1、Stat3和Sox1等僅在形成的卵泡中特異性高表達,並在原始卵泡形成過程中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該研究為系統揭示原始卵泡形成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參考。

據了解,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生王俊傑,通訊作者為沈偉教授,青島農業大學為第一單位。

圖為原始卵泡形成過程的基因表達動態變化和分子調控網絡

【來源:摘自科技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沈偉教授課題組在《PLOS BIOLOGY》發表論文解析原始卵泡形成機制
    沈偉教授課題組在《PLOS BIOLOGY》發表論文解析原始卵泡形成機制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殖科學研究院沈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指數期刊、一區TOP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有關卵巢原始卵泡組裝的遺傳調節機制的研究論文。
  • 中國農大在基因組印記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中國農大賴錦盛教授課題組題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論文,在玉米基因印記表觀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 青島農大張忠華教授參與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發表
    青島農大張忠華教授參與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發表 11月2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以研究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了甜瓜馴化和重要農藝性狀形成機制的研究成果。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
    )」的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人類卵泡發育過程中轉錄組動態全景圖及卵母細胞-顆粒細胞相互作用的基因表達調控規律。這是該團隊在人類生殖細胞發育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喬傑團隊與合作者圍繞生殖細胞的發生、發育與成熟機制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揭示了人類胎兒生殖細胞發生、育齡男性精子成熟等多個關鍵發育階段的基因組特徵、DNA甲基化重編程及其對基因表達的調控關係(Cell 2013,2015;Cell Stem Cell 2017,2018),此成果主要針對育齡女性卵泡發育和成熟過程開展研究工作。卵泡是維持女性卵巢功能的基本單元。
  • ...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調控...
    )」的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人類卵泡發育過程中轉錄組動態全景圖及卵母細胞-顆粒細胞相互作用的基因表達調控規律。這是該團隊在人類生殖細胞發育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喬傑團隊與合作者圍繞生殖細胞的發生、發育與成熟機制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揭示了人類胎兒生殖細胞發生、育齡男性精子成熟等多個關鍵發育階段的基因組特徵、DNA甲基化重編程及其對基因表達的調控關係(Cell 2013,2015;Cell Stem Cell 2017,2018),此成果主要針對育齡女性卵泡發育和成熟過程開展研究工作。
  • 青島農大在植物耐旱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趙強博士與合作者聯合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6.84)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AP2 transcription factor NtERF172 confers drought resistance by modifying NtCAT
  • 青島農大在《免疫學前沿》發表綜述文章
    青島農大在《免疫學前沿》發表綜述文章 近日,《免疫學前沿》(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5.511,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19.00594
  • 中國農大孫其信與姚穎垠課題組在小麥miRNA調控籽粒發芽勢和穗發芽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miR9678 Affects Seed Germination by Generating Phased siRNAs and Modulating Abscisic Acid/Gibberellin Signaling」的研究論文。
  • 青島大學首篇《Nature Mater》誕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in situmagnetometry」的原創研究成果。
  • 青島農大第一次黨代會代表風採:劉煥奇
    青島農大第一次黨代會代表風採:劉煥奇 劉煥奇積極完成教學任務,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承擔研究生、本專科生、大專班等5門課程的教學任務。主持省教育廳實驗技術研究項目1項和校教改項目5項。主持的省教育廳實驗技術研究項目「《家畜外科手術學》互動式實驗教學模式研究」獲青島農業大學優秀實驗技術成果一等獎;「獸醫臨床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青島農業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免疫螢光分析表明,BMPQ-1可誘導端粒末端G-四鏈體的形成並引起端粒DNA損傷反應。單分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smFRET)和CD光譜研究表明,BMPQ-1通過改變TTA45在溶液中的構象系綜,進而實現對其選擇性識別。該工作為靶向G-四鏈體的抗腫瘤藥物研究奠定了基礎。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年6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任華中教授與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署蔬菜作物研究中心/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翁益群教授為通訊作者的題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ir expression during fruit spine development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的研究論文。
  • 研究解析母胎免疫優勢形成機制
    induces dendritic cell–mediated regulatory TH2 bias in the decidua during early gestation in humans」的最新文章,這篇文章獲得了母胎界面Th2型免疫優勢形成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結果公布在《血液》(Blood)雜誌上。
  • 青島大學在柔性儲能器件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近期,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超(導師:趙修松教授、王憲芬副教授)在柔性儲能器件電極材料研究方向取得重大進展,其關於「Hollow Rutile Cuboid Arrays Grown on Carbon Fiber Cloth as a Flexible Electr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 中國農大「天蓬工程」開工:以豬為模式動物開展生命科學研究
    據悉,「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簡稱大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中明確「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內容,由中國農大與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共同承建,分別負責豬設施和靈長類設施的建設。
  • 沈偉課題組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闡述人造卵子的研究策略
    沈偉課題組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闡述人造卵子的研究策略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殖科學研究院/動物科技學院沈偉教授課題組在國際生物醫學類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死亡與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影響因子8.339)發表了關於人造卵子研究策略的綜述文章
  • 青島農大科研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雜誌發表封面文章
    青島農大科研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雜誌發表封面文章 近日,由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肖建教授領銜的分子催化與轉化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期刊《高等合成與催化》(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IF=5.7) 上發表有關綠色高效合成吲哚衍生物的重要論文
  • 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中新網10月23日電 繼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之後,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日前西南農業大學基因表達標籤(EST)工作已突破10萬條大關,獲得非重複基因3萬多個,使該校成為世界上擁有家蠶和鱗翅目昆蟲基因序列最多的研究基地。
  • 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一行走訪青島農大海洋學院
    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一行走訪青島農大海洋學院 時間:2014-01-03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