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藏羚羊的跪拜》

2020-12-06 淮北綜合廣播

藏羚羊的跪拜

◆ 點擊收聽 ◆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故事發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隻將母愛濃縮於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裡的槍聲仍然帶來罪惡的餘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衛士們的腳步難以達到的角落,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鳳毛麟角了。

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鬍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後的兩頭藏犛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雲遊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願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願: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裡出來,伸伸懶腰,正準備要喝一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衝著他前行兩步,用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裡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臥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隻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夜裡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第二天,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剖開了那隻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刀子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裡,靜靜地臥著一隻已經成型的小藏羚羊!原來,藏羚羊跪拜是為了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

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止。

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

朗讀者:房瑩,淮北市傳媒中心主持人。

監製/耿豔秋 丁偉  朗讀指導/陳曦

合成/姚靜

微信編輯/張珊珊

相關焦點

  • 《藏羚羊跪拜》讀過的人請轉給身邊每一位母親,只因那份偉大的愛
    《藏羚羊跪拜》講述了一位藏族老獵人與一隻藏羚羊的故事。本文作者軍旅作家王宗仁,青年時在西藏當兵多年,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並且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這篇《藏羚羊跪拜》便是作者生活在藏北時期記錄下的真人真事。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溝谷中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藏羚羊,多數成年藏羚羊都帶著新生的小藏羚羊。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說,瑪依雪山腳下是羌塘保護區一個重要的藏羚羊遷徙通道,此前科考隊曾經在這一帶拍攝到近3萬隻藏羚羊遷徙種群,此次拍攝到6萬多隻的藏羚羊種群,實屬罕見。數量怎麼計算?據介紹,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魅影」無人機可以通過軟體把地面劃分成若干個網格,並藉助紅外攝像機對地面的藏羚羊進行識別,自動統計數量。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藏羚羊高海拔生活揭秘
    通過對藏羚羊基因組的研究,科學家揭開了這種可以在高海拔平原地區高速奔跑的瀕危動物的奧秘。對藏羚羊絨毛圍巾的需求已經將藏羚羊逼到了滅絕的邊緣。在青藏高原的山區乾草原和半荒漠地帶,時而可以看到藏羚羊優雅漫步的身影。包括人類在內的非本地物種到了青藏高原可能會患上嚴重的高原病。
  • 打擊「武裝獵殺」藏羚羊
    打擊「武裝獵殺」藏羚羊[ 2008-01-25 14:02 ]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國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一種珍稀的野生動物,由於常年受到武裝盜獵人員的偷獵,數量逐年減少。可喜的是,2007年可可西裡保護區藏羚羊遠離了槍聲,沒有發生武裝盜獵藏羚羊案件。
  • 可可西裡的「高原精靈」——藏羚羊
    可即便如此,在清晨或日落,仍然可以看到一群群結伴覓食的「高原精靈」——藏羚羊。為了讚揚其能在嚴酷環境生存的頑強生命力,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中的福娃迎迎便以藏羚羊為藍本,表示挑戰極限的精神,更以「羊」字諧音意喻「喜氣洋洋」。藏羚羊,牛科藏羚屬動物。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
  • 藏羚羊——你未曾見過的畫面
    觀看視頻 來到藏羚羊的世界據考在千萬年前藏羚羊就在可可西裡這塊土地上生息由於地殼運動,印度板塊不斷向北移動、擠壓使得北部地勢抬升,慢慢形成高原格局在此棲息的藏羚羊也隨著地勢變化而進化日出時遠山山脊上的藏羚羊高海拔、高寒在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青藏高原可可西裡無人區
  • 藏羚羊的分類與說明
    藏羚羊是一種原產於青藏高原的動物。野生環境中只剩下不到150000個成熟個體,但是目前的數量正在增加。近年來,由於偷獵,它們已經瀕臨滅絕。他們因其柔軟溫暖的羊毛而被獵殺,羊毛通常是死後獲得的。這種羊毛被稱為沙圖什,用於織披肩。目前,他們的產品的國際貿易被嚴格禁止。
  •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時間:2020-07-26 10: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
  • 藏羚羊與綿羊山羊親緣關係最近
    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組與青海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的關於藏羚羊線粒體基因組的研究論文A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Tibetan Antelope (
  • 在中國還有多少只藏羚羊?
    在中國還有多少只藏羚羊? 2017-08-04 11:13 來源:澎湃新聞 上世紀80代,由於藏羚羊皮毛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
  • 藏羚羊在阿爾金山的「隱士」生活不再神秘
    、規律已經基本查明,我國對藏羚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藏羚羊這『高原隱士』在動物學界已經不再神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之一的藏羚羊就棲息於此。  這些至今沒有在世界各國的動物園裡展出過的「高原隱士」在這片世外桃源中悠哉樂哉。「凡人」很少能有機會近距離一睹「真容」。  這些「高原隱士」為了生存的需要理智地放棄肥美的平地草原,而躲進草質很差但無人也少天敵的高海拔荒漠地帶。但動物學家堅持不懈、歷經多年的跟蹤窺探,正在不斷解密阿爾金山藏羚羊的「隱士」生活。
  • 藏羚羊盜獵活動正向藏北轉移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王敬中)我國著名民間環保人士、非政府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28日在此間透露,由於我國在青海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展開的打擊盜獵藏羚羊行動成效顯著,盜獵分子正把目光轉向藏北羌塘自然保護區。
  • 藏羚羊在可可西裡怎樣安全「過公路」?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王金金)幾隻藏羚羊緩慢踏上青藏公路五道梁附近的野生動物通道後,經過幾分鐘「打探」,迅速穿過公路,隨後30多隻藏羚羊緊隨其後快速「過公路」……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1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  目前,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 藏羚羊開始每年上千公裡大遷徙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西寧5月9日電(記者 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日前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向可可西裡腹地進發,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季拉開序幕。
  • 「高原精靈」藏羚羊 迎來「群居」生活
    藏羚羊是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區和產仔繁殖地之一。
  • 蕪湖:跟著這份地圖去「悅讀」
    原標題:跟著這份地圖去「悅讀」「悅讀」倡議一條條文明放在第一條本報特別推出蕪湖閱讀地圖,為您推薦「悅讀」好地方,並發出多條「悅讀」倡議:閱讀千萬條文明第一條;何以解憂唯有讀書;春風十裡不如讀你……這些溫馨的倡議已經張貼在「悅讀」之所的醒目位置,盼能得您會心一笑。
  • 中國科學家:藏羚羊照片造假 但反映情況卻真實
    楊奇森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當火車在橋上行駛,我們確實看見過橋下有藏羚羊穿過。」  劉為強在拍攝藏羚羊期間,楊奇森的研究小組當時正在高原上進行野外研究,彼此間有過來往。  事實上,楊奇森等人也拍到過藏羚羊與火車在一起的照片,只是由於拍攝距離比較遠,照片中的藏羚羊與火車比起來,顯得非常小,看上去沒有劉為強獲獎圖片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性和衝擊力。
  • 鐵路、公路、圍欄,是什麼攔住了藏羚羊的回家路?
    因為扎巴多傑和「野犛牛隊」的悲壯、電影《可可西裡》的描摹,公眾較為熟悉的,就是崑崙山口-唐古拉山口之間的這群藏羚羊。驅車青藏公路,或者乘坐火車,在崑崙山口和唐古拉山口之間,一般都能看到它們。非遷徙季節期間,三三兩兩的藏羚羊,就在道路兩邊活動。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