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種子在適宜的萌發條件下仍不萌發的現象,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的正常生理現象,也是植物對環境條件及季節性變化生物學的適應性。那麼,如何解除果樹種子休眠呢?
打破休眠有3種方法: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低溫層積處理、低溫層積加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那麼,針對八稜海棠種子,怎樣做才是打破其休眠的最佳方法?
試驗一:不層積,單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7月將八稜海棠種子用100、 200、300mg/L赤黴素溶液分別浸種24、48h,4 x100粒進行發芽試驗 ,分別以清水浸種24、48h作對照,記為CK24和CK48。效果如下:
發芽率達到80%即可認為已解除休眠
實驗得知,清水浸種24、48h後不發芽。200 mg/L GA3處理48 h的發芽率、發芽勢、發芽指數均為最高(發芽率53%,發芽勢45%,發芽指數11.17%),但發芽率遠低於80% 。通常情況下發芽率達到80%即可認為已解除休眠。為什麼蘋果種子必須得休眠呢?主要是因為種子本身尚未達到生理後熟和種皮對氧氣的透性差。蘋果種子在後熟過程中,細胞分裂素和赤黴素GA3水平有顯著提高,所以浸泡GA3溶液有利於提高蘋果種子的發芽率。但是,通過實驗我們得知,外施GA3對解除八稜海棠種子休眠有一定的影響,單純施加GA3 200mg/L浸種48小時也只能達到50%的萌芽率,不能完全打破種子休眠。通常情況下發芽率達到80%即可認為已解除休眠。說明單純施加GA3不能完全打破種子休眠。
實驗二:低溫層積處理。沙層積。浸泡24小時後,與溼沙按1:3的體積比混拌,裝在塑料封口袋裡,放在5℃的冰箱裡。溼沙含水量,手握成團,鬆手即散。裸層積。將供試飽滿種子用無菌水浸泡24h'後放置於塑料封口袋中,保持袋內水分含量,以種子表面潮溼為度。放置於5C冰箱內,定期打開封口袋檢查,防止發黴。
層積結束後進行發芽試驗,結果見表3。
從表3中明顯看出,隨層積時間的延長,發芽率、發芽勢逐漸提高。對不同層積時間的發芽率進行多重比較,層積80 d即可完全打破八稜海棠種子休眠。
裸層積和沙層積,兩種層積方式之間發芽率和發芽勢差異不顯著,在解除種子休眠上的效果一致。但是,沙層積中,發芽率、發芽勢呈平滑上升趨勢;裸層積中,發芽率、發芽勢呈波浪狀上升,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因為裸層積種子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受外界的影響較大,因而發芽曲線出現波動,所以裸層積方式對外界環境要求較高。
低溫層積對解除八稜海棠種子休眠效果明顯,約80d即可解除八稜海棠休眠。新疆野蘋果種子需低溫層積50~60d才能解除休眠,山荊子種子需30d,富平小楸子需100d等。不同種類的海棠種子解除休眠所需時間有明顯差異,一般來說,隨著種子體積的增大,所需時間將隨之增大。
裸層積和沙層積在解除種子休眠上的效果是一致的,裸層積不需沙等媒介,節約空間,但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敏感,層積時要注意外界環境的穩定。
實驗三:低溫層積加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將供試飽滿種子用200 mg/L赤黴素溶液分別浸泡24 h後進行低溫層積。以無菌水浸泡24 h的飽滿種子作為對照,CK.結果表明:
200 mg/L的GA3預處理可縮短解除休眠的時間,層積60 d即可解除休眠,而對照需要80d。
GA3預處理後,對種子發芽勢、發芽指數也有一定的提高,見圖1。
綜上所述,GA3預處理與對照相比,層積效果明顯,顯著縮短層積時間,提高種子的發芽指標。試驗表明GA3溶液預處理可縮短低溫層積時間(比直接沙層積縮短約20d),並且其發芽率、發芽勢和發芽指數都比直接沙層積的相應指標高,GA3是促進八稜海棠種子休眠解除的催化劑。
打破八稜海棠種子休眠的最佳方法:
赤黴素200mg/L 浸種48小時後,裝入紗布袋中,放在冰箱5℃中60天即可。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公開課的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
郭斌邀您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