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樓怎樣打破上胚軸休眠?
上胚軸休眠即發芽,下胚軸休眠即髮根。由於重樓植物在果實成熟時種子的胚尚發育不全,其種胚內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都還沒有發育形成,以及胚乳堅硬,內種皮表層角質化等形態後熟和生理休眠的特性,使得重樓種子在常規田間播種後通常需要經歷兩冬一夏才能萌發出苗,滇重樓種子需經過2次低溫休眠才能萌發,在自然情況下需要兩冬一夏才能出土成苗,l5個月的出苗率僅為46.2%,大量種子在漫長的休眠期間喪失了生命力。滇重樓種子的這種「二次休眠」的生理特性,極大地限制了滇重樓實生苗的人工栽培,使其自然的年生產量遠遠低於製藥業的年消耗量,因此開展滇重樓種子生理學研究,探討其休眠機制及破休眠的有效方法是滇重樓馴化栽培與資源再生的關鍵。
1、在重樓果實成熟且果皮開裂時才收重樓種子,清除重樓種子的外種皮。通過將新鮮的重樓種子與溼沙子混合,以相互揉搓的方式清除重樓種子的外種皮。
2、用清水洗淨並吸乾重樓種子表面的水分,並放入2%~4%H 2 O 2 中浸泡8~10小時,浸泡過程在4℃條件下遮光進行。幹種子放入已冷卻至70-90℃的開水的過程中,邊攪拌邊放入種子,放完種子後,水面要高出種子10cm 以上。
3、將H 2 0 2 浸泡後的重樓種子在20℃條件下放置晾乾,晾乾後的重樓種子放入已冷卻至70-90℃的開水中,攪拌均勻後讓所述開水自然冷卻,每1-2天用自來水換水一次,共浸泡4-8天。將浸泡後的重樓種子放到超淨臺上用70%乙醇消毒30s,再用 1%HgCl 2 消毒4~10min。
4、將泡脹的重樓種子裝於育苗框中,直至種子萌發。育苗框包括:底層墊底3~5 釐米腐殖土,第二層按間距2釐米均勻撒上種子,第三層蓋1~1.5釐米腐殖土,最上層蓋一層乾枯松葉或碎草;在遮光的室溫下催芽,保持室溫為15~18℃,土壤的溼度保持在30%~40%之間。
首先在最適宜的時間採收種子,保證用於育苗的滇重樓種子都是品質優良的種子;將易於腐爛的種子外種皮及時的清除乾淨,防止種子受到黴菌的侵染;接著把滇重樓種子先晾乾後泡脹,可以軟化種皮,有利於種子內酶的活動,促進貯藏物質的水解,同時浸種能將種子內抑制萌發的物質溶解浸出,有利於打破種子休眠;用開水浸種能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少病少蟲,同時能對堅硬的種皮造成一定的損傷,增加種子透性,進一步促進種子中的貯藏物質轉化為可進行新陳代謝的營養物質,有效促進種子萌發;將種子置於高溫高溼的環境中進行高溫層積,能促進種子完成後熟階段,同時能使種子內源激素發生變化,利於種子萌發的赤黴素等物質逐漸增多,抑制種子萌發的脫落酸等物質逐漸減少,加快種子萌發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