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杉木種子休眠研究獲新進展

2021-01-08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1月14日消息:日前,北京林業大學在杉木種子休眠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為合理地人為控制種子休眠狀態提供了新思路,有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植物學期刊Plant Physiology上。

種子休眠是植物應對不利環境的一種適應對策,可阻止作物的成熟種子在收穫前萌發,從而有效避免減產。打破種子休眠狀態可促進種子萌發,在作物種植和林業育苗中實現整齊出苗。

了解種子的休眠特性及調控機制,在農林業生產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北京林業大學林金星團隊以我國重要經濟林樹種杉木為研究對象,綜合使用透射電子顯微技術、轉錄組測序、降解組測序和高效液相色譜—質譜等技術,深入研究了木本植物種子休眠釋放和誘導過程中發生的細胞學、基因表達和激素水平等方面的變化,系統闡釋了杉木種子的休眠循環過程及其調控機制。

通過與其他植物種子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在休眠釋放過程中,杉木種子不僅具有其他生理休眠種子類似的細胞學變化,而且在基因表達和激素水平及敏感性等方面存在明顯的獨特性。此外,杉木種子在原生休眠釋放和次生休眠的誘導過程中,可能採用不同的方式調節休眠程度。前者主要通過微調赤黴素敏感性,而後者主要改變脫落酸合成能力。

此研究表明,木本植物種子生理休眠的調控機制,具有不同於草本植物的獨特之處,為合理地人為控制種子休眠狀態提供了新的思路。

推薦閱讀:

我國第一代杉木無性系良種誕生

廣西:一老漢為種杉木 毀壞公益林被判緩刑

江西:永豐杉木大徑材培育出成果

融安建廣西首家杉木組培廠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相關焦點

  • 杉木種子休眠分子機制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北京林業大學在杉木種子休眠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有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植物學期刊《Plant Physiology》上。
  • 科學網—闡釋杉木種子休眠新機制
    本報訊 北京林業大學在杉木種子休眠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有關成果日前發表在《植物生理學》上。
  • 研究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擬南芥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基因是控制種子休眠數量性狀位點(QTL)的主效基因,DOG1功能缺失突變體的種子休眠徹底喪失,並且DOG1相關蛋白在其它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DOG1是促進植物種子休眠的特異性關鍵因子。鑑定與DOG1功能相關的新成員並解析其作用機理將會進一步完善種子休眠萌發的分子調控網絡。
  • 研究發現:生長素也可誘導和維持種子休眠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馬麗)據中科院網站消息,該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何祖華研究組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生長素是第二個可以誘導和維持種子休眠的激素。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28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種子從休眠向萌發轉變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 科研動態 | 北林大近期科研進展掃描
    >北京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青年研究員在統計遺傳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北林大環境學院營養元素去除與回收科研團隊在新型衛生廁所系統研發領域取得新進展>北林大環境學院科研團隊在工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反應領域取得新進展北林大團隊在生物質能源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種子的休眠
    休眠是正常現象,這是植物對外界條件長期形成的一種適應性。種子的休眠分為兩種,一種是種子收穫後在適宜發芽條件下由於未通過生理後熟階段,暫時不能發芽的現象稱為生理休眠,又叫真正休眠、自發休眠、深休眠;另一種是由於種子得不到發芽所需的外界條件,暫時不能發芽的現象稱為強迫休眠。
  • 植物所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鑑定與DOG1功能相關的新成員並解析其作用機理將會進一步完善種子休眠萌發的分子調控網絡。
  • 種子大小決定產量?水稻大粒顯性突變體研究獲進展
    原標題:種子大小決定產量?——科學家在水稻大粒顯性突變體研究中獲進展   BG1可顯著提高水稻及擬南芥的生物量和產量   種子大小是水稻產量構成的要素之一,長期以來一直是很多作物育種改良的重要目標。
  • 新疆生地所發現異型種子休眠類型的新組合
    種子異型性是指同一植株產生兩種或兩種以上種子類型的現象,是植物在不可預測環境下所採取的「兩頭下注」對策。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異型種子的休眠類型組合多數可能是「不休眠+非深度生理休眠」。其他的休眠類型組合還沒有明確報導。
  • 種子萌發調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鑑定了番茄種子萌發基因MAPK11,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為種子萌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種子是生命的起始,對植物的生命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種子通過感知外界的環境變化打破休眠,從而開始生命的進程,幫助植物躲避不利的環境條件。植物激素能調控種子的休眠和萌發,脫落酸(ABA)促進種子的休眠,而赤黴素(GA)能刺激種子的萌發。研究種子的萌發及其對激素的響應具有重要的意義。
  • 讓種子按時休眠的分子機制
    鑑定了一個調控擬南芥種子休眠的分子模塊。研究背景:糧食作物的產量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穗上發芽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作物產量與質量。適當的種子休眠能夠防止穗上發芽。然而,過長的休眠期會對種子發芽率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田間發苗率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研究種子休眠的分子調控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種子休眠是由多種植物激素調控的。乙烯在調控種子休眠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我們對其中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
  • 藥材種子休眠_天極網
    因此,分析藥用植物種子休眠原因,探討打破休眠方法,對解決藥材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有特定意義。種子休眠通常是指種子在有利於幼苗生長的條件下,仍不能萌發的現象。1、原初休眠。種子在母株上或剛脫離母株時便進入休眠狀態,這種現象是生理休眠,受遺傳基因決定,因而稱為原初休眠。
  • 植物所發現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新機制
    防止穗發芽發生的有效途徑是使種子成熟後保持適度的休眠,但休眠過深也會導致田間出苗率低,引起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種子休眠受多種植物激素調節,除廣泛報導的脫落酸和赤黴素外,乙烯也在種子休眠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其分子機制知之較少。因此,對種子休眠的相關分子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Plant Cell | 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並受到種子休眠的調控【1】。之前的研究表明, DELATION OF GERMINATION1(DOG1)基因是種子休眠的關鍵調節因子【2】。 DOG1的表達受到發育進程和環境條件的調節,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種轉錄因子(TFs)與DOG1啟動子結合併且在胚胎成熟過程中驅動其表達。
  •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中國科學院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 2016-08-12 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休眠在種子成熟過程中逐漸形成,其程度往往在新收穫的種子中達到最高,可以幫助植物度過不利的環境、防止穗發芽及「胎萌」現象的發生。後熟、低溫和光照等因素往往可以打破休眠、促使種子萌發,使植物開始新的生命周期。種子休眠與萌發既受內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環境的調節。赤黴素(GA)和脫落酸(ABA)是決定種子休眠與萌發的兩類主要植物激素,赤黴素抑制休眠、促進萌發,而脫落酸起到相反的作用。
  • 海南生產的水稻新種如何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發芽率?附實操方法
    今年海南新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入庫加工後,立即投放市場銷售進入大田作中稻或晚稻種植使用。由於剛收曬入庫的水稻種子存在後熟作用過程,尤其海南產水稻新種後熟休眠期明顯,直接影響種子破胸發芽(種子萌動破胸慢且不整齊、發芽率低)。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以往研究表明,種子休眠受多種植物激素調節,除廣泛報導的脫落酸和赤黴素外,乙烯也在種子休眠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其分子機制知之較少。在該研究中,科研人員利用圖位克隆技術證實,擬南芥的一個種子休眠突變體rdo3是由乙烯受體ETR1突變功能缺失引起的。
  • 什麼是種子的休眠,如何打破種子休眠?影響外部環境條件有哪些?
    什麼是種子的休眠,如何打破種子休眠?影響外部環境條件有哪些?種子休眠是指活種子在適宜的萌發條件(溫度、水分和氧氣等)下仍不能發芽的現象,是植物重要的適應特性之一。種子休眠是一個可遺傳的性狀,其程度可通過種子發育過程中的環境來調節。用物理、化學方法破壞種皮或去除種殼即可解除休眠。水分:種子萌發過程中,貯存在子葉或胚乳內營養物質的轉運及細胞分裂的進行都需要水分,不同植物的種子萌發時需水量不同,生產中應滿足種子萌發對水的需求,可進行浸種。
  • GERMIN-LIKE 2-1調控水稻種子休眠
    ,首次鑑定出調控水稻種子休眠新基因GERMIN-LIKE 2-1。種子休眠是植物的一個重要生理過程,能夠防止種子在不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發芽。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首先鑑定出一個在水稻種子盾片(seed scutellum,連接胚和胚乳的部分)中特異高表達的基因GERMIN-LIKE 2-1(OsGLP2-1)。為了明確該基因在種子發育和休眠中的功能,作者首先在水稻中對GLP2-1進行了過表達與RNAi。
  • 【硬核知識】種子的休眠與壽命
    (Mammillarias lasiacantha)大多數植物的種子成熟後,如果得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就能萌發。但也有些植物的種子,即使是環境條件適合,也不立即萌發,需要隔一段時間才能發芽,這種現象叫做休眠。休眠的種子是處在新陳代謝十分緩慢而近於不活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