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砧木子葉上0.6~0.8釐米的第一節間斜切,呈30°角,與套管斜口方向一致,以同樣角度切接穗,並將接穗插人套管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切口相互密接。選用專用嫁接固定用塑料套管。茄子生產中常見的土傳病害主要有黃菱病、枯萎病、青枯病及根結線蟲病,針對上述病害,育種工作者陸續推出了一些抗病的砧木品種。
目前國內外生產上使用的茄子砧木大都是從野生茄子中篩選出來的對單一或多種病害高抗或免疫的品種或雜交種。現將主要的砧木品種介紹如下:託魯巴姆、CRP、赤茄、耐病VF。託魯巴姆提早25~30天,CRP提早20~25天。茄子砧木野生性較強,特別是託魯巴姆,由於採種時間早晚、果實成熟及後熟時間的不同,種子的體眠性差別較大。
對休眠性較強的砧木種子在催芽前可用赤黴素處理,用以打破休眠。一般是用100~200毫升/升赤黴素溶液浸泡24小時,赤黴素處理時應放在20℃~30℃條件下,如果溫度低效果較差。注意赤黴素的濃度不要過高,否則出芽後易徒長。
處理後種子一定要用清水洗淨,在變溫條件下進行催芽,可促進發芽。休眠程度輕的種子不用進行任何處理,可直接浸種催芽。一般需12~14天才能發芽,較正常的茄子出芽時間長。催芽期間,每天要投洗種子1次,使種子溼潤、透氣、溫度均勻,出芽後可適當地降低溫度。
對於易發芽的砧木種子如赤茄、耐病VF,直接進行溫湯浸種,即用55℃熱水浸種30分鐘,注意攪拌。然後用20℃~30℃清水浸泡12~14小時。在25℃~30℃條件下催芽,7天左右可以出芽;若採用每天16小時30℃和8小時20℃變溫催芽,整齊度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