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慧的PS玩得比你溜,我們還需要設計教育嗎?

2020-10-18 造就

造就第396位講者 王敏

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

長江學者

大家好,我是王敏,今天在這裡想用簡短的時間,跟大家分享設計界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應該如何重塑設計師,重塑設計教育。

在我的辦公室裡,多年以來一直掛著一張海報,這是我的老師、美國設計師保羅·蘭德為IBM設計的。

這張海報上有三個元素,眼睛、蜜蜂和IBM,這張簡潔詼諧的海報,給IBM這樣嚴肅的科技公司增添了幾分人文色彩。

保羅是美國當代設計的開創者,他在60年代設計的IBM標識,成了現代企業形象的經典之作。

1989年,當時我給保羅做助教,他給我講過很多IBM的故事,所以每當我重新審視這張IBM的海報,都會激起我去關注IBM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

保羅一直告訴我,IBM歷來都十分重視設計。在1966年,當時的IBM CEO Watson給他的員工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好的設計就是好的業務,好的設計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銷售,也可以提高員工的信心,可以引導一個良好的辦公空間。

好的設計、有感染力的設計,會讓它更具有傳播力。

近些年,我也看到IBM發生了一些事情。2012年,IBM有375名設計師,但到了2015年,變成了1100人,直到去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500人。

IBM這個公司處於一個不斷變遷的過程之中,從賣收音機到賣電腦,進而轉變成為軟體公司、諮詢公司,近來在企業大量裁員的情況下,設計師總數佔總員工數的比例卻在不斷增長。

我們也看到,IBM以Watson命名的人工智慧系統在醫療方面的研究,讓我們初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家知道,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的很多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這裡面也不可避免地包含設計師的工作。

就在去年的雙十一,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系統「魯班」,在一天時間中創造了4.1億針對個人用戶的海報。4.1億,設想一下,如果是純人力來製作,這將是一個需要投入多大工作量的任務。

我們也看到,在一些需要個性化的設計裡,也出現了人工智慧的介入。在這家網站裡面,只需要輸入品牌的名字、調性和使用者的愛好,兩秒鐘,便可以生成幾十個標識,供用戶挑選,同時還能生產一些周邊的設計。

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取代很多設計師的工作,那麼,我們當下這麼多的設計師團隊,該何去何從?我們體量如此巨大的設計教育,該如何面對?

我們可以回顧已經過去的幾次工業革命,儘管在每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中,新的技術總會代替很多職業工種,但是我們也看到,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為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機會,為設計增加了新的價值。

我想,「人工智慧」——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是如此。

我想借用世界經濟論壇主席的一句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不同學科之間和成果之間的協同與整合。

我想,這個特點以及這種新興行業的全新可能性的自我調整能力,也恰好是設計發展進程的特點。

在未來的2025年,也許今天我們在這裡談論的很多未來技術,都會成為現實,成為一個爆點。這裡面包含無人駕駛汽車,包含3D列印的人工肝臟移植,也包含區塊鏈為政府收稅等等新技術。

這些新技術帶來了很多機會和可能性,所以,當下我們正在面臨一個設計發展的大變遷時代。

在這個時刻,我們要對設計重新定義,要對設計的價值重新定義。

前面提到,在每一次的技術革命中,技術在取代一些行業。我本人也經歷過八九十年代的技術革命,我們以往的排字行業、人工色彩調試行業乃至排版行業,隨著桌面出版的發展,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但是,今天的設計師,卻比以往更為重要。

在過去的幾年中,IT公司、諮詢公司和其他一些行業,不約而同地開始收購設計公司,Facebook跟谷歌,從2012年、2013年就開始收購設計公司,我們剛才說到的IBM稍晚一些,2016年才開始行動。

同時,在一些商學院中,從十幾年前就開始發生了一個變化,他們都加入了一個設計思維課程。

「設計思維」已經變成了一個時髦的詞彙,國內很多中學也開設了這門課程,在新加坡,設計思維甚至已經是高中的必修課。就在前幾天,新加坡總理還在講,設計思維是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成功轉型的重要因素,設計是新加坡利國建設的重要決策。

再看看矽谷,設計師同樣不減反增。1998年,我在矽谷負責公司的設計部門,那個時候我們只有十幾位設計師,而到今天,僅僅是做互動設計的設計師就有100多位。

在矽谷很多初創的技術公司裡,設計師和工程師的比例是1:4,這個比例在十幾年前應當是1:15,甚至更高。

這麼多的設計師,他們是企業技術、戰術的驅動者,他們在設計一個企業的服務模式、交互模式、組織模式,為企業的產品戰略和發展戰略提供他們的價值。

設計正在體現它前所未有的價值。舉一些大家熟悉的企業案例。

上星期,在北京汽車展上推出沃爾沃新能源汽車的公司polestar,它的CEO就是一位有名的汽車設計師。

火樂科技的CEO陳興博是一位工業設計師,他帶領團隊關注用戶需求和體驗,打造了一款顛覆式的產品,從而拯救了一家公司。

大家十分熟悉的小米,創始人團隊中就有兩位設計師,小米生態鏈中有八九十家公司,其中有四家成為了估值超過十億美金的獨角獸,小米也成為了設計驅動創新,設計驅動品牌建設的範例。

還有我們上海自己的裸心社,他的創始人同樣是一名設計師,他打造了企業完整的設計系統。

越來越多的風投,開始關注設計驅動創新領域。

所以我們要重新審視設計的價值、重新審視和重塑設計教育。2003年,我到中央美院接手剛創辦的設計學院,做院長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講,設計教育應當是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模式。應該明白我們未來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

所以,在這裡我要說一下,我們未來所需要的設計師,或者說,我們需要培養什麼樣的設計師。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句達文西的話:

「要學習藝術的科學,要學習科學的藝術。去培養你的感官,特別是如何觀察的能力,要意識到一切都與其他一切有關。」

我覺得,對於藝術家的培養方式,同樣也適用於我們今天培養設計師,特別要意識到這種萬物互聯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同理心去創造的設計思維,還有終身學習、不斷適應環境更迭的引領力量。

回到保羅的這張海報,今時不同往日,但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同樣需要設計師去設計這樣的海報,我們不能期待機器去做。

設計師是未來能夠銜接文化藝術與科技、賦予企業生命力的人,設計師不再是為企業提供美化產品這一單一功能的人,而更多是企業的發展創新原動力。

我想,如果我們再回顧這張海報,重新回想Watson的那封信——「好的設計是好的業務」,我想今天的我們更應該說,好的設計應當是好的文化,好的設計也應當在創造文化。

最後,我們所有的一切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人,也就是這麼多年裡,我們在中央美院的幾乎每次演講上都要說的那句話,「設計為人民服務,設計最終的目的是以人為本」。

我想設計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如此。

文字 | 丁一洲 ;校對 | 其奇

互動話題:

你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每周評論區,被zan最多的評論者將獲得造就送出的禮品一份

加入社群:

相關焦點

  • 你知道現在的孩子都在玩什麼嗎?
    生活在人工智慧時代的孩子,玩的都是高科技了。無人機只是玩具嗎?而無人機研發則需要產品經理、硬軟體工程師、飛行平臺設計師以及工業設計師等多類專業人士的參與。如今,人工智慧發展迅猛 ,「玩」無人機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機會了。
  • 人工智慧時代,父母的認知也需要更新升級
    但是,作為學生首當其衝的老師,父母的認知同樣需要更新升級。​人工智慧時代必定以智慧創新為主流,必定以強調個性和創新為重點。父母所主導的家庭教育,也必然要發生巨大的變革!父母應對人工智慧時代的最好辦法,就是付出耐心和虛心。耐心地與孩子一起成長,虛心地向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在學習中成長。
  • 英語學習的探討——人工智慧與英語教育
    當今社會人工智慧已經開始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英語學習也不例外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英語學習的模式。在新科技的引領下,英語學習有了新的學習方式和手段。英語是一種語言,而我們卻學了很多種:幼兒英語、小學英語、中考、高考、四級、六級、考研、口語、雅思、託福……一路走來,我們學了好多版本的英語,最後你得承認,能考對,用不會!依然是啞巴英語。誠然,英語的學習對於單詞的掌握是硬性條件,但是光掌握單詞顯然是不夠的,學會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才是學以致用。
  • 我們需要打造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嗎?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與意識相關的神經活動,也進一步了解了哪些行為需要意識的參與。大腦會按照潛意識執行許多高級別的認知任務。  總言之,意識並不一定是我們認知過程的副產物。這一點對人工智慧或許也是如此。在許多科幻故事中,機器只要足夠精密複雜,就會自動生成自己的精神世界。但在現實中,我們也許要在設計時特意將意識加入機器才行。
  • 從阿爾法狗到人工智慧學院,信息教育該怎麼做,這是國內外新問題
    3月6日,南京大學宣布成立人工智慧(AI)學院,引發各界關注。三十多年前我們確信「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現在,人工智慧技術編程能力、計算思維及對智能化社會的深度認知,成為人工智慧時代學生信息素養內涵的重要內容。不少委員提出,應該在中小學階段加強孩子們的信息素養教育。
  • 你還玩得動嗎?《星際爭霸:重製版》初體驗
    今年,距離《星際爭霸》發售已經過去20年,暴雪終於為我們製作出了簡體中文版。然而這20年,遊戲界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競項目已沿著娛樂化、簡單化之路越走越遠,這時的你可能還記得「show me the money」,但還有時間、有心力,還玩得動複雜的《星際爭霸》嗎?不管買《星際爭霸:重製版》是為了補票,還是為了信仰,別著急,老K先帶你簡單了解一下重製版長啥樣。
  • 世界上最小的魔方,還必須得用放大鏡來玩,你想玩嗎?
    世界上最小的魔方,還必須得用放大鏡來玩,你想玩嗎?世界上最小的魔方僅5.6毫米,得用放大鏡玩。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玩魔方,它具有鍛鍊意志力,一經推出就風靡全世界。很多很多方案還有繞過各種,那你知道魔方界最小的魔方有多大嗎?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知識和教育變革?
    但是從全球範圍看,許多國家的教育卻步履蹣跚:許多孩子依然生活在概念化抽象化的書本中,對飛速變化的世界無動於衷。在智能化時代,我們的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新本領? 再看教育界,谷歌開始將3000萬種圖書數位化,其中500萬種已裝在了App裡隨你閱讀,谷歌博物館還將700萬幅名畫裝在了APP裡任你觀賞;可汗學院等網上課程涵蓋了一切學習內容。
  • 人工智慧名不副實 我們距離奇點還很遙遠
    現在我們距離奇點還很遙遠,對當前AI技術的諸多情緒是沒必要的,例如,過分的期待或懼怕。要靠自身掌握一些簡單任務,現有的AI技術都做不到,更不用說達到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的先進程度。如果科技業能夠明智地使用AI這一術語,就能夠對AI的前景設定合理的期望,並對消費者做出合乎實際的承諾。今年3月的人機大戰中,谷歌DeepMind研發的AI程序AlphaGo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
  • 要想三國志11玩得溜,有兩個最好守的城池先拿下,從此後路無憂
    就讓我們娓娓道來。 看一下地圖,北平所住的是左下角的這條小道,只要把這裡守住了,任敵人有多少萬軍隊都不可能攻得進來。一般來說,守衛北平的都是公孫瓚,在後面還有他的兒子公孫度,很好欺負的。把他打下來,玩家就可以得到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重鎮了。
  • 從女兒的一篇作文說起: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方式?
    女兒對15年後的自己也有提醒:「無論怎樣,你一定已經漸漸忘去了童年的小學生活了吧!童年的你,不僅有著一對通情達理的父母,一個雖然調皮搗蛋,但是感情深厚的妹妹,嚴格卻又搞笑的外婆,作息像頭豬的寵物狗豆豆,還有許多認真負責的老師和活潑可愛小夥伴們,童年時認真學習的你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學會了小提琴、鋼琴、遊泳、網球等興趣愛好,在朝著希望、美好與快樂的路上前進著。」
  • 周國平:無論人工智慧多發達,人的全面發展還得靠每個人自己
    「人工智慧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無論人工智慧多麼發達,人的全面發展還得靠每個人自己。」他認為,有沒有自我教育能力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標誌。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走出校門可以有作為;沒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會平庸,這從來是規律,在網際網路時代表現得尤其鮮明。「網際網路最大的好處是信息資源的發達和共享,每個人都可以方便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周國平強調,要享受這個好處的前提是,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方向,知道自己要什麼;具備相當的鑑別能力,找到有價值的信息。
  • 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需破倫理屏障
    「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組織方式,變革教育體系,適應未來教育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共識在2019GES未來教育大會上,體現得非常明顯。既不利於教育的健康發展和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會成為推進科技和教育融合的阻力和障礙, 未來教育,需要跨學科、跨界、跨國家的研究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社會,但教育還沒有數位化,我們需要轉變觀念,今天的教育不是讓學生為了就業做準備,而是為了終身學習打基礎,教師不只要具備教授知識的能力,而是要具備組織知識的能力
  • 「人工智慧」設計的椅子將投產!設計師暈嗎?
    你可能發現了現在有一些人工智慧網站 一鍵可以設計出一個logo 一鍵可以生成一篇海報 一鍵作首藏頭詩、寫一篇新聞稿
  • UI設計需要用到的軟體
    我們在學習UI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學習到很多知識,比如軟體 Photoshop、illustrator、Ae、Axure、sketch這些都是一名UI設計必需要掌握好的軟體。學習到這些軟體,自學就可以,很多網站都有教程那麼這幾款軟體在UI設計工作是負責什麼的呢?
  • 馬斯克被玩壞?這個變臉AI比StyleGAN還溜
    如果讓你給人的照片P上鬍鬚、畫上長發,需要多久?這個AI只需要一秒!看看這濃密自然的鬍鬚,完全找不出破綻~惡搞馬斯克,StyleFlow算法的驚人效果近日,一個油管博主用AI惡搞出多個版本馬斯克的視頻,在YouTube上大火,效果逼真!
  • 我們該如何辨別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區別
    格物斯坦表示:在未來幾年中可以做得更好,關鍵就是數據。所有的教育專家們一定要關注教育的數據,因為有兩種數據不可再生,也是別人不可給你期待的,一種就是醫療數據,只有你自己的身體產生,還有一個就是學生學習的數據,只有這個學生的學習是個性化的。
  • 人工智慧進入教育領域 能為學生提供自適應學習產品
    甚至到巴塞隆納旅遊時,她還惦記著得學習打卡。  吸引她的,是APP內的人工智慧老師。  英語流利說CEO王翌介紹,他們自主研發了英語口語識別評測技術,通過智能算法,深度分析學員學習行為與學習數據,使得課程內容能夠有針對性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根據APP的百人內測結果,在AI老師的幫助下,經過兩個月學習,60%的志願者至少提升了一個歐洲語言學習統一標準等級。
  • 深度解讀《中國教育智能化發展報告》:人工智慧如何重塑教育行業?| 造就Talk·鍾昀泰
    人工智慧時代,教師會消失嗎?未來人工智慧在支持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持續擴大,需要思考的根本性問題是教師如何面對人工智慧的衝擊。教師應該具備危機意識和改革意識,思考如何發展那些AI沒有而人類擁有的能力,思考如何提高教師這個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思考教育真正的本質和未來需要培養怎樣的人才等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把人工智慧的挑戰轉變為改革傳統教育、創新未來教育的一個良好機遇。
  • Ps如何快速製作一張海報,只需要這幾步
    Ps:留出出血的位置後,我們再選取固定一個主要的位置,文字和內容也不是填滿整張畫布,我們把主要內容放置在中間一點的位置,邊緣再留出一點空白的位置,內容太邊緣了也影響美觀,還可以防止我們的內容被剪切掉或者遮擋住。儘量不要把文字或者主題等主要信息放在邊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