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00:00 | 蒼南旅遊
圍座灘頭品海鮮,
頭盤好菜海蜈蚣。
章魚味美抗衰老,
肥蟹清香可養顏。
蟶子嫩皤開口笑,
對蝦彎曲引高談。
農莊把酒會賓客,
飽腹酒樂把歌唱。
提起沿浦灘涂的海鮮,品種有幾十種,不過吃貨們都知道沿浦海鮮有三寶,海蜈蚣、小章魚、黑蛤。海蜈蚣是最有特色的一寶。
海蜈蚣是蠕動的美食,外形與蜈蚣非常相似,但是生性膽小,周圍若有動靜立刻縮入泥穴裡去,食海藻、沒有毒,以背黑色為極佳品。它長一米許,全身長毛,外形可怕駭人,味道卻鮮美得讓人念念不忘。但要想吃到正宗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海蜈蚣是沿浦特有的海洋產品,一年四季都有,生於海灘土下30公分至50公分的泥土裡,蛋白質豐富,對脾腎很有幫助。但是這十幾年來抓的人越來多,野生海蜈蚣越來越少。
前些日子,途經沿浦新塘村,見到一位婦女殺海蜈蚣。如果是以前真是司空見慣,可如今好久沒有品嘗到了,有點垂涎欲滴的感覺。 殺海蜈蚣是個技術活,用剪刀剪掉頭、尾兩部位,然後用鋒利的剪刀頭輕輕一挑,一個勁地向下剪,來回穿梭於海蜈蚣肚子之間,這種行雲流水的絕活,如果在「巧媳婦」廚藝大賽中必能問鼎!從來沒吃過的人會感到害怕,手握筷子不敢下手,其實很有嚼勁、味道鮮美,無需味精,少許食鹽即可,純天然的美味,讓人無不稱讚。海蜈蚣煮熟後、可曬成乾貨,價格不菲。
春夏之交,海蜈蚣生長最為旺盛,當屬海蜈蚣珍饈味,肉軟爽口、留有餘香。每當潮落之時,總有眾多趕小海者,腳踏「溜板」(即塗塌,一種灘涂上交通工具)全身沾滿泥槳,勝似泥人。雖辛勞忙碌,但豐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出海捕捉要用到「溜板」前肢下跪,後腳蹬踏,兩手緊握「溜板」的雙把,就像滑雪一樣在灘涂上馳騁著!首先要找到其洞穴所在,慢慢把海泥刨開,並觀察動靜。其次隨身攜帶兩支短小木梳,一支插在頭上備用,一支握在手中,這是因為海蜈蚣較溜滑,防止它的逃脫!其三是如果抓到它的頭部就用小木梳卡住要害,用雙手慢慢往上拉,力度要均勻,用力拉一段要停下來,讓蜈蚣身體收縮一下,有個緩衝的時間,防止斷成兩節。正如有句老話:含在口裡怕吞,吐出口外怕飛!又如拔河一伸一縮,這就要數年的經驗才行了。
從全國沿海來說,沿浦灣及沙埕內港口味最為地道,這裡有淡水和鹹水的交匯處,也跟灘涂海泥的質地有關係。「蔥香海蜈蚣」是沿浦一道比較有特色的小吃。為了「下酒菜」,海蜈蚣和酸菜混搭挺不錯的,還可以做「蒜香海蜈蚣」,味道極佳。
(原標題《沿浦灘涂上的珍饈美味「海蜈蚣」,就問問你敢不敢吃》,原作者 李國堅 江為和 陳永傑,編輯 謝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