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愛吃太陽能電池的鉛—新聞—科學網

2021-01-12 科學網

 

植物或許也愛吃鉛。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鉛汙染相比,來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鉛進入部分植物體內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雜化滷化物鈣鈦礦可以製備出高效的太陽能電池。雖然有計算顯示,鈣鈦礦薄膜中鉛的重量比小於0.1%——低於許多國家設定的安全限值,但這些鉛的環境影響尚不明確。

德國亥姆霍茲柏林材料與能源中心的Antonio Abate和同事,在實驗室中用受到鉛基鈣鈦礦汙染的土壤培養薄荷、辣椒和甘藍植物,並測量它們吸收鉛元素的能力。研究人員發現,鈣鈦礦中鉛的生物利用度是其他鉛汙染來源的10倍。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自然—通訊》。

在另外開展的一系列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這些電池中的鉛換成錫,最終的錫攝入量則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設立的最大耐受量。Abate指出,該研究顯示,在大規模部署這種材料前,應對不同鈣鈦礦組成的環境影響展開更系統的篩查。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3910-y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植物能高效吸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鉛
    科技日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德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分析研究顯示,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鉛汙染相比,來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鉛進入部分植物體內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其優點令人興奮,對環境友好、成本低廉、原料豐富、光電性能佳……缺點也讓人捶胸頓足,鈣鈦礦材料製備難、電池轉化效率低、穩定性差、壽命短、難以大面積應用……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廣泛應用,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環境改善均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有大量研究人員投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試圖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
  • 新技術讓太陽能電池在85℃下運行500小時—新聞—科學網
  • 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新聞—科學網
    美國曾有科學家預測,以新型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是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這將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 科學家將鉍元素用於太陽能電池 擺脫鉛基電池毒性
    科學家將鉍元素用於太陽能電池 擺脫鉛基電池毒性   英美跨國團隊已經用理論和實驗方法,成功將周期表中的「綠色元素」鉍應用在低成本太陽能電池上,光轉化效率達目前市場最高水平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特定結構柔性太陽能電池首次實現在軌可控展開—新聞—科學網
    下一代大型或超大型空間結構對能源系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柔性太陽能電池作為太陽能電池發展的新趨勢之一,具有質量輕、柔韌性好、收納比高等優點,但在航天應用過程中也存在收攏鎖緊、驅動展開和展開後剛度較低等難題。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今天,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1991年,瑞士科學家格蘭澤爾教授將納米技術引入太陽能電池的製備工藝,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此發明。
  • 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寧志軍課題組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器件結構的改進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了0.94 V,實現了12.4%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穩態輸出效率最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幸運的少數:打造高效人工全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人們不禁想像,能否仿照大自然的造物,用葉綠素造一塊太陽能電池?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曉峰的課題組與日本立命館大學和長浜生物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在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論文,開發出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雙層或三層全葉綠素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僅由葉綠素衍生物作為光敏材料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實現了4.2%的高光電轉換效率。
  • 應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挑戰,中國科學家如是說—新聞—科學網
    提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遊經碧毫不猶豫地說。 他指出, 從2009年開始研究的時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較差,但經過多年大家的關注和努力,穩定性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最好的穩定性已達一萬小時,但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要一個過程。
  • 許昌學院:環境友好型銅鉍碘薄膜太陽能電池取得新突破—新聞—科學網
    許昌學院:環境友好型銅鉍碘薄膜太陽能電池取得新突破
  •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引言】膠體量子點擁有帶寬可調節、造價低廉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其中硒化鉛(PbSe)量子點以多重激子效應和高效載流子遷移為著稱。
  • 防止鈣鈦礦電池的鉛洩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一個美國研究團隊使用可吸收鉛的材料製作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正面和背面塗層。研究人員表示該薄膜能夠在電池受損時隔離96%的鉛洩露。當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在嘗試開發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時,來自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能夠顯著降低這些裝置鉛洩露的技術。
  • 美國啟動太陽能、風能、鉛蓄電池儲能平衡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美國亞利桑那州啟動了一項研究項目,該項目旨在為風能和太陽能系統提供電力支持的鉛蓄電池之間的電流提供平衡。這項為期18個月的研究由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電力應用公司(EAI)主辦,該研究項目是全球電池創新聯盟(CBI)今年支持的一系列創新項目之一。這項研究將深入研究如何平衡大串電池之間的電流,從而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即電池在未充滿電的情況下繼續工作的能力。
  •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Nature...
    論文標題:Ultra-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an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design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作者:Xianyuan Jiang, Fei Wang
  • AEnM:高效穩定的硫化鉛量子點墨水用於近紅外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年從太陽輻射到地球的能量遠遠大於人類每年能源消耗的總量。因此,太陽能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一種能源形式之一,同時,通過光伏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是解決能源短缺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 物理所鈣鈦礦型甲胺鉛碘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鈣鈦礦型甲胺鉛碘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其結構簡單、製備成本低廉等優點吸引了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其光電轉化效率在近5年內從3.8%迅速提高到15%以上,高於非晶矽太陽電池效率,被Science評選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隨著電池工藝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電池效率有望突破20%,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材料】基於醋酸鉛前驅體的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Snaith教授展開合作,研究了基於醋酸鉛前驅體的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他們開發了一種通過在「一步法」醋酸鉛和CH3NH3I(甲胺碘)前驅體液中添加微量CH3NH3Br(甲胺溴)來提高器件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