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nM:高效穩定的硫化鉛量子點墨水用於近紅外太陽能電池

2021-01-21 MaterialsViews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驅動力,但地球上的能源儲存又是有限的。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超過85%的能源需求是通過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燃燒來提供的,隨著石油可開採量逐漸減少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因素,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成為目前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兩大難題。因此,人們對清潔、安全、可持續的能源需求量越來越大,探索利用化石能源之外的新能源,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已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年從太陽輻射到地球的能量遠遠大於人類每年能源消耗的總量。因此,太陽能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一種能源形式之一,同時,通過光伏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是解決能源短缺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硫化鉛量子點具有優異的光吸收和發射特性,帶隙可調性、高穩定性和溶液加工性,除此之外,其帶隙可以覆蓋整個可見光到中紅外區域,因此可被廣泛應用於諸如近紅外探測器,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太陽能電池等光電器件中。然而,儘管具有如此吸引人的特性,但是所獲得的硫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能量轉換效率仍然較低,這主要是由於配體交換的不完全以及量子點薄膜製備過程中產生缺陷所致。這些陷阱狀態導致載流子複合損失,阻礙電荷傳輸,最終限制了器件的光電能量轉換性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曉亮老師課題組和瑞典烏普薩拉大學Erik Johansson教授合作,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亮點在於利用液相配體交換充分去除量子點表面的油酸配體,並將量子點至於中性體系中防止量子點團聚,進一步優化膠體量子點配體交換的有效性和墨水穩定性,從而減少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器件的載流子複合,提升器件的光伏性能。該工作使用碘化銨進行液相配體交換,成功製備出硫化鉛量子點墨水,並且量子點墨水具有很好的穩定性。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能量轉換效率達到11.4%,並且器件表現出很好的穩定性。實驗和理論模擬的結果證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優異的光伏性能歸因於表面鈍化有效減少載流子複合。這項工作全面給出了膠體量子點墨水體系的重要設計思路,為量子點墨水技術在光伏或其他光電器件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指導。研究者相信,所研究的穩定量子點墨水為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相關論文以「Highly Stabilized Quantum Dot Ink for Efficient Infrared Light Absorbing Solar Cells」為題,在線發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DOI: 10.1002/aenm.201902809)上。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北航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的資助。

Small Methods: 全近紅外材料構築高透光有機太陽能電池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MaterialsViewsChina

官方微信平臺

聚焦材料新鮮資訊

材料大牛VS新秀訪談
MVC論文排行榜每月新鮮出爐
熱愛科研的你還在等什麼,快加入我們一起微互動吧!!!

微信號:materialsviews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國

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刊物或媒體如需要轉載,請聯繫: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關注材料科學前沿,請長按識別二維碼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閱讀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原文

相關焦點

  • 《Nano Res.》鋅摻雜硫化鉛量子點用於近紅外II區螢光活體成像
    該研究將鋅離子均勻摻雜到硫化鉛量子點內部,顯著提高了量子點的量子產率和光致發光壽命,還有效改善了量子點在高溫下的螢光穩定性。
  •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引言】膠體量子點擁有帶寬可調節、造價低廉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其中硒化鉛(PbSe)量子點以多重激子效應和高效載流子遷移為著稱。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原標題: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最近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13.4%轉換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刷新了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世界效率紀錄。
  •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與傳統硫族量子點材料相比,滷素鈣鈦礦量子點材料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質,近年來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但是由於其量子限域效應導致其電荷分離效率較低,從而限制了其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楊陽(點擊查看介紹)團隊通過引入共軛小分子來提供額外的電荷分離驅動力,從而減少載流子複合以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在傳統量子點電池領域中,提高電荷分離的策略主要有:設計合理的核殼結構、表面配體的處理、器件結構的合理設計等。
  • 華中科大張建兵團隊:兼具強電學耦合和高效表面鈍化的量子點紅外太陽能電池
    JSC與VOC間限制關係的策略,在原位滷素鈍化基礎上於PbSe量子點表面外延一層PbS薄殼,受益於PbS殼的保護和PbSe核的強電子耦合,實現了兼具優異表面缺陷控制和強量子點間耦合的PbSe/PbS核殼量子點薄膜,製得的紅外太陽能電池同時具有高VOC和JSC。
  • AEnM:多齒配體鈍化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自2009年首次報導以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從最初的3.8%迅速提升到25.2%。鈣鈦礦薄膜質量是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溶液法製備鈣鈦礦薄膜包含高溫退火工藝。在高溫退火過程中,鈣鈦礦組分之一的低沸點有機鹽容易降解,導致鈣鈦礦薄膜表面形成滷素空位。
  • 科學家將鉍元素用於太陽能電池 擺脫鉛基電池毒性
    科學家將鉍元素用於太陽能電池 擺脫鉛基電池毒性   英美跨國團隊已經用理論和實驗方法,成功將周期表中的「綠色元素」鉍應用在低成本太陽能電池上,光轉化效率達目前市場最高水平
  • 石墨烯墨水有助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
    石墨烯旗艦級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石墨烯和二硫化鉬量子點的混合物,用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PSCs是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它效率高,相對容易生產,用更便宜的材料製成,由於其靈活性,可以用於傳統矽太陽能電池無法放置的地方。
  • 量子點和更多用於擊敗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極限
    「太陽能轉換的一個主要局限是這些高能光子沒有被有效地轉換。你會失去大量的能量來加熱,」NREL的資深科學家Matthew Beard說。他上周在「 科學」雜誌上合著了一篇論文,證明了一種在量子水平上使用稱為多激子產生(MEG)的過程達到效率達到114%的設備。「它在某些方面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的運行方式相同,」比爾德說。「它不使用塊狀晶體,而是使用量子點。」
  • 量子點技術:讓你的窗戶與太陽能電池合二為一
    量子點技術已經徹底改變顯示器應用了,例如廣受喜愛的 Kindle Fire 電子書閱讀器的背光使用了Nanosys公司製造的量子點增強薄膜(QDEF)。如今,研究人員們打算用量子點徹底改造太陽能聚光器。
  • 量子點 點亮你心中的困惑 / 量子點大牛最新成果速遞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電化學穩定的配體彌合了量子點的光致發光-電致發光間隙膠體量子點是用於量子點發光二極體中很有前途的發射器。通過銦氧化還原化學介導的InAs量子點的可擴展合成以近紅外(NIR)和短波紅外(SWIR)波長為中心的下一代光電子應用需要高質量的材料。
  • AFM:通過硫化鉛膠體量子點提高鈣鈦礦單晶電阻開關性能以及環境穩定性
    另一方面,淺層缺陷的普遍存在及其在滷化物鈣鈦礦中由偏壓引起的快速漂移可用於電子應用,例如電阻隨機存取存儲器(RRAM)。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RRAM已經成為信息存儲領域最有前途的技術之一。非易失性RRAM具有結構簡單,運算速度快,保留時間長,密度高和能耗低的獨特優勢。滷化物鈣鈦礦也被認為是潛在的RRAM材料。由於單晶沒有晶界,因此它們為研究材料本身特性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 穩定、高效的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相比傳統基於無機材料的光伏器件,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優勢明顯,例如成本低、質量輕、易加工、可製成柔性器件等等。儘管問世初期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PCE)比較低,但是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特別是非富勒烯受體(NFA)材料的研究進展,有機光伏器件的性能節節攀升。例如,中科院化學所近期就報導了效率接近18%的單結有機光伏電池(Adv.
  • 植物能高效吸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鉛
    科技日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德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分析研究顯示,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鉛汙染相比,來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鉛進入部分植物體內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 基於零維硫化鉛量子點與二維二硒化鎢納米片協同效應的高性能寬光譜光電場效應電晶體
    另一方面,低成本硫化鉛量子點由於其極強的光吸收能力、溶液加工特性和可調的光響應特性被認為是柔性光電器件的明星候選材料,其被廣泛地應用於近紅外探測、光伏和光譜分析。美中不足的是硫化鉛量子點光電探測器的響應率被其本身的低載流子遷移率所限制,阻礙了其在光電探測領域的廣泛應用。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於10月2日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題為《氣氛輔助製備高效高穩定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Vapor-assisted deposi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stable black-phase FAPbI3 perovskite
  • 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外量子效率首超100%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16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研製出一種新式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當其被太陽能光譜的高能區域發出的光子激活時
  • 科學家打造出新型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報導,量子點在其眾多用途中已顯示出作為太陽能電池光伏材料的前景。近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在保持效率的同時沒有使用在大多數電池中發現的有毒元素。 據了解,量子點太陽能電池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它們是由鉛、鎘等有毒元素製成。
  • 科學家打造出新型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量子點在其眾多用途中已顯示出作為太陽能電池光伏材料的前景。近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在保持效率的同時沒有使用在大多數電池中發現的有毒元素。
  • 新型有機本體異質結雜化的近紅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將光電響應擴展到近紅外區(NIR)已成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的迫切課題。然而,由於缺乏與之匹配的近紅外光伏材料和器件結構,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幾年來,近紅外有機光伏材料和器件(opv)的迅速發展為開發此類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