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美國未能在全球抗疫中「發揮領導力」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6日發表文章稱,美國在抗擊病毒方面應該引領世界,然而它卻沒有作為。文章編譯如下:

新冠病毒大流行是一場全球性災難,對每個人都是挑戰。美國應該像對待世界性危機一樣,迅速採取行動,發揮作為一個兼具能力、資源和價值觀的國家自稱所擁有的領導力,承擔起責任。如果換成其他任何政府肯定早已採取行動,使世界團結一致,應對共同困難。但美國卻沒有做到。

目前自身供應短缺的美國無法向其他國家提供大量醫療物資,但美國可以採取能夠產生更大影響力的行動。

▲3月28日,醫護人員將病人送往美國紐約布魯克林一家醫院的急診室。新華社發(郭克 攝)

美國應通過七國集團(G7)會議、二十國集團(G20)在線會議,制訂聯合戰略,應對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目前所面臨的挑戰。沙烏地阿拉伯已經牽頭召開G20視頻會議;美國應該確保這次會議產生切實可行的成果。這些國家應共同組建擁有最高專業水平的國際團隊,在多條戰線上應對迅速變化的緊急情況。

美國以前就採取過行動。美國對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所採取的行動幫助遏制了當地的危機。喬治·W·布希總統發起的防治愛滋病運動也一直在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

美國還應該領導國際社會採取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防止全球經濟崩潰,就像華盛頓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所做的那樣。G7領導人應該共同努力,同步推出貨幣和財政刺激方案,對全球經濟進行靜脈注射,防止經濟崩潰。

前景如此可怕,除此之外的做法都將是不負責任的。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說,美國的失業率可能飆升至30%。這個數字比大蕭條時期還高。其他國家也面臨同樣嚴峻的經濟前景。

▲看到美國醫院的這一幕後 川普終於不再催促復工……(參考消息)

與此同時,對這次大流行的民族主義反應導致了適得其反的結果。民族主義的單邊政策是大蕭條如同大災難的原因之一。我們需要明白造成1929年危機的錯誤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的全球災難。

全球響應團隊要解決的最緊迫需求是:呼吸機短缺,口罩和其他防護用品不足。與此同時可動員其他國家的工廠迅速提高產量,以滿足全球需求。

除了醫療物資之外,國際社會還應該努力監測和防止其他重要物品的潛在供應鏈受到擠兌。整個世界經濟的嚴重混亂可能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造成衝擊。我們需要進行產業分流和監測,以便在短缺形成之前發現問題。畢竟,這仍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經濟體。

美國還可以協助制訂一項國際計劃,幫助發展中國家為危機的下一階段做好準備。如果富國的醫療體系難以跟上需求的增長,窮國則可能面臨更大的災難。幫助制訂可迅速擴大設施規模的計劃不僅是人道主義的要求,也是自我保護的需要。任何地方病毒傳播得越厲害,每個人面臨的風險就越大。

▲美國多地警局「告急」 紐約市近700警察確診 底特律五分之一警察遭隔離(參考視頻)

我們還必須想方設法,共同努力,幫助科學家研製疫苗、探索治療辦法和進行抗體試驗。作為世界科學領頭羊,美國可以牽頭在全球建立專家網絡,幫助他們共享信息,縮短尋找解決方案所需的時間。考慮到關於新冠病毒的假消息在全世界的傳播令人震驚,建立一個統一、可信、權威的最新公共衛生信息交流中心也是有益的。

現在是美國展現果斷領導力促進協作的時候。迄今為止,川普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多次攻擊中國,發布旅行禁令讓盟友措手不及。在首次就疫情發表電視講話時,他嘲笑歐洲人,稱美國的「病例」比那些已採取預防措施的歐洲國家「少得多」。這是侮辱性的、不必要的和具有誤導性的表態。

▲資料圖片:2月26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川普(右)和副總統彭斯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川普是作為一個赤裸裸的民族主義者當選的,但他的「美國優先」觀點正在阻止美國將全世界團結起來,以至於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應對的效率和最大限度地縮短這場對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所有人的磨難的持續時間。

我們了解川普。指望他改弦易轍是愚蠢的。儘管如此,讓全世界團結起來抗擊疫情是一件緊迫的、道義的、實際的和戰略上明智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身體很誠實:美國《華盛頓郵報》也開始用中國的TikTok了
    IT之家11月16日消息 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名為《<華盛頓郵報>如何使用TikTok與觀眾互動》的文章。在近期的《可靠來源》(Reliable Sources)播客節目中,《華盛頓郵報》的視頻製作人戴夫·喬根森(Dave Jorgenson)與CNN主播布萊恩·斯特爾特(Brian Stelter)談及了他的TikTok帳戶,並講述了他如何利用這個帳戶展示新聞製作。
  • ...華盛頓郵報》:不對,是17個】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稱,美國的...
    【川普:全美最危險20城都是民主黨人執政,《華盛頓郵報》:不對,是17個】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稱,美國的城市中,市長所屬黨派與該市的「危險」程度之間存在關聯,並稱美國排名前20的危險城市,都由民主黨市長執政。「他們每個都是民主黨人。20個(城市)中的20個(市長都是)。最糟糕的20個,最危險的20個(城市)都由民主黨執政。」
  • 亞馬遜創始人2.5億美元接手《華盛頓郵報》
    原標題:亞馬遜創始人2.5億美元接手《華盛頓郵報》   網絡購物公司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將以2.5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最負盛名的報紙之一《華盛頓郵報》。該報已由格雷厄姆家族經營80年之久,此次易主出人意料,並引起人們對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紙質媒體命運和前景的感嘆。
  • 今天,《華盛頓郵報》記者發布了一個讓人心酸的「好消息」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今天,就在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還在不斷上升的時候,一名來自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卻發布了一組頗具「黑色幽默」色彩的數據…….這組看起來有些「積極」的數據,也立刻引得眾多美國網民感慨萬千….. 「上個月,是美國自2002年以來首個沒有發生校園槍擊案的3月」,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教育新聞記者Robert Klemko在他的個人社交帳號上寫道。
  • 年度聲音——電影華盛頓郵報
    推薦一部史匹柏導演,梅麗爾斯特裡普(Meryl Streep)和湯姆漢克斯(Tom Hanks)主演的新片《華盛頓郵報》(The Post)。影片講述的是《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團隊揭露尼克森政府在越南戰爭問題上欺騙美國民眾的故事,即1971年公開了記錄越戰決策秘密歷史的「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
  • 《華盛頓郵報》:大流行暴露美國的脆弱和分裂
    參考消息網5月29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27日刊發題為《美國死亡病例已達10萬》的文章稱,冠狀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在周三越過了這個讓人難以理解的指標,疫情大流行暴露了美國的脆弱性和危險的分裂。
  • 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將撤走部分巴格達的大使館工作人員。
    2020-12-03 04:44:48來源:FX168 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將撤走部分巴格達的大使館工作人員。
  • 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三年實現盈利,是怎麼做到的?
    早在2013年,傑夫·貝索斯就收購了久負盛名的《華盛頓郵報》。亞馬遜經營報紙,面臨著所有傳統報業媒體共同的難題。而貝索斯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把深陷困境的《華盛頓郵報》拉出泥潭,實現盈利。貝索斯是如何進行改革創新的?這些做法又會帶給傳統新聞機構哪些有價值的啟示?
  • 奇葩療法、陰謀論調、無視科學……美國政府就是這麼抗疫的
    新華社華盛頓5月9日電 「我們必須強調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把我們的產品注入人體。」這是一家全球知名消毒劑製造商前一段時間緊急發布的聲明。 這段聲明是在闢謠,而謠言出自白宮——白宮方面日前在全國直播的記者會一段「注射消毒劑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的奇葩言論,引發不小輿論風波。
  • 華盛頓郵報評論 I 歷史將如何評价川普?
    編輯、譯:SUN 來源:華盛頓郵報 【編者按】美國第45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即將搬出白宮。《華盛頓郵報》的政治專欄作家馬特·白(Matt Bai)認為,川普的總統任期改變了美國政治風向,拜登之後的總統甚至可能會擺脫兩黨的限制而獨立於兩黨之外。
  • 古特雷斯:二十國集團在全球抗疫方面發揮著領導作用
    新華社聯合國11月22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2日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時表示,二十國集團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領導作用。 古特雷斯在通過視頻方式舉行的第二階段會議上說,「團結合作是我們戰勝新冠疫情的法寶」,二十國集團的領導力對阻止疫情進一步蔓延至關重要。
  • 川普宣傳抗疫「神藥」,中情局私下拆臺:服用可能會猝死!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川普宣傳的抗疫「神藥」不靠譜?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總統川普此前屢次推薦抗疫「神藥」羥氯喹。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似乎並不買帳。美國《華盛頓郵報》13日報導稱,3月底,在川普宣稱羥氯喹將成為抗疫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之後一星期,CIA在一個為其僱員提供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信息的網站上發布如下建議:「不建議患者使用該藥物,除非是醫療專業人員將其作為正在進行的調查研究的一部分而開出處方。羥氯喹有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心源性猝死。」其中「請不要自行購買該藥品」這句話還被標粗。
  • 華盛頓郵報:摩薩德暗殺伊朗科學家的三個理由,第三條迫在眉睫
    就是說,美國連年的制裁反而使伊朗經濟逆勢上揚,在美國換屆的當下,他們企圖通過暗殺打亂伊朗發展的腳步。魯哈尼的表態並不被其他更多的外媒認可,更多的媒體認為,伊朗已經失去過去的鋒芒,政府在為緩慢的報復尋找藉口,這聽起來多少令人沮喪。
  • 世界頭號強國為何抗疫演成「災難片」?美國「鍾南山」:美國朝錯誤...
    美國考砸抗疫「開卷考」 面對位居全球首位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美國一些政客依舊大言不慚地自誇抗疫成果,淡化疫情影響。 如一些白宮官員近期表示,美國不存在「第二波疫情」,且抗疫已「成功推平病例增長曲線」。
  • 美國抗疫何以成了災難片
    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雅克利娜公開講述了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及康復的過程。她如是談及分享動機:一名共和黨陣營的國會助手鼓勵我寫出經歷,因為他的上司並不認為新冠是真的。無獨有偶,美國南達科他州一位急診室護士日前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有些感染者在臨死前都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會說這是流感、肺炎、肺癌。世界與新冠病毒的鬥爭持續已近一年。而美國作為全球震中,疫情形勢持續惡化,目前累計確診病例超1300萬例,死亡病例超27萬例。
  • 雷聲大雨點小,美國說好的抗疫援助在哪呢?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非洲抗疫面臨極大考驗。其中一大難題,正如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月初發出的警示,受全球供應鏈波動影響,部分非洲國家防疫物資恐將嚴重短缺。不久前,美國曾對外宣稱,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向非洲提供了近4億美元抗疫援助。美國國際開發署新冠疫情特別工作組負責人肯尼思·斯塔利在6月一次記者會上稱,美方這些援助主要用於非洲公共衛生、人道主義和經濟發展領域。
  • 「極化」的美國輿論:斷供WHO,美國人怎麼看?
    李愛莉是紐約華僑,喬書亞是多倫多華僑,他們之所以問我這個問題,是因為知道我的工作與社交媒體有關,沒事又會給傳統媒體寫點東西,似乎略通美國輿情。我告訴他們,沒有人能真正讀懂美國輿情。正如2016年的那場大選,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精英讀者在內,大多數人都嚴重低估了川普的選情。
  • 《華盛頓郵報》有多燃,我的臉就有多疼,來自謝幕後的觀想
    看到前半段還有點奇怪,為什麼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而不是男主,就算湯姆漢克斯沒有發揮出全部實力,至少戲份擺在那裡。演到女老闆拍板時才真正心服口服了,矛盾全集中在她身上,手握乾坤的是她,難怪演員表上梅姨的名字要排到第一位了。受到韋恩斯坦肥豬的連累,梅姨這半年來風評不佳。
  • 2021美國形勢展望:如何治癒疫情蔓延、政治極化等「五大病」
    2021年,能否遏止美國國內肆意蔓延的新冠疫情,是拜登政府面臨的一大考驗。過去一年,美國累計確診和死亡病例數長期位居全球之首。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預測,2021年1月中旬可能是美國疫情的「至暗時刻」。作為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和醫療水平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卻淪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文章:川普要為疫情災難負責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7日發表《川普要對美國正在發生的冠狀病毒災難負責》一文稱,川普一直是這種病毒堅定而富有創造力的「盟友」,他要為疫情災難負責。文章指出,美國正在進入危險的未知領域。美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4%多一點,卻大約佔到了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25%。在五個月的時間裡,死於這種疾病的美國人超過了死於一戰的美國人數量。新感染病例數已經重新加速增加,正在走向某個未知的高峰。美國在疫情面前怎麼落到這步田地的?文章指出,川普聲稱有99%的新冠肺炎病例是「完全無害」的,這是個殘酷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