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三年實現盈利,是怎麼做到的?

2021-01-11 藍鯨財經

編者按:據外媒消息,亞馬遜總裁傑夫·貝索斯或在談判收購CNN,從而進一步擴張亞馬遜的媒體版圖。早在2013年,傑夫·貝索斯就收購了久負盛名的《華盛頓郵報》。亞馬遜經營報紙,面臨著所有傳統報業媒體共同的難題。而貝索斯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把深陷困境的《華盛頓郵報》拉出泥潭,實現盈利。貝索斯是如何進行改革創新的?這些做法又會帶給傳統新聞機構哪些有價值的啟示?

以下為原文:

機構改革的方向:實現「數位化第一」

在傑夫·貝索斯第一次收到收購《華盛頓郵報》的提議時,他曾講過,自己對報紙一無所知。當時《華盛頓郵報》還在唐納德·格雷厄姆的掌握之中,他是傳奇出版商凱薩琳·格雷厄姆的兒子。唐納德對貝索斯說,「你熟諳網際網路,這才是更重要的」。

結果證明,這是個正確的決策。傑夫·貝索斯僅用了三年,就讓《華盛頓郵報》的網絡流量翻一番,實現了盈利。他聘用了大量技術人才,讓該報在Reddit、Tiktok等新興平臺上保持活躍狀態。工程師高度參與《華盛頓郵報》的一系列重大項目,他們的工作不僅包括維護網頁和APP, 設計圖表工具、資料庫報表工具,還包括改進內部內容管理系統和分析工具等。《華盛頓郵報》商業副總裁Jarrod Dicker曾表示,《華盛頓郵報》變成了一家「100%的技術公司」。

註:2015年多家傳統媒體的數字用戶群呈現顯著增長,《華盛頓郵報》(左起第一)以78%的增長規模排名最高(數據來源:ComScore.com)

有關分析認為,《華盛頓郵報》的成功主要基於三點:首先是網頁加載速度大幅提升,其次是短篇內容增加,最後是增加了年輕人喜愛的社會內容和分析性資源。

付費訂閱:客戶高興,他就會付費

在亞馬遜,傑夫·貝索斯想要的,不僅僅是滿足客戶的期望,而是要高於客戶預期,讓他們「驚嘆」。

關注受眾對於報紙來說算不得一個新原則,但傑夫·貝索斯把這個原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公開自己的郵箱,邀請讀者直接給他寫信反映他們關注的問題。而且他會認真看讀者來信,將郵件轉發給相關團隊成員,同時可能還會發送一個「?」。在亞馬遜,如果你收到傑夫·貝索斯一個「?」,你必須趕快放下手頭所有工作,提出一個能夠永久性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也是傑夫·貝索斯帶給《華盛頓郵報》的經驗。為了取悅讀者,關鍵是要了解他們在哪裡花時間,然後讓數字產品的體驗與讀者的需求和習慣相匹配。許多讀者都是在數字時代長大的,他們希望沒有技術延遲,讓他們方便地、毫無阻礙地獲得新聞。

傑夫·貝索斯認為,一個高質量的數字產品會讓讀者高興,從而願意成為付費用戶。貝索斯還強調,直接要求讀者付費訂閱非常重要。「沒有高質量的新聞,哪裡有神氣活現的作品?YouTube視頻的失敗,就在於缺乏專業性。只有高質量新聞才是一切的核心,然後加上些炫酷的風格化包裝,就讓你的平臺很有特色。」

(來源:德外5號 原標題:亞馬遜收購CNN?貝索斯如何將《華盛頓郵報》拉出泥潭?)

相關焦點

  • 亞馬遜創始人2.5億美元接手《華盛頓郵報》
    原標題:亞馬遜創始人2.5億美元接手《華盛頓郵報》   網絡購物公司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將以2.5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最負盛名的報紙之一《華盛頓郵報》。該報已由格雷厄姆家族經營80年之久,此次易主出人意料,並引起人們對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紙質媒體命運和前景的感嘆。
  • 年度聲音——電影華盛頓郵報
    推薦一部史匹柏導演,梅麗爾斯特裡普(Meryl Streep)和湯姆漢克斯(Tom Hanks)主演的新片《華盛頓郵報》(The Post)。影片講述的是《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團隊揭露尼克森政府在越南戰爭問題上欺騙美國民眾的故事,即1971年公開了記錄越戰決策秘密歷史的「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
  • 身體很誠實:美國《華盛頓郵報》也開始用中國的TikTok了
    IT之家11月16日消息 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名為《<華盛頓郵報>如何使用TikTok與觀眾互動》的文章。在近期的《可靠來源》(Reliable Sources)播客節目中,《華盛頓郵報》的視頻製作人戴夫·喬根森(Dave Jorgenson)與CNN主播布萊恩·斯特爾特(Brian Stelter)談及了他的TikTok帳戶,並講述了他如何利用這個帳戶展示新聞製作。
  • ...華盛頓郵報》:不對,是17個】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稱,美國的...
    【川普:全美最危險20城都是民主黨人執政,《華盛頓郵報》:不對,是17個】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稱,美國的城市中,市長所屬黨派與該市的「危險」程度之間存在關聯,並稱美國排名前20的危險城市,都由民主黨市長執政。「他們每個都是民主黨人。20個(城市)中的20個(市長都是)。最糟糕的20個,最危險的20個(城市)都由民主黨執政。」
  • 今天,《華盛頓郵報》記者發布了一個讓人心酸的「好消息」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今天,就在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還在不斷上升的時候,一名來自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卻發布了一組頗具「黑色幽默」色彩的數據…….「上個月,是美國自2002年以來首個沒有發生校園槍擊案的3月」,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教育新聞記者Robert Klemko在他的個人社交帳號上寫道。這個由新冠疫情所引發,並極具美國特色的「黑色幽默」貼文,也很快引起了眾多美國網民以及不少美國主流媒體記者的共鳴和感概。
  • 美四大科技公司被控壟斷,蘋果、亞馬遜、谷歌、Facebook 「恐怖...
    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將被分拆,或是在未來從事收購行為時將被阻止,還是迫使他們要開放平臺呢?。調查報告對華爾街證券市場並未產生多少影響,這四家公司股票中的三隻在該調查報告發布後的第二天上漲。這或許反映了投資者長期持有的觀點,即監管機構和政治家無法壓制大型科技公司的持續崛起和市場份額的擴大。在 11 月 3 日美國總統大選前,這幾家科技公司可能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 BuzzFeed收購《赫芬頓郵報》:二者內容相似度很高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BuzzFeed周四宣布,該公司已同意以股票形式收購Verizon Media旗下的《赫芬頓郵報》(HuffPost)。此次收購是BuzzFeed和Verizon Media更大規模交易的一部分。
  • 華盛頓郵報:美國未能在全球抗疫中「發揮領導力」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6日發表文章稱,美國在抗擊病毒方面應該引領世界,然而它卻沒有作為。文章編譯如下:新冠病毒大流行是一場全球性災難,對每個人都是挑戰。美國應該像對待世界性危機一樣,迅速採取行動,發揮作為一個兼具能力、資源和價值觀的國家自稱所擁有的領導力,承擔起責任。
  • 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將撤走部分巴格達的大使館工作人員。
    2020-12-03 04:44:48來源:FX168 據華盛頓郵報
  • 《華盛頓郵報》:大流行暴露美國的脆弱和分裂
    參考消息網5月29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27日刊發題為《美國死亡病例已達10萬》的文章稱,冠狀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在周三越過了這個讓人難以理解的指標,疫情大流行暴露了美國的脆弱性和危險的分裂。
  • 《華盛頓郵報》有多燃,我的臉就有多疼,來自謝幕後的觀想
    《華盛頓郵報》裡的這句臺詞很好地說明了為什麼我們對於國內媒體在湯蘭蘭事件中的表現如此失望。自詡「無冕之王」的記者不敢去挑戰強權,反而利用手上的資源欺侮弱者,這樣的行為完全與他們的使命背道而馳,以筆殺人,比起純以蠻力橫行霸道更加無恥。
  • 從虧損到持續盈利,51Talk做到了
    ,截止到目前為止,51Talk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  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也對該成績表示肯定:「很高興我們再次實現了強勁的財務數據及運營業績,第三季度的持續盈利證明了專注菲教青少一對一戰略的優勢和我們出色的執行能力」。
  • 華盛頓郵報:摩薩德暗殺伊朗科學家的三個理由,第三條迫在眉睫
    倒是一些外媒紛紛試圖尋找原因,這就包括美國報紙《華盛頓郵報》,讓我們看看《華盛頓郵報》駐以色列記者史蒂夫·亨德裡克斯和謝拉·魯賓都說了什麼。一,內塔尼亞胡政府僅僅是利用一個可利用的機會來清算伊朗核計劃「策劃者」法赫裡扎德,這個人早就處在以色列摩薩德暗殺名單的前列,這是件孤立的刺殺事件,機會出現時,內塔尼亞胡同意按下啟動鍵。
  • 《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文章:川普要為疫情災難負責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7日發表《川普要對美國正在發生的冠狀病毒災難負責》一文稱,川普一直是這種病毒堅定而富有創造力的「盟友」,他要為疫情災難負責。文章指出,美國正在進入危險的未知領域。美國在疫情面前怎麼落到這步田地的?文章指出,川普聲稱有99%的新冠肺炎病例是「完全無害」的,這是個殘酷的謊言。7月8日,美國紐約中央車站內乘客稀少。 圖自新華社誰該為這場正在發生的國家災難負責?文章點明,川普政府首當其衝,川普一直是這種病毒堅定而富有創造力的盟友。
  • ...商麥德龍的中國業務、螞蟻金服同意收購英國支付集團WorldFirst
    螞蟻金服同意收購英國支付集團WorldFirst  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已同意收購英國支付集團萬裡匯(WorldFirst),這筆交易據稱價值約7億美元,這是馬雲(Jack Ma)旗下的中國金融服務集團進軍西方市場的迄今最大舉措。
  • 華盛頓郵報評論 I 歷史將如何評价川普?
    編輯、譯:SUN 來源:華盛頓郵報 【編者按】美國第45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即將搬出白宮。《華盛頓郵報》的政治專欄作家馬特·白(Matt Bai)認為,川普的總統任期改變了美國政治風向,拜登之後的總統甚至可能會擺脫兩黨的限制而獨立於兩黨之外。
  • 被亞馬遜收購一年半後,全食又漲價了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獲悉的內部文件報導:亞馬遜旗下的全食超市(WholeFoods)對數百款產品進行提價,以「彌補包裝、食材和運輸等方面不斷增加的成本」。這是自亞馬遜收購全食以來,第二次上調其產品價格。去年12月份,超市內的550款商品也經歷過一波漲價。
  • 亞馬遜又出手:全食超市再度降價 美國雜貨股應聲下挫
    亞馬遜計劃本周下調全食超市(Whole Foods)數百種商品的價格,這將是亞馬遜收購全食後最廣泛的降價。這不是亞馬遜第一次下調全食超市商品的價格。在亞馬遜收購全食的第一天,亞馬遜就下調了全食超市超過100種商品的價格,多數商品降幅超過30%。此外,亞馬遜還計劃開設自有超市門店,價格將低於全食。
  • FT賣給日本了,日本媒體怎麼圍觀?
    嘗試收購國際知名媒體對於日經而言並非什麼新聞。但這次收購成功著實讓日本同行吃了一驚。今晨的日媒新聞大多關注日經這次收購的內幕消息。「最後10分鐘」、「絕招」這樣的字眼在多家媒體的報導中出現。「非英語圈」媒體進軍全球日經借收購布局全球業務相比24日早晨其他日媒紛紛報導日經的收購舉措,日經本身顯得比較淡定。7月24日0時20分的時候,日經公布了完成收購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