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張長海,老山前線戰鬥英雄,解放軍「一等功」榮立者,退役後的他長期備受戰爭創傷的煎熬,甚至患上了短暫性失憶症,家中的生活也是非常困難。但即使這樣,張長海也不想給國家添麻煩,給政府添負擔。直到2018年,妻子實在不忍丈夫遭受疾病的折磨,去了當地民政部門諮詢政策,張長海「一等功」的身份才被眾人知曉,才徹底曝光!
張長海,江蘇寶應人。1985年7月,他跟隨部隊對越軍駐守的一處高地進行全面偵察。當時他帶領兩名戰士,利用夜視儀仔細觀察高地情況。次日晚上9點,他們從潛伏處往下搜索50米,排除地雷30枚,之後將新的地點作為潛伏地。但張長海覺得還不夠,既然是偵察就要越仔細越好,距離越近越好,這樣才能觀察得更加細緻,才能收集到更加全面的情報。於是他們三人又慢慢地向前摸索,最後一直摸到了距離越軍只有10米的地方,敵人只要說話聲音大點,張長海他們都能聽得見。
就在這個潛伏點裡,張長海和他的兩名戰友一待就是3天。經過這3天晝夜偵察,他們將越軍的兵力部署、配置、武器裝備、火力配置等情況全部掌握,為部隊攻打這處高地提供了絕對準確、詳實的情報。
後來,戰鬥打響後,張長海帶領偵察排的突擊組衝在最前邊。當攻到越軍8號屯兵洞時,由於敵方火力太猛,部隊進攻受挫。時間不等人,遲緩一點,一旦越軍的增援上來,仗就不好打了,於是張長海果斷暴露自己,佯攻越軍,吸引敵人的注意力,掩護其他戰友進攻8號屯兵洞,最終該處敵人被全部消滅,而張長海卻在剛才的戰鬥中胸部、腿部嚴重受傷。
戰後,軍區授予張長海「一等功」榮譽。
退役後的張長海,於1988年來到原寶應機電公司車輛廠上班,在那裡他擔任團支部書記。93年企業改制後,張長海沒有向廠裡提任何要求,和其他工友一樣成了下崗工人。之後,張長海又去了另一家工廠上班,但是幹的時間不長,94年初,因為戰爭後遺症導致他一度出現失憶的情況,在請過假之後,妻子帶著他四處求醫。等到98年病情穩定後,再回工廠時,廠子告訴他已經被除名了。
失業後的張長海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四處去打零工。他在建築工地攪拌過灰漿、壘過牆頭……,但每一份工作他都幹不長,不是張長海挑三揀四,而是他的身體真的吃不消。
腦震蕩、雙腳衝擊傷、右胸至今存留著彈片,雙下肢曾被8處彈片擊中,右眼負傷,視力下降……這些在老山前線留下的傷,是張長海身體漸差的「病根子」。
從1994年開始,妻子好軍嫂張君芳就帶著張長海四處尋醫看病,他們去過南京、上海,每年都要出去好幾趟。每次檢查,醫生都會好奇的問張長海是否打過仗?張長海只是點頭,從不多說一句。
這些年來,為了給張長海治病,家中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將房子賣了。
病情穩定後,沒了房子的他們只能租住在親戚家的房中。
2018年,張長海因眼傷等影響,出現了短暫性失憶,在病情穩定後,妻子不忍看到他想不起以前事情痛苦的樣子,勸他和自己去民政部門諮詢一下政策,但張長海不想去,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前一秒還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後一秒就陰陽兩隔了,他自己能從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活著走下來,已經是很幸運的了,雖然身上有傷,患有疾病,但這又算得了什麼,何必因此去給國家添麻煩,給政府添負擔呢?能自己解決還是自己解決吧。
退役後的幾十年來,張長海很少提起過自己上過前線,打過仗的經歷,除了幾位老工友,極少有人知道他「一等功」的身份。
當初企業改制的時候,只要他提出要求,企業、政府一定會幫助他渡過難關的,但是張長海並沒有這麼做。
後來,妻子去了當地的民政部門,向政府諮詢民政政策,張長海「一等功」老兵的身份才大白於天下。
寶應的民政部門在得知張長海的境遇後,也是馬上與多部門協調,並根據政策對張長海進行幫扶。
對於政府的幫助,張長海心中既充滿著感謝,又覺得過意不去,總覺得自己給當地添了不少麻煩。
如今,張長海是寶應安民社區的紅色宣傳員,他很珍惜每一次紅色宣講的機會,想趁著自己的回憶還清楚,將上世紀80年代那段殘酷的戰鬥經歷講給家鄉人聽。
這就是我們的戰鬥英雄!這就是我們的人民功臣!
在戰場上,他出生入死,奮勇殺敵,一聲怒吼,敢叫越寇心膽寒!在生活中,他樸實無華、平凡低調,不願躺在榮譽上渡過餘生,寧願所有的困難自己扛,也不願給國家添負擔。
這樣的英雄,怎能不讓人敬佩!這樣的英雄,就應該被傳揚!
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像張長海一樣的對越參戰老兵無私的奉獻,中華大地才會有今天天翻地覆的變化,才會取得如此優異的建設成績。
應該,也必須給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記上一功!
在此,向所有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祝福老兵張長海,願您未來的生活,幸福甜蜜!心中所想,都能如願!身體逐漸康復,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