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主要知識有三角形和多邊形,其中三角形中主要學習了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和三角形內角、外角相關的知識,多邊形中主要學習了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難點是五種數學思想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數學思想在這章的經典應用,希望能幫助各位初中小夥伴更好的掌握三角形的解題技巧。
轉化思想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想,也是一種最基本的思維策略,更是一種有效的數學思維方式。這題分別延長AB和CD相交以後就由六邊形轉化為五邊形,∠G=540°-90°-90°-122°-155°=83°≠80°,所以不符合規定。
分類討論思想,貫穿於整個初中數學的全部內容中。在很多問題中,情況不明確,存在多種可能,就需要進行分類討論。本題中沒有明確8cm是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還是腰長,需對其進行分情況討論,並用三角形的三邊關係進行驗證。李明、張鋼兩人的解法均不全面. 正確的解答過程如下:當該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為8cm時,腰長為(28-8)×1/2=10(cm);當該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8cm時,底邊長為28-2×8=12(cm)。
解決數學問題時,對於一些數學關係比較複雜的幾何計算題或代數題,可以應用方程思想從未知轉化為已知。通過設元,尋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等量關係,構造方程或方程組,然後求解方程。這題若設∠A=x度,∠B=20+x,∠C=20+x-10,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即可建立方程,求出x=50即求出∠A=50度。
在初中數學中,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道抽象是常見的一種思維形式。這題由四邊形有2條對角線從過一個頂點可以引(4-3)條對角線,五邊形有5條對角線,從一個頂點可以引(5-3)條對角線,n邊形可以看出從一個頂點出發可以引(n-3)條對角線,所以n邊形的對角線共有n(n-3)/2對角線。
整體代換思想在解決問題時可以起到化繁為簡、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作用,古代的「曹衝稱象」就是這種思想的一個經典應用。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這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手段。這題需要連接AG,GD,在△MAG與△MHK中,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來整體代換,可求出結果為540度。
數學思想的應用是初中數學必考內容,會應用這些數學思想就能巧妙的解決相關數學問題,不會應用,這些題就將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