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神經功能紊亂疾病,異己手症候群了解一下

2020-12-01 醫脈通

異己手症候群(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一種臨床極為少見的神經功能紊亂疾病,雖然臨床上認識AHS已經100多年,但其發病的神經生理機制尚不清楚。以往大多學者認為,AHS指一側上肢或手不自主、不能控制、無目的性運動,伴有患者對自己受累肢體的陌生感和擬人格化。目前有學者將其定義為:與喪失肢體所有權或控制權感覺相關的肢體不自主運動,包括有目的性的運動(如強握反應、摸索動作)及無目的性運動(如手臂舉起或者懸浮空中),並伴有其他部位如額葉、胼胝體、頂葉損害的體徵。本文結合現有的文獻,對AHS的定義、臨床分型、病因、診斷及治療進行概括論述。




AHS的定義


AHS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特殊類型運動障礙性疾病,表現為患肢不受意念控制的、不自主、無目的性運動的一種臨床疾病症候群。患者感覺患肢正在被他人所控制,因此經常用第三人來描述患肢(即患側軀體被人格化),以致於必須用健側手對其進行約束和制止。異己手現象可持續數天至數年,也可呈短暫性發作。

 

1908年,Goldstein首次描述1例女性患者,其左手強掐自己的喉嚨致窒息。患者認為她的左手具有「邪惡靈魂」(evil spirit),並控制患肢活動。其病理診斷為右側大腦前動脈供血區梗死。19世紀40年代,Akelaitis報導2例癲癇患者胼胝體切除術後出現了左手不自主運動來幹擾右手有目的運動的現象,並稱此現象為「對抗失用現象」(diagonistic dyspraxia)。

 

19世紀50年代,Denny Brown用「magnetic apraxia」(磁性失用症)來描述額葉切除術後出現的單側手強迫抓握及摸索動作。1972年,Brion和Jedynak第一次使用「signe de la main étrangère,the sign of the foreign hand」(即異己手)來描述患者受累手不受主觀意識支配現象。

 

1985年,Bogen進一步證實在胼胝體前部切除術後患者的非優勢手出現異己手現象,並將其定義為「手間衝突」(intermanual conflict)。


AHS的臨床分型


1. 根據臨床症狀分型 


Aboitiz等按照臨床症狀將AHS分為5種類型:(1)手間衝突;(2)異己手感覺(alien hand sign);(3)反常手(syndrome of anarchic hand)或任性手(way-ward hand);(4)多餘手(supernymerary hand);(5)競爭性失用(agnonistica praxia)。

 

➤ 手間衝突:此型一般累及非優勢手,表現為患肢發出的動作與健側肢體相反,當患者試圖完成某一目的性動作時,患側肢體不斷的幹擾健側肢體活動,雙手不能完成協調動作。手間衝突多見於有多種選擇的單手任務或比較複雜的雙手任務。

 

➤ 異己手感覺:「異己手感覺」是AHS最早概念。此型通常累及非優勢手,表現為在沒有視覺的輔助下,患者不認為患肢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 反常手:此型患者受累肢體出現看似有目的導向(goal-directed)性動作,而患者不認為是自己發出的,或者不受自己意願控制。

 

➤ 多餘手:此型患者主觀有額外肢體的感覺。

 

➤ 競爭性失用:當患者被要求用一側肢體完成指令性動作時,患肢不可控制的搶先完成動作,優勢側及非優勢側均可受累。

 

此外,還有的AHS患者會出現沒有目的的抬起患肢,這種表現發生於皮質基底核變性者。

 

2. 根據病變部位分型  有研究者根據病變部位將其分為額葉型、胼胝體型及後部型。

 

➤ 額葉型:此型是AHS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最常見累及的部位胼胝體膝部、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扣帶回前部和內側額葉皮質。額葉型也叫前部型,典型的症狀是對視野範圍內的物體反射性強握動作及對工具的強迫操作行為,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右手。SMA位於額葉的近中面,其發出纖維直接投射到初級運動皮質,並與對側SMA、初級運動皮質及廣泛的皮層及皮層下結構相聯繫,參與運動的計劃、啟動以及抑制過程。右側SMA抑制雙側皮層運動區,而左側SMA則只抑制右側肢體運動。這種大腦半球功能不對稱性,解釋了為什麼前部型AHS最常累及右手。

 

 胼胝體型:此型病變部位位於胼胝體或雙側額葉,典型的表現為離斷症候群。一般累及非優勢手。胼胝體連接兩側大腦半球並傳遞兩側信息,指導調節單側肢體運動,協調雙側肢體的同時運動,在此過程中,允許各自不同動作的有序分離(如綁鞋帶)。當胼胝體或雙側額葉病變,導致兩側半球之間的聯繫中斷,阻礙兩側半球之間的聯繫,即不能完成互相協調的動作,從而出現典型的半球之間失聯絡症候群。


另外,胼胝體血供豐富,主要來自前後循環的4支血管(大腦前動脈的胼周動脈、前交通動脈、大腦後動脈和後脈絡膜動脈)重疊血液供應,且兩者之間存在吻合支,代償能力較強。如若胼胝體發生梗死,則提示存在較廣泛的動脈粥樣硬化和多支血管病變,並常合併其他部位的梗死。值得注意的是:單側胼胝體梗死,如果剩餘的胼胝體功能正常保留,那麼剩餘的胼胝體可代償受損的胼胝體功能,重新建立起兩側半球之間的聯繫。有學者認為,當胼胝體病變時,意念手對側的大腦半球抑制對側的作用消失,同側半球則驅使非意念手來完成任務,即表現為手間衝突。胼胝體損害亦可造成意念手同側半球異常興奮,導致對側非意念手異常活躍,引起競爭性失用。也有可能胼胝體損害以興奮性神經纖維為主,而抑制性神經纖維相對保留,從而引起意念手抑制作用。

 

當然,胼胝體病變並非只能產生胼胝體型AHS一種病徵。Muangpaisan等通過神經成像方法發現,1例胼胝體梗死患者出現了攻擊行為及偏側空間忽視(hemispatial neglect)。這與胼胝體型AHS有明顯的不同,故不能簡單的將其納入AHS的範疇。另外,Kim等發現1例右側頂葉梗死的患者出現胼胝體型AHS表現,同時患者還患有地形定向障礙,推測胼胝體為聯繫兩側大腦半球的聯繫纖維,其勢必會延伸到雙側半球的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因此,即使頂葉受損,亦可累及皮質下的胼胝體纖維束,導致胼胝體受損。

 

➤ 後部型:此型AHS亦稱為感覺型AHS,常見病變部位主要位於非優勢側頂葉(中央後回的後部、後初級感覺皮層、頂上小葉第三級軀體感覺皮層)亦可見於丘腦和內側顳葉。典型症狀為異己手感覺,或出現抬起上肢指向天空,非衝突的、無目的運動,可伴有感覺障礙及體像障礙。肢體拮抗很少出現。


此型發病機制可能為:頂葉下部是多種形式聯繫區域,負責多條神經通路的傳入及協調性傳出,這些通路上任何部位的破壞都可導致聯繫通路受損,引起上述症狀。頂葉病變亦可出現肢體陌生感和視空間感覺障礙,引起偏側肢體失認、偏身忽視等。有研究表明,在健康人中,經過觸覺、視覺以及本體感覺處理的組合,亦可引發患肢虛幻感受(illusory feelings of embodiment)。Schaefer等報導將1例異己手患者的患肢與一個真人一般的橡膠手套相互作用,從而引起患肢強烈的反常運動。由此推測,似乎是虛幻的感受(illusion)喚起了異己手現象的發生,而這一虛幻的感受則是基於對觸覺與本體感覺信息處理基礎之上的。


AHS的病因


多種疾病均可引起AHS。根據國內外相關病例報告,早期最常見的病因為腦卒中及醫源性因素。然而,現在隨著手術率下降以及對AHS識別率的增高,目前常見的病因為皮質基底核變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中風及克雅病(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CJD)。Rinne等報導CBD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異己手現象。之後又有報導稱一些經病理證實的CJD患者在出現進展性痴呆之前表現有肌陣攣性AHS。


此外,表現為異己手的其他疾病,如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進行性核上性麻痺、路易體痴呆、多系統萎縮)丘腦病變、癲癇、顱內積氣、脫髓鞘疾病以及TIA等均有案例見諸報導。


AHS的診斷


國內外報導的AHS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許多症狀往往被忽略,從而導致漏診、誤診。對於前述病因及類似表現的患者,臨床醫生須仔細查體,詢問病史,根據患肢陌生感及肢體非意願的不自主活動,可以明確診斷為AHS。AHS的神經生理機制與病變的部位和性質密切相關,因此神經影像學技術對AHS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更清晰的顯示AHS的病變部位與性質。而且功能磁共振的不斷更新,如灌注加權成像、波譜成像以及CT血管造影術(CT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的不斷普及,也更加有助於對AHS的準確診斷。

 

同時,AHS需與某些疾病相鑑別,如手足徐動,動作性肌張力障礙、偏側抽搐,偏側共濟失調。在這些疾病中,患肢一般沒有陌生感,並且患者不否認對患肢的所有權。


AHS的治療


現有研究表明,AHS可影響患者心理狀態和認知,從而導致明顯的心理障礙,所以臨床工作中要給予重視,及時發現並給予有效治療,對於患者的疾病恢復及預後具有重大意義。AHS的治療包括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

 

1. 對症治療


對於AHS的對症治療,國內外相繼有許多治療方法報導,包括藥物、肉毒桿菌毒素、鏡箱療法、視覺空間訓練、分散患肢注意力、物理及認知療法等,其療效各異。目前,一些康復訓練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異己手的症狀,具有確切療效。如進行視覺想像(visualisation)轉移對患肢的注意力(distraction of affected limb),保持緩慢穩定的活動,結果可使患者異己手動作現象發生次數明顯減少。Romano等應用鏡箱技術,通過鏡像觀察來增加患者的視覺輸入,提高患者對患肢的控制能力,亦收到良好效果。



2. 病因治療


對於AHS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病因治療。引起AHS的病因以缺血性腦血管病為著,而胼胝體梗死佔比例最高。對於胼胝體梗死引起的AHS,給予抗血小板、降脂以及改善循環、控制危險因素等綜合治療後,患者均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另外,由於胼胝體為弓狀纖維,缺血後主要發生脫髓鞘改變,無皮質神經元變性壞死,如若治療及時,缺血得到及時有效改善,神經纖維髓鞘可以再生迅速,預後良好。

 

小結


綜上可見,AHS是一種臨床極為少見的神經功能紊亂疾病。迄今為止,對於AHS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其發病的神經生理機制尚不清楚。限於缺乏統一的研究標準、縱向數據不完全、病理學的單一性以及學科人數較少等因素,目前的研究還僅限於描述階段。不過,現代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結構和功能成像技術(PET、SPECT、纖維示蹤成像)的應用,將有助於AHS的臨床研究,以更進一步闡明其病理生理機制。


來源:王炳雷,鄭嘉華,嶽贊,邊鑫,李豔,沈建華,王惠娟.異己手症候群[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誌,2017,24(06):446-448.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特徵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症候群。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症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功能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症候群。
  • 患上植物神經紊亂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一個案例帶你了解一下!
    說起植物神經紊亂相信多數人是不知道的,這種疾病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花費了高額的費用去醫院檢查,卻檢查不出任何問題,患上這種疾病的人非常奇怪,為什麼自己病了去醫院檢查不出問題,而且還感覺自己渾身不舒服,難道是自己閒出來的,其實不是的這就是植物神經紊亂,
  • 植物神經紊亂是什麼病 介紹植物神經紊亂的具體表現
    核心提示: 植物神經紊亂是生理心理學上的概念,是指由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植物神經紊亂的主要表現包括煩惱、易激惹、心情緊張、失眠、緊張性頭痛等。植物性神經官能症的病因比較複雜,除了體質因素,還有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等。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什麼得不到理解?
    在這裡先為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首先植物神經紊亂又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組成,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副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因為這類疾病沒有器質性病變,是屬於非器質性神經類疾病,所以醫院無法檢查出問題來。
  • 植物神經紊亂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症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功能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症候群。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稱自主神經,也稱植物神經。
  • 這4個與抗CASPR2抗體相關神經系統疾病,你了解多少?
    這4個與抗CASPR2抗體相關神經系統疾病,你了解多少?以下附加臨床特徵的早期發作提示帕金森症候群的可能性——痴呆、姿勢不穩定、低劑量左旋多巴或多巴胺激動劑相關精神症狀和肌張力障礙。其他特徵可有:眼球運動異常,如垂直注視麻痺、眼瞼痙攣及眼瞼失用;錐體束徵;自主神經症狀如體位性低血壓和尿失禁;突出的運動性失用;異己肢體現象;其他特徵為從發病開始其體徵具有明顯對稱性。
  • 程凱養生說: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穴位保健方法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是多麼嚴重的問題,身體並沒有器質性的一些病變,是你的信號燈系統亂了,是你的調控的閾值範圍變窄了,那麼需要去重新的讓您身體的調控系統,重啟一下或者調節一下。那有的朋友會說那處理這種問題是不是很簡單?答案並非如此,雖然在戰略上要藐視它,但是在戰術上還要重視。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為什麼我檢查沒有問題,但還是不舒服呢?
    這個時候就應該想到的是植物神經紊亂,非氣質病變就是檢查不出任何問題,是屬於神經性疾病,所以患者換患了植物神經紊亂是察覺不到的。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症候群,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症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功能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症候群。
  • 患上植物神經紊亂會出現哪些症狀?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植物神經紊亂多發於青年女性和更年期女性,主要是受情緒、壓力、睡眠的影響,患者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煩躁焦慮的情況,甚至聽到說話都渾身難受,敏感多疑、入睡困難、睡眠表淺,有時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植物神經紊亂。
  • 胃腸功能紊亂能引起抑鬱焦慮症嗎?有什麼樣的症狀?看專家的理解
    擔心自己身體的腸胃出現了問題,擔心得了什麼治不好的大病,這其實就是焦慮,焦慮所引起的腸胃周圍的植物神經紊亂,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這種疾病,叫疑病症,同時也叫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化障礙等。以前更多的時候叫腸胃神經官能症,有的醫生是直接叫焦慮症,當然也有的叫植物神經紊亂。
  •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經過多方打聽,他來到我院神經外科張文川主任門診。經過肌電圖等一系列檢查,發現小楊的「正中神經損害」嚴重,俗稱「滑鼠手」,需要手術。張主任精心計劃,親自操刀,手術順利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和功能鍛鍊,小楊的手終於又重新運動自如,我們的滑鼠高手又找回了挑戰電子競技巔峰的自信!
  • 經常自覺頭暈、胸悶、胃脹等,或是植物性神經紊亂
    臨床上常見患者以「頭暈、心煩、口乾、胸悶、腹脹」等為主症就診,而行頭顱、心臟、胃腸道等部位檢查,又無明顯異常,此時大夫會給出植物神經紊亂這個診斷,大多數患者就會疑惑:這是什麼意思?首先,來了解一下植物神經,它是人體內臟的運動神經,因其支配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又稱為自主神經系統。
  • 急性冠脈症候群,一種不可忽視的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從世界各地的數據看來,心血管疾病的新出現的病例以及因為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病例數據都在明顯升高,各個國家醫療負擔也會越來越高,這還只是心血管疾病帶來的,不包括其他疾病。01你了解急性冠脈症候群嗎?一種危害極大的心血管疾病,還需引起重視1、急性冠脈症候群的概述急性冠脈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病死率很高的一種類型,在全世界範圍內由於此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逐年上升。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幹預措施,否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影響患者的遠期預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 原來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搞的鬼
    什麼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眾所周知,我們的身體活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的,身體上的絕大多數地方都遍布著神經,這樣我們才能夠自如地控制雙手、雙腿的活動。 皮膚表現: 有些患者會覺得皮膚發麻、發癢,四肢麻木、僵硬,手腳心異常發熱流汗,但量體溫卻處於正常範圍。或全身有遊走性疼痛,感覺有蟲子在身上齧咬等等。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應該怎麼治療?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我們應該如何治療這種疾病呢?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常見病,該病的主要特點是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失調,所以患者不僅有頭痛失眠、煩躁厭食、焦慮抑鬱等大腦功能紊亂的症狀,而且還會出現循環、消化、內分泌代謝,生殖系統等功能失調的症狀,患者自覺症狀繁多,精神負擔極重,總懷疑自己得了什麼人病沒有被查出來,但做各種檢查,檢查反而正常
  • 渾身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或是「植物神經紊亂」惹的禍
    有部分朋友在渾身不適時,但耗費了時間和金錢檢查後,卻發現身體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這其實就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的結果,它屬於內臟功能失調症候群!而當植物神經的平衡被外界因素打破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可累積人體多個系統,包括循環、消化、泌尿生殖等多個方面,這就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 主任講解:身體不舒服檢查沒有問題,很可能是患上了植物神經紊亂
    也就是我們專業術語所講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植物神經紊亂患者常以自覺症狀為主,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結果往往都比較正常,什麼病也查不出來,常被認為是精神病,腦供血不足,心臟病,胃腸病而進行治療,經過了許多治療方法,吃過許多藥物,卻始終擺脫不了植物神經紊亂的困擾。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為什麼渾身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呢?
    說起植物神經紊亂,可能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它屬於什麼樣的疾病,其實具體分類的話,植物神經紊亂屬於神經科疾病。它是內臟功能失調導致的一種疾病,也正是因為這樣,植物神經紊亂在治療的時候比較困難,而這讓很多患者都非常痛苦,下面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各種症狀纏身且檢查不出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症候群,是由於社會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等因素而導致患有的一種神經類的疾病。長期的患有會給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帶來很是嚴重的影響和危害,植物神經並不是人的神經變異成了植物的神經,而是專指主控心臟、呼吸、消化神經的術語。
  • 馬尾神經損傷早期的三大症狀是什麼?|反射|損傷|馬尾神經症候群|...
    馬尾神經症候群是屬於一種十分令人困擾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對我們病人造成很多難題!馬尾神經損傷能不能治好?患病後還可以工作嗎?馬尾神經損傷了以後家裡人怎麼辦呢?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由於每個人病情進展各不相同,所以具體也是因人而異的。在馬尾神經損傷的早期,大部分病人的三大症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