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空白!第七代磁浮列車+國內首款無線城軌電車亮相

2021-01-19 京報網

中車唐山公司兩款填補行業空白的新產品1月7日集中亮相。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在國內首次實現軌道車輛供電制式由「有線」到「無線」的突破,打破了發達國家對軌道交通車輛無線供電制式的技術壟斷。第七代時速200公裡磁浮列車完美融合中低速磁浮和高速磁浮技術,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

據了解,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在國內首次實現軌道車輛供電制式由「有線」到「無線」的突破,打破了發達國家對軌道交通車輛無線供電制式的技術壟斷。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創新開發的全球最大功率等級高效無線供電系統、碳纖維+無磁鋼混合材料車體、國產化全碳化矽逆變器、國產化縱向耦合永磁牽引系統,可以實現全線無接觸網運行,軌道交通系統更能夠和城市的景觀完美融合。

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還可實現靈活編組,關鍵系統模塊化配置,車輛軸重輕,轉彎半徑小,從容適應各種線路條件,完全覆蓋全球不同區域潛在市場既有的基建設施運行標準,保證了城市人文歷史景觀的延續。車輛同時支持定製化設計,可匹配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和特殊功能要求,滿足新興市場最新的基建限界要求和基於供電形式的新型運營模式需求。

第七代時速200公裡磁浮列車是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列車創新採用「永磁同步中間驅動+F軌永磁電磁懸浮」技術,是中低速磁浮和高速磁浮技術的完美融合。

第七代時速200公裡磁浮列車實現了空心長定子永磁同步中間驅動地面牽引,基於首尾冗餘的全局全過程多分區運控,永磁電磁懸浮,碳纖維輕量化複合材料車體、懸浮架等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牽引效率提高20%,懸浮能耗降低60%,車體減重30%,懸浮架減重33%,載客提高20%,具有牽引效率高、懸浮能耗低、轉彎半徑小(小於100米)、爬坡能力強、運行噪聲低等特點,是新一代靈活、輕捷、綠色、智慧型磁浮列車。

第七代時速200公裡磁浮列車下線後,將為幹線鐵路網、城市群0.5小時至2小時交通圈加密,城市內部點對點運輸提供新選擇。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白波 通訊員 吳可超

流程編輯:u007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和新型時速 200 公裡磁浮列車亮相
    打開APP 新型無線供電制式城軌車輛和新型時速 200 公裡磁浮列車亮相 懶貓 發表於 2021-01-11 17:35:16
  • 拉薩規劃有軌電車3條線路,有軌電車1號示範線,2號和3號線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拉薩軌道交通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成為各大城市推動城市公共運輸發展,提升城市現代化形象的重要工程。歷數全國省會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情況,唯有拉薩、銀川較為滯後,尚未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拉薩市人民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借鑑國內有經驗城市的做法,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
  • 松下永旺商業有軌電車投影案例-時空列車
    項目理念    靈活利用作為地區代表性的交通設施——有軌電車。「時光列車」就是其中的一個展示內容,使用了11臺松下雷射投影機,是日本中四國地區最大的室內常設實物投影。    影像被投影到一輛70型有軌電車上。這款有軌電車深受宮島線沿線和廣島市當地居民的喜愛。該有軌電車是由廣島電氣鐵路(HiroshimaElectric Railway)捐贈的,目的是促進整個新市鎮和地區的發展。
  • 瀋撫示範區丨 國內首裝細水霧滅火系統的有軌電車車體在這裡!探秘...
    「示範區有軌電車修完了嗎?」「看到有電車行駛了是咋回事兒?」最近,隨著瀋撫有軌電車西延線電車上線調試,百姓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這裡。日前,帶著一系列大家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瀋撫示範區城市建設局。瀋撫有軌電車西延工程正在進行動態調試「目前,正線主體工程和電車靜態調試都已完成,正在進行動態調試,這是驗證列車功能和性能參數的關鍵環節,也是保障通車後平穩順利運行的基礎環節。動態調試後將繼續進行全系統聯調聯試和車輛試運行。」據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瀋撫示範區有軌電車全線共計5列車、15節車廂,列車沿用2動1拖的3輛編組型式,最高運行速度為70公裡/小時。
  • 坐上這趟有軌電車,「穿越時空」遊珠江
    坐上這趟有軌電車,「穿越時空」遊珠江 2021-01-12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軌電車和地鐵的區別是什麼?
    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輕軌應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主要是指「重軌」,它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
  • 首本「成都造」有軌電車駕駛證(P證) 今日發出
    12月13日上午10時許,首本「成都造」有軌電車駕駛證(P證)順利在成都市交管局車管所發出,成為西南地區首本在本地培訓考試取證的有軌電車駕駛證。23歲的佘熊文強成為領證第一人,他說:「非常高興,也非常自豪。」
  • 全球首列機場捷運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下線
    8月22日,中車株機研製、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在株洲下線。電車將運行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中車株機此次下線的儲能式有軌電車,將在近2公裡長的線路上運行,連接起機場T1航站樓和新建的S1衛星廳。衛星廳是航站樓布局的一種形式,適用於中轉旅客多的樞紐機場,通過捷運與航站樓連接,為旅客提供候機、到達、中轉服務。按照規劃,長水機場的S1衛星廳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旅客在T1航站樓辦理完安檢等手續,可乘坐捷運系統前往。
  • 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驚豔亮相 帶有「溫州智慧」
    近日,中車集團研製的一款名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全新交通產品驚豔亮相,它的英文名叫ART。  這款全球首創的「智能軌道快運系統」,又名叫:虛擬軌道列車。她既有軌道列車載人多的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像公交車一樣靈活穿行城市。  她的關鍵設備之一——全套制動系統全部出自溫州企業。
  • 這款有軌電車首裝細水霧滅火系統
    動態調試ing……示範區有軌電車修完了嗎?看到有電車行駛了是咋回事兒?隨著遼寧省瀋撫有軌電車西延線電車上線調試許多人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這裡↓↓↓日前,遼寧省瀋撫新區有軌電車西延線正線主體工程和電車靜態調試都已完成,正在進行動態調試,這是驗證列車功能和性能參數的關鍵環節,也是保障通車後平穩順利運行的基礎環節,動態調試後將繼續進行全系統聯調聯試和車輛試運行
  • 河南造自轉旋翼機填補國內空白
    本報訊(記者徐建勳通訊員穆文濤)2月6日,「太陽之鷹」自轉旋翼機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標誌著該款機型正式取得市場「通行證」,成為我國一款新型航空器,打破了自轉旋翼機一直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空白。
  • 城軌信號系統行業深度報告:新基建加速,看好信號系統國產替代
    分制式 看,中國的地鐵和輕軌裡程均排名世界第一,各佔全球地鐵和 輕軌裡程的 37.78%和 30.22%;德國的有軌電車裡程達 3214.4km,排名世界第一,佔全球有軌電車裡程的 28.75%。 早期國內城軌信號系統的技術水平與國外有著顯著差距,CBTC 的核心 技術主要由西門子、阿爾斯通、泰雷茲、龐巴迪等國外廠商所壟斷;隨 著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城軌建設速度快、客流密度大、發車間隔小, 國外廠商產品無法滿足國內業主需求,在國內出現水土不服;國產自主化城軌信號系統的研發勢在必行。
  • 濟南第一條有軌電車2022年5月投運,為我省首條跨黃河有軌電車
    也就是說,有軌電車造價僅為地鐵的兩成到四成。定員比此前明顯增加計劃2022年5月投運今年10月27日,《新建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工程項目選址意見書批前公示》發布,濟南第一條有軌電車,也是我省第一條跨黃河的有軌電車走向浮出水面。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列車: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
    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不少人認為高鐵動車已經很快了,為什麼還要研製更高速的磁懸浮列車?
  • 重慶市璧山雲巴開通,獨立軌道非本質差別,未必強於標準有軌電車
    很多人將常常將雲巴、鋼軌列車的有軌電車做出比較,而且往往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雲巴的效率比較高。事實上,獨立軌道並非本質差別,雲巴的運行效率未必強於標準有軌電車,尤其在標準軌道方面,雲巴的劣勢其實也是比較明顯的。下面是重慶市璧山雲巴的列車行駛在軌道上面。
  • 中國首列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具備量產條件將投放市場
    圖為我國首列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完成系列測試。 邢毅 攝中新網大連11月24日電(記者 楊毅)中國中車旗下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24日發布消息稱,由該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的中國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近日在上海完成了量產前的系列測試。
  • 廣東城軌運營裡程突破1000公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強廣東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下簡稱城軌)又創新紀錄。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廣東全省開通運營的城軌(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浮、APM等)總裡程,首次突破1000公裡,達到1028.5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