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邁出跨界關鍵一步:成立合資影業公司 要拍科幻大電影了!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科幻世界》邁出跨界關鍵一步:成立合資影業公司 要拍科幻大電影了!

  隨著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科幻影視」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2020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了《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品作為科幻電影開發的重要來源之一,《流浪地球》原著小說就發表於《科幻世界》。推動科幻影視發展,打通文學IP與電影產業之間的渠道便成為重中之重。

  10月24日上午,在成都舉行的「閱文杯」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上,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與融創文化集團籤約成立「融幻影業」,專注於科幻影視開發,標誌著我國科幻產業融合發展路上的一個突破。在現場舉行的籤約儀式上,雙方宣布對外宣布,每年計劃開發20到30個策劃案,4到5個劇本,並力爭每年都有科幻作品成功改編成影視作品。在雙方強強聯合之下,未來將有類似《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電影出現。

  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經戈在頒獎典禮歡迎詞中指出,四川是中國科幻出版高地,成都也被譽為中國「科幻之都」,「銀河獎」獲獎作品的產業價值,反映了「銀河獎」超越時代的產業眼光,四川省科協將繼續大力支持科幻世界雜誌社把優秀科幻IP進行產業轉化,讓「銀河獎」持續成為以科幻影視為代表的產業迸發點。而在四川省委辦下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推動四川出版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由科幻世界提出的「中國科幻出版產業基地」項目,已被正式納入全省高能級產業平臺重點建設項目,將有力助推四川科幻優勢產業體系的建設。

  為了給科幻作家謀求更大利益,發掘科幻作品的深層價值,從2018年年底完成轉企改制開始,被譽為中國科幻大本營、中文原創科幻基地的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積極對外尋找優質合作夥伴,謀求實現科幻作品的高質量產業轉化。歷時近兩年,科幻世界雜誌社經過廣泛篩選對接,最終與融創文化達成合作協議,決定共同成立合資影業公司,邁出科幻跨界合作的關鍵一步。

  據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經理黃河介紹,在四川省科協黨組的領導和四川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科幻世界已於2020年啟動「中國科幻產業基地」項目,其中包含「中國科幻出版中心」和「中國科幻產業轉化中心」兩部分,目的在於以高質量科幻出版為基點,構建「科幻出版+IP產業轉化」生態圈,以此助推成都科幻出版優勢轉化為科幻產業優勢,助推四川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助推中國科幻影視發展。

  融創文化集團副總裁李宇浩提到,選擇與科幻世界共建影業公司,正是因為「以《科幻世界》為起始的中國科幻文學已經抵達到了世界高度,希望通過挖掘這些科幻文學特有的魅力,將中國科幻以影視類型再度介紹給全世界」。

(文章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融創文化攜手科幻世界成立「融幻影業」,助力中國科幻產業發展
    10月24日,第31屆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於成都舉辦,活動期間融創文化集團與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共同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融創科幻影業
  • 融創文化攜手科幻世界成立「融幻影業」
    10月24日,第31屆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於成都舉辦,活動期間融創文化集團與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共同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融創科幻影業(成都)有限公司(簡稱融幻影業)。融幻影業將專注於科幻影視文化產業,聚焦科幻文學版權運營、孵化優質科幻影視項目及IP,它的誕生,也標誌著我國科幻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新的突破。融創文化集團與科幻世界本次合作可謂強強聯合,共同成立的融幻影業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專業的科幻文學挖掘、開發再創作機構。科幻世界是融創文化集團進入產業鏈上遊,衍生科幻文學價值的重要載體。
  •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
    《毒液:致命守護者》是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騰訊影業、漫威影業聯合出品,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的科幻電影,由魯本·弗雷斯徹執導,湯姆·哈迪、米歇爾·威廉士、裡茲·阿邁德等人主演。 影片改編自漫威漫畫,講述了埃迪·布洛克受到不明外星物質共生體的入侵與控制,成為亦正亦邪的另類超級英雄的故事 。 該片於2018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2018年11月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成龍聯手合一影業打造科幻動作巨製《機器之血》
    國際在線專稿(記者:劉欣)6月16日,合一影業在上海電影節上舉辦公布了「UP2016」電影計劃,囊括多部精品電影。既有《天才J》、《報告老闆》這樣的優酷自有品牌,又有《那片星空那片海》、《極品家丁》等與合作夥伴共同孵化的跨界品牌,此外還有重磅原創品牌——由成龍主演並監製的科幻動作巨製《機器之血》。    電影《天才J》改編自網絡首部校園燃情劇,作為2015網劇翹楚,該劇總播放量超1.2億,搬上大銀幕可謂勢在必行。
  • 第31屆科幻銀河獎揭曉 產業融合亮出新突破點
    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經戈出席頒獎典禮並致辭,經戈指出,四川是中國科幻出版高地,成都也被譽為中國「科幻之都」,四川省科協將繼續大力支持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把優秀科幻IP進行產業轉化,讓「銀河獎」持續成為以科幻影視為代表的產業迸發點。
  • 科幻電影元年還未到來?
    2007年,張小北萌發了拍一部科幻電影的念頭,作為編劇的他從最基礎的劇本開始,改編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但是電影在立項後經歷多次反覆,到現在沒了下文。"那時候太年輕,"張小北說,"當時國內電影工業還沒發展到這一步。"
  • 科幻世界跨界合作江蘇衛視《從地球出發》,宇宙徵途即將開啟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李忠志,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卜宇,副臺長兼衛視頻道總監任桐,愛奇藝副總裁陳瀟,字節跳動廣電媒體合作總經理辛豔、科幻世界副總編拉茲、節目主創團隊出席活動。會上,嘉賓們分享了《從地球出發》將如何用「硬核科幻」串聯「知識大秀」,帶領觀眾馳騁想像、探索未知,求解謎團,開啟一檔電視科幻科普之旅。
  • 劉慈欣又有三部科幻將拍大電影
    :「拍科幻電影總得嘗試,不能要求拍第一部就和《星際穿越》一樣。」在當日的中影項目推介會上,又有三部劉慈欣作品被曝將改編大電影。這三部分別是《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投資均超過4000萬美元,最高的《超新星紀元》甚至高達6000萬美元。這部小說的改編權目前在《富春山居圖》導演孫健君的公司派格傳媒旗下,坊間猜測,孫健君本人很有可能會親自執導。
  • 「科幻世界」拍科幻電影這件事好科幻
    時光網訊   創刊40周年,「科幻世界」首次主動「觸電」。6月22日,科幻電影《我們的科幻世界》於「上海電影節·科幻產業論壇」進行了網絡影視改編授權儀式,預計於2019年9月至10月開機,並將在頭部視頻網站獨播發行。
  • 80後溫商首富林奇進軍影視業 投資12億拍《三體》
    對於此次跨界,記者採訪了林奇,他表示未來影視和遊戲是發展的重點,而創作輕迪士尼模式和打造好萊塢式電影工業是他進軍影視業的目標。  80後溫商首富投拍《三體》  對於《三體》的電影版權最終落在一家以做遊戲出身的公司手裡,許多人都是萬萬沒想到。  「遊族影業是大股東的資產,與上市公司無關。」
  • 中國科幻電影溯源 國產經典影片回顧
    除《霹靂貝貝》之外,張之路還做過科幻電影《魔錶》(1990)和《瘋狂的兔子》(1997)的編劇。前者講述了一名兒童突然「長大成人」並闖入真正的成人世界的故事,後者則描述了一次外星人對人類心靈的「心理入侵」。   當然,真正要為中國科幻電影溯源,我們其實要往回倒數很久。
  • 當中國拍好科幻電影 世界驚嘆:外國網友花一天畫吳京側顏
    這兩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電影改變了好萊塢式科幻的既有審美,用中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看待世界和未來,成為中國科幻電影方興未艾的「最佳註腳」。當中國人能拍好自己的科幻故事時,世界都會為之驚嘆。好萊塢業界媒體《好萊塢報導者》以「中國首部大製作科幻電影將登陸美國」為題,稱《流浪地球》是一部能與好萊塢電影叫板的中國電影,其特效質量與《星際穿越》等同類型美國電影不相上下。外國網友也紛紛曬出觀後感。一位網友不但點讚《流浪地球》,還祝大家新春快樂!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要買改編權。像芒果娛樂什麼的,很多公司問我們要,指定要「宇航題材、青春、愛情、正能量」那種。
  • 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幻電影?
    談到《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導演郭帆所言自己做科幻片也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崇尚科學,勇於想像。  在拍sir看來,具有想像力的科幻電影除了起到電影文化和電影人才的傳遞外,它可以開啟觀眾對未來世界甚至是宇宙的想像力,也能激發觀眾對於高科技和宇宙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 科幻巨著改編成電影,原創、短篇更易成功?
    當年各方對於這部科幻片寄予厚望,資源投入巨大且拍攝過程艱苦,為拍出浩海的沙漠星球景象曾動用200多人清理出3萬平方英裡的墨西哥沙丘,現場工作人員大批感染上瘧疾……然而《沙丘》上映後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林奇也一直不滿片方環球影業獨攬剪輯權,為了商業考慮把影片剪短到兩個多小時,刪掉很多重要場景。
  • 《三體》要拍成電影了,但網際網路電影是什麼東西?
    可能關注娛樂板塊新聞的讀者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華語科幻小說《三體》正式宣布將拍攝電影,作者劉慈欣本人擔任監製。這背後的契機是遊族影業宣布成立,號稱將以單部影片 2 億元的投資額進行拍攝,計劃用 6 部電影的篇幅將《三體》搬上大銀幕。作為華語科幻界分量最重的科幻小說之一,《三體》將電影化對於科幻迷來說是一個重磅消息,看到這個新聞之後大家第一反映應該是高興,而後冷靜下來後就可能開始琢磨,遊族影業是什麼?導演是誰?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在《黑客帝國》引發「缸中之腦」迷思、掀起矩陣革命的次年,李安的《臥虎藏龍》正式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世界。搖滾明星、政客、好萊塢大導、製片人、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以及世界最前沿的創意互動設計皆相聚此地以獲得最大程度的曝光與關注。當推特、知乎、埃隆·馬斯克以及更多的矽谷科技精英們把新品發布會帶到西南偏南,SXSW與生俱來的極客氣質與偏重人工智慧的科幻電影獲得極大程度的內容共振,「跨界」、「創新」成為西南偏南最顯眼的標籤,也是藍星球最重要的特質。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的創作靈感井噴。
  • 開票&在線購 | 學術放映《流浪地球》3D:中國科幻電影起航之作!
    著名的大紅斑出現了,這個在木星表面維持了幾十萬年的大旋渦大得可以吞下整整三個地球。這時木星已佔滿了整個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騰的暗紅色雲海上的一隻氣球!其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電影人就開始嘗試製作各類科幻影片。1928年,第一部中國科幻類電影《莊子夢蝶》誕生。時至1939年,上海新華影業公司組織拍攝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部科幻電影《六十年後上海灘》。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這之後,不斷有人詢問三體的版權,有些人感覺《科幻世界》出的版本和營銷匹配不上劉慈欣的巨著,想重新包裝出版;有些人前瞻地意識到,應該買下相應改編權,事實上劉慈欣大部分作品改編權很早就已「廉價」打包出售,因為他也無法預料到未來自己作品的火爆。而對於網際網路而言,2014年前後正是興起IP概念熱潮的時期,各大公司都在瘋狂收割IP,以一種奇貨可居的方式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