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海洋潮汐,知道大氣潮汐嗎?海潮最高19米,氣潮可達幾公裡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大海總是有潮漲潮落,我們站在海邊,看著海潮湧起落下,通常不會想到這跟月亮會有什麼關係,月亮遠在38萬公裡之外,在天空中看上去非常小,它和大海的潮汐又有什麼關係呢?然而實際上,大海的潮汐卻主要就是由於月亮引發的。

一般意義上的潮汐現象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漲落運動,為了表示生潮的時刻,古人把發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發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這就是潮汐的名稱的由來。然而潮汐現象並非只發生在海水中,由於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引力作用,這種力量其實可以使地球內部的熔巖,外部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分別產生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這都屬於潮汐現象,引發這種現象的力量也被稱為潮汐力。這種力量引發的地球巖石圈的彈性-塑性形變,稱固體潮汐,又稱固體潮或地潮,引起的地球大氣層的起伏變化稱為大氣潮汐,簡稱氣潮。

既然月球和太陽可以引發地球內部熔巖,外部巖石圈、水圈、大氣圈都產生活動和變化,那麼可以想見其實我們地球上的一些活動都是和潮汐力有一定關係的,海洋的潮漲潮落就不用說了,另外風的形成,氣壓的高低,地震的產生、板塊的運動、火山的噴發等等,潮汐力在其中都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在這些現象中,地球內部的熔巖活動我們看不到,地球的巖石圈是固態的,細微的變化我們也看不到,板塊的活動則是長期的,難以被我們感知,只有海洋的潮汐現象比較熟悉,是因為海水都是流體,當月亮和太陽的引力經過海洋表面的時候,可以將一部分海水抬升(具體成因比較複雜,還有地月間質心不在地球最中間而導致的地球擺動、太陽對地球的引力等影響因素),因此也就出現了漲潮現象,當引力移動到別處的時候,那麼海水又會下降,於是就出現了落潮的現象。

以地球和太陽與月亮三個天體間的引力計算,月球在地球表面所產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56.3釐米,太陽引潮力的作用為24.6釐米,不過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共同引力作用,以及不同的海域的地形不同,還有風力和洋流的影響、海水勢能的疊加作用,所以潮水的漲落的差別也不同,夏威夷等大洋處觀測的潮差約1米,我國杭州灣的最大潮差達8.93米,北美加拿大芬地灣潮差最大,可達19.6米。

其實地球上可見的潮汐現象不只有海潮這種海水漲落現象,還有大氣層頂端的大氣漲落現象——氣潮,只是其處於地球的頂端,而且空氣又都是透明的,所以氣潮不容易被觀測到,但是氣潮的漲落幅度卻是遠遠大過海潮的。由於氣體相對於液體比較輕,流動性也快,大氣層厚度比海水深,因此大氣漲落的幅度更大,地球赤道地區的海水漲落通常在1米左右,赤道地區上空的大氣層的漲落幅度則可達好幾公裡,氣潮的落差幅度比海潮大幾百倍呢。

相關焦點

  • 關於潮汐知識的學習筆記
    氣潮:大氣各要素(如氣壓場、大氣風場、地球磁場等)受引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周期性變化,稱大氣潮汐。由於海潮現象十分明顯,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交通運輸等關係密切,所以習慣上將潮汐狹義理解為海洋潮汐。
  • 地球上的潮汐是怎麼形成的?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關鍵詞1:潮汐的產生關鍵詞2:潮汐只有海水才會出現嗎關鍵詞3:潮汐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天,我們都喜歡到海邊去旅遊,穿著沙灘裝,光著腳丫子在海灘上擁抱大海,你有沒有發現海水時漲時落,就像大海在呼吸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風吹的嗎?
  • 地球上的潮汐是怎樣形成的?
    經常在海邊玩的人會發現海水常出現規律性的漲落現象,海水會快速地上漲然後迅速下降,那麼地球上的潮汐是怎樣形成的呢?潮汐只是海水才會出現的現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潮汐不僅僅是海水的運動,地球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都會產生規律性的運動。潮汐可分為固體潮汐、海洋潮汐和大氣潮汐,它們分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固體變形,海水升降、漲落與進退等周期性變化。
  • 旅遊:河口潮汐的變化
    因為世界極大多數的河流最終注人海洋,所以,就河口的經濟意義和學科的理論意義來說,人海河口顯得特別重要。 河口潮汐的特徵和利用 人海河口除了受到上遊河水逕流影響以外,還受到下遊潮流、風浪、鹽度等海洋因素的影響,這些海洋影響由於地點、時間的不同,其影響程度也各有主次。
  • 軌道共振與潮汐,你了解多少?
    上面一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也就是說地球(固體)會發生彈性形變。那麼科學家又是怎樣讓這麼微小至我們都感應不到的形變測算出來的呢?要想知道地面上某一點的形變情況,我們就有必要對某一點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進行計算,通常都是使用勒夫數(對實測的EOP序列的分析來獲取勒夫數)和日月引潮力勢來計算。某一點的垂直位移可達30~40cm,水平位移為幾釐米。
  •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
    潮汐的漲落,主要原因是地球上各處海水質點受日、月的引力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潮汐能是天體運動產生的一種能源。我國海岸線長一萬八千餘公裡,潮汐能源比較豐富。據專家們估算,我國沿海潮汐動力資源蘊藏量約一億九千萬千瓦,其中渤海為三千萬千瓦,黃海五千五百萬千瓦,南海四千萬千瓦而東海最豐富,為七千四百萬千瓦,佔整個潮汐資源的百分之四十。
  • 為什麼海洋潮汐是由月球引力而不是太陽引力引發的?
    (上圖:兩周一次的大潮;下圖:兩周一次的小潮)橙色區域為由太陽引起的海洋潮汐隆起,白色區域為由月亮引起的海洋潮汐隆起,實際潮汐是這兩部分之和。該示意圖未按真實大小和距離比例繪製。(公有領域圖像,作者:Christopher S. Baird.)
  • 你見過這麼壯觀的潮汐嗎?潮汐高度平均16米,潮差記錄達21米
    說到潮汐,雖然說不是人人都見過,但大部分人都知道潮汐是因為月球的運動規律而引起的。世界上有海的地方就有潮汐現象,但你是否見過潮汐落差平均高度達到16米以上的呢?在芬迪灣就可以讓你大飽這個眼福。芬迪灣位於加拿大,而加拿大位於北美洲的最北端,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岸線長達24萬公裡,也正是這樣大地理環境造就芬迪灣這個獨特神奇的地方。芬迪灣的長度達到了274公裡,灣口寬92公裡,平均深度90米,芬迪灣形狀細長,灣口大,而灣頂小,這樣的地理構造正好有利於潮汐能量的匯聚。
  • 潮汐與引力有何奇妙關係?
    作為地球的友好近鄰,月球可以使地球上的潮水時起時落,人類能夠藉助潮汐進行發電。潮汐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而潮汐現象是人們在地球上能看到最直觀的月球引力的影響。潮汐引力是天體間普遍存在的一種引力,由於太陽和月球的潮汐引力疊加,當該引力在滿月和新月出現時,會導致地球海洋膨脹幅度增大,形成更高的潮汐。
  • 為什麼海洋有潮汐,而湖泊等水體沒有產生潮汐?
    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蓋,其中一半的海水深度超過3000米。大海看似寧靜,其實暗潮湧動。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人們發現海水每天都在做有規律的漲落,而漲落的時間和高度呈周期性的變化。於是,人們將海水的這種垂直漲落叫做潮汐。其中海水白天漲落叫做「潮」,夜晚的漲落叫做「汐」,全稱潮汐。
  • 豆比看世界(4)——你知道潮汐一天到底漲落幾次嗎?
    你知道嗎?潮漲潮落的背後,其實是滿滿的科學知識。潮漲潮落這個詞,給很多人一種錯覺,似乎每天都會漲潮一次且落潮一次,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今天,豆比就將從潮汐的機理出發,來為大家揭示潮汐周期背後的那些秘密。我們知道,潮汐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地球與太陽、月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萬有引力作用。
  • 潮汐能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潮汐能是以勢能形態出現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  海洋的潮汐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在漲潮的過程中,洶湧而來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動能,而隨著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動能轉化為勢能;在落潮的過程中,海水奔騰而去,水位逐漸降低,勢能又轉化為動能。潮汐能的能量與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說,與潮差的平方和水庫的面積成正比。和水利發電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低,相當於微水頭髮電的水平。
  • 大氣潮汐淺談
    居住在沿海地區的人們都見到過大海的潮汐現象,日復一日,周而復始,永無休止地一漲一落著。這是由於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造成的。雖然月球的質量比太陽小得多,但由於月球距離地球比太陽近得多,故月球是造成海洋潮汐的主要因素。眾所周知,在朔望日時發生大潮(朔日最大,望日次之)上下弦時發生小潮。
  • 月亮對潮汐的作用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對於潮漲潮落,古人和我們一樣,覺得美妙又神奇。但潮汐是怎麼形成的,要搞清楚可不容易。直到公元1000年,北宋官員餘靖根據實測,認為潮汐的形成主要與月亮有關,即「月亮起潮論」,並將之寫入自己的《海潮圖序》中。
  • 神秘的月亮與潮汐現象:潮汐是如何形成的(圖)
    神秘的月亮與潮汐現象:潮汐是如何形成的(圖)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10-19   發表評論>>     我們知道潮汐現象是月亮起主導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陽的影響,在天體運動過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陽形成直角時,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漲落差距很小,這就是小潮,當太陽、月亮和地球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亮引潮力和太陽的引潮力齊心合力,引潮力就大,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節,地球離太陽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聞名於世的錢塘江大潮
  • 是什麼造就了潮汐?
    為什麼我們每天總能看到兩次起潮?在世界上的幾乎任何一個海灘度過一天,你會看到兩次潮起,然後兩次潮落。是什麼導致這些潮汐運動發生?你可能已經注意到潮汐與月相有關,當月亮最圓或者最新的時出現最高的潮汐。但是,我們的小型衛星究竟是如何從230,000英裡(370149公裡)以外的地方影響到我們的海洋?
  • 《潮汐》探秘星辰掀起的波瀾奇觀
    近百張來自豐富典籍的照片、地圖、線稿、插圖貫穿全書,另有 16 幅全彩照片,精彩而專業地呈現了令人驚嘆的潮汐漲落。作者喬納森·懷特,是美國作家、航海家、衝浪運動員、海洋環境保護者,其作品文筆靈動,研究紮實,相得益彰。他成長於南加州海灘,對海洋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曾自己造船揚帆遠航 11 年,在太平洋與大西洋航行裡程超過幾十萬公裡。
  • 海潮能發電,全國數第一!看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前世今生
    潮汐能和風能、太陽能一樣,都屬於可再生能源,可以被用來發電。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電站,也是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它、了解它,共同感受海洋的澎湃力量和人民的創造智慧。
  • 千年前古人就提出潮汐跟月亮有關 與當代科學結論接近
    虎門實測 修正了前賢的觀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對於潮漲潮退,古人和我們一樣,覺得好看又好奇。但潮汐是怎麼形成的,要搞清楚可不容易。而餘靖的貢獻,就在於根據實測確認了潮汐的形成主要與月亮有關,也即「月亮起潮論」,並將之寫入自己的《海潮圖序》中。這篇800來字的短文,因此成為中國科技史上一篇極為重要的文獻。
  • 英國發明海洋潮汐能發電裝置
    新華網倫敦3月23日電 英國《獨立報》網站23日報導,為開發海洋能源,英國的一位工程師發明出從海洋潮汐能量中獲取電力的裝置。  據報導,世界首臺潮汐能發電機24日將在英國斯特蘭福德灣安裝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