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比看世界(4)——你知道潮汐一天到底漲落幾次嗎?

2020-08-28 豆比世界

你知道嗎?潮漲潮落的背後,其實是滿滿的科學知識。

潮漲潮落這個詞,給很多人一種錯覺,似乎每天都會漲潮一次且落潮一次,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今天,豆比就將從潮汐的機理出發,來為大家揭示潮汐周期背後的那些秘密。

我們知道,潮汐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地球與太陽、月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萬有引力作用。根據萬有引力的公式我們知道:

萬有引力的大小和質量成正比,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太陽的質量是月球的27,154,000倍,日地距離是月地距離的390倍,所以月球對地球的萬有引力大約是太陽的2.2倍。

我們先來考慮地月系統。對於地月系統的質心而言,地月萬有引力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如下圖所示,在地球靠近月亮的一面,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流體會出現隆起;在地球背對月亮的一面,因為萬有引力不足以平衡離心力,所以流體也會隆起,而這就導致了全球海面的雙橢球結構。

如果僅僅從地月系統來看,那麼假設全球的海洋是等深的,那麼雙橢球結構的存在意味著隨著地球自轉,地面上的每一個點都會經歷一天兩次海平面高點,也就是說每天應該要漲潮兩次且落潮兩次。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因為來自太陽的引力同樣對於潮汐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不同海區的地形、海水的深度也會對於潮汐類型產生影響。其實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有三種類型—— 半日潮型:一個太陽日內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與後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幾乎相等(6小時12.5分)。我國渤海、東海、黃海的多數地點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島、廈門等。全日潮型:一個太陽日內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頭、渤海秦皇島等。南海的北部灣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區。混合潮型:一月內有些日子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較大,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則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我國南海多數地點屬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現全日潮,其餘日子為不規則的半日潮,潮差較大。

潮汐的三種類型

從全球尺度上來看,在大多數地區,半日潮的分量佔比較大,也即,對於大多數地區而言,每天會出現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

實際應用中,我們會使用全日潮和半日潮的振幅強度比來推測潮汐類型。這個振幅強度比的計算方式以及判定標準如下:

知道潮汐的周期可以是半日或者一日之後,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便是,混合潮的周期變化規律到底是怎樣的,前面提過,混合潮的周期會隨著日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而這其實是太陽和月球的萬有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如下面這幅圖,因為兩個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會將海水拉成雙橢球狀,而月球和太陽的作用力是矢量疊加的關係。如果月球、地球和太陽處於同一直線上,那麼兩者所造成的海水上漲會疊加,所以潮汐會比較大;如果月球和太陽處於直角位的話,月球導致的漲落就會被太陽削減一部分,因此,潮汐會比較小。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不論那種潮汐類型,在農曆每月初一、十五以後兩三天內,各要發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時潮水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在農曆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後兩三天內,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屆時潮水漲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潮汐類型本身也受到太陽和月球的引力相對大小的影響,所以對於一些混合型的潮汐,可能會在一個月的周期內,因為潮汐波的性質有所改變,所以其全日波分量和半日波分量也會發生變化,一般而言,有些地區會直接出現潮汐類型的變化,例如,隨著太陽與月球關係的變化而從全日潮變成半日潮再變成全日潮的周期;另一些地區則會出現大潮和小潮高差的變化,也即兩個峰還是存在,但是大潮和小潮會變得區別更加明顯,或者區別更加不明顯。

最後,讓大家直觀感受一下地形因素對於潮汐的影響可以有多大。一般來說,潮汐的漲落幅度可能也只在1,2米左右,部分封閉水域可能更低。但是,有一些地方受到地形的影響,潮汐的漲落幅度會非常大。如下圖所示,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的潮汐漲落幅度近10米。一般在這種潮汐明顯受到地形因素加強的地方,潮汐的類型或言之潮汐周期會比較穩定,受日月相對位置的影響往往較小。


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

怎麼樣,潮汐的周期是不是很有趣呢?

相關焦點

  • 豆比看世界(3)——竹子開花真的是不祥之兆嗎?
    不過很多人覺得,竹子開花似乎預示著一些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那麼,這種說法科學嗎?從生物學的角度,這當然是不科學的。竹,在系統生物學中,是屬於禾本科的植物。禾本科常見的植物還有玉米、小麥、水稻、高粱等等。這些植物的花都有著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開花時間極短,且為了適應風媒特性,花的結構已經有所退化。
  • 豆比看世界(1)——我們會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嗎?
    這不禁讓我又一次思考:既然類地行星這麼多,我們,地球,真的會是宇宙中存在的第一個文明嗎?作為科研工作者、唯物理性人,我們自然要基於科學知識來討論這個問題。先說一下我的結論:我們不太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為什麼呢?
  • 豆比看世界(5)——你知道陽坡和陰坡的植被為啥不一樣嗎?
    我們知道,一種生物體要在某種環境中生存與繁殖,必須得到所需要的各種基本物質;而對於這些基本物質的需求量,則依其生物的種類和生活狀況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在系統處於能量的流入與流出處於平衡的穩定情況下時,當某種基本物質的可利用量接近所需要的臨界最小值時,這種基本物質將成為一個限制因子。
  • 都知道海洋潮汐,知道大氣潮汐嗎?海潮最高19米,氣潮可達幾公裡
    一般意義上的潮汐現象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漲落運動,為了表示生潮的時刻,古人把發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發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這就是潮汐的名稱的由來。然而潮汐現象並非只發生在海水中,由於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引力作用,這種力量其實可以使地球內部的熔巖,外部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分別產生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這都屬於潮汐現象,引發這種現象的力量也被稱為潮汐力。這種力量引發的地球巖石圈的彈性-塑性形變,稱固體潮汐,又稱固體潮或地潮,引起的地球大氣層的起伏變化稱為大氣潮汐,簡稱氣潮。
  • 你知道地球上一天的長度變化麼?你知道地球一天是多久麼?
    大家好,我是黑眼睛看宇宙,今天來聊聊地球。你知道地球上一天的長度變化麼?你知道地球一天是多久麼?肯定有人說是24小時。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地球一天到底有多久?要往長度上去想還真有點困難,現在我們都知道光年是個長度單位,但因為衡量的尺度過大。一般僅僅運用於天文學,所以對於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長這個問題很多人心裡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物理老師曾說過,光在真空中每秒的傳播速度是30萬千米。它是目前已知最極限的運動速度,假如地球周長用4萬千米來計算,那麼光每秒就能繞地球四圈,而光年的概念即是光在宇宙中傳播一年的距離。
  • 什麼時候刷牙最好 一天到底刷幾次牙會比較好?
    什麼時候刷牙最好 一天到底刷幾次牙會比較好?時間:2017-06-21 12:55   來源:河馬牙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時候刷牙最好 一天到底刷幾次牙會比較好? 河馬牙醫,聊聊牙齒的那些問題之前有和大家聊過刷牙應該從左刷好還是從右刷比較好,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該怎麼樣刷牙了吧。
  • 出海釣魚,海水的潮汐對漁獲的影響很大,什麼潮汐好釣魚呢?
    懂得潮汐的變化,才能根據潮水的漲落進行垂釣。讀懂潮汐是海釣的基礎,只有懂得,才不會任由船佬操弄,可以自己做主。什麼是潮汐?潮汐是發生在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指海洋水面因受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而定時上升,在潮汐循環中,自低潮至其後一個高潮的潮位變化過程。是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在白天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總稱「潮汐」。
  • 漲退潮時間可計算,和月亮大有關係,你可曾想天上地下有聯繫
    (友情提示,海邊蚊子很可怕,記得帶上驅蚊裝備。)雖然睡得不安穩,但是內心還是挺平靜的。聽著海浪聲,融入到大自然中,人真的感覺會不一樣。後來每次去海邊,我都會去好好「品味」一番。我相信同樣會有人會因為喜歡大海,喜歡這樣的環境和聲音而去海邊。(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沙灘上潮起潮落,浪花不斷拍打著沙子。
  • 潮汐現象
    海水的這種運動現象就是潮汐。法國文學稱之為"大海的呼吸"。潮汐,是發生在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在白天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總稱"潮汐"。一般每日漲落兩次,也有漲落一次的。那麼為什麼會有潮汐現象呢?如果說潮汐是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在離月球最近的地方海水隆起是可以理解的,但為什麼在遠離月球的地方海水也隆起?
  • 軌道共振與潮汐,你了解多少?
    潮汐包括了三個方面:(圖片僅供參考)地潮(Earth tide)也被稱為固體潮要想知道地面上某一點的形變情況,我們就有必要對某一點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進行計算,通常都是使用勒夫數(對實測的EOP序列的分析來獲取勒夫數)和日月引潮力勢來計算。某一點的垂直位移可達30~40cm,水平位移為幾釐米。
  • 又一臺潮汐渦輪機開始發電了,蘇格蘭人要建全球最大潮汐發電站
    在蘇格蘭彭特蘭內海峽,一臺潮汐流渦輪機已經開始發電。這臺機器是 Atlantis Resources 公司「MeyGen」項目的一部分,該公司於去年鋪設了從潮汐發電站到海岸的海底電纜。今年 10 月,Atlantis 與工程公司合作在海底搭建了四個地基。
  • 你知道嗎?
    那你曾體驗過海水的潮漲潮落嗎?海水漲潮落潮都是自然現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落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海水的漲落髮生在白天叫潮,發生在夜間叫汐,所以也叫潮汐。那你們是否想過一個問題,當落潮後,海水去了哪裡?
  • 為什麼海洋有潮汐,而湖泊等水體沒有產生潮汐?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人們發現海水每天都在做有規律的漲落,而漲落的時間和高度呈周期性的變化。於是,人們將海水的這種垂直漲落叫做潮汐。其中海水白天漲落叫做「潮」,夜晚的漲落叫做「汐」,全稱潮汐。早在漢朝時期,我國民眾就已觀察到潮汐現象同月亮的關係,即有所謂「濤之起也,隨月盛衰」的記載。其中的「濤」就是指海水的潮汐現象。
  • 月亮的禮物——潮汐能發電
    大壩發電潮汐能發電與水力發電的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漲落產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勢能來發電,也就是把海水漲落的勢能轉變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潮汐能發電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建築一座攔水堤壩,形成水庫,並在壩中或壩旁安裝水輪發電機組,利用海水漲落時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過水輪機時推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潮汐能發電的典型代表是坐落在法國布列塔尼半島朗斯河口的拉杭斯發電廠。它於1966年建成,如今已經為法國電力公司服役40載。在20世紀60年代,拉杭斯發電廠所使用的設備和技術都是世界頂尖水平。
  • 我國的潮汐能發電在世界處於第幾梯隊?
    1、什麼是潮汐能?海洋被認為是地球的資源寶庫,也被稱作能量之海。因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潮汐導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潮汐漲落有三種類型。海面升到最高位置時,稱為高潮。海面降到最低位置時,稱為低潮。
  • 月亮與潮汐
    ,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斷在變化,使地球上的海水發生了時漲時落的運動,從而形成了潮汐現象。潮汐是非常守時的,它幾乎和時鐘一樣準,月亮繞地球一周是24小時48分鐘,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時48分鐘,一晝夜之間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對月亮,海水自然有兩次漲落。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4)你知道嗎,衛星都是行星捕獲的.
    (一)你知道嗎,太陽系外行星系存在著一大堆的問題,你從來沒聽說過。金星逆向自轉是小天體撞擊形成的你知道嗎?火星只能捕獲小衛星,這個你知道嗎?木星為什麼能夠捕獲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你知道嗎?(1)你知道太陽系中一大堆的問題都是什麼嗎,說出來你可能從沒有聽說過。
  • 潮汐漲落,千古文明 《新倩女幽魂》新門派金沙鏡探秘_遊俠網 Ali...
    男司星姜蕪實拍圖,窺見神秘金沙鏡  潮汐漲落古蜀情,晝夜輪轉景色異>  《新倩女幽魂》新門派金沙鏡有著十分特別的元素——潮汐。門派內場景會隨著潮汐漲落,讓金沙鏡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漲潮期間,許多地點會被淹沒於水下,只有部分建築露出水面,倒映在水中的金沙瑰麗而絢爛。潮落時,曾沒於水下的景色慢慢浮現,露出許多具有古蜀特色的建築。
  • 神秘的月亮與潮汐現象:潮汐是如何形成的(圖)
    潮汐是非常守時的,它幾乎和時鐘一樣準,月亮繞地球一周是24小時48分鐘,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時48分鐘,一晝夜之間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對月亮,海水自然有兩次漲落。    我們知道潮汐現象是月亮起主導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陽的影響,在天體運動過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陽形成直角時,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漲落差距很小,這就是小潮,當太陽、月亮和地球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亮引潮力和太陽的引潮力齊心合力,引潮力就大,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節,地球離太陽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聞名於世的錢塘江大潮
  • 《潮汐》探秘星辰掀起的波瀾奇觀
    在之後的幾年裡,我乘著它在大西洋裡和加勒比海裡進行過幾次近海航行。1980年初,我25歲,購置了一艘有點漏的木質縱桅船,長20米,取名十字軍號。以這艘船為基地,我成立了一個公益教育組織資源研究所(Resource Institute)。11年間,我們駕駛著十字軍號從美國的西北海岸出發,從西雅圖到阿拉斯加,環遊溫哥華島和夏洛特皇后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