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研究組揭示抗癌藥物順鉑全基因組圖譜

2020-12-03 北大新聞網

2016年10月1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研究組在《德國應用化學》在線發表題為「Base-Resolution Analysis of Cisplatin–DNA Adducts at the Genome Scale」的研究論文(DOI:10.1002/anie.201607380 in th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10.1002/ange.201607380 in the German edition)。文章首次報導了順鉑與DNA結合位點全基因組圖譜。

順鉑是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抗癌藥物之一,在實體瘤化療中佔據核心地位。順鉑發揮藥效的主要機制是與腫瘤細胞基因組DNA的鹼基發生交聯,影響DNA轉錄和複製等重要過程,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然而由於技術的缺乏,順鉑與基因組DNA交聯的分布規律尚未得知。伊成器研究組利用了一個能夠識別順鉑交聯DNA位點的蛋白,發展了「cisplatin-seq」,對順鉑修飾的DNA進行富集測序(類似於抗體的富集)。同時,利用順鉑交聯產物會阻礙DNA合成的特徵,實現了鹼基解析度的順鉑結合位置的檢測。利用這一技術,該研究成功繪製了人腫瘤細胞全基因組順鉑交聯的分布圖譜,並發現線粒體DNA比細胞核DNA更容易被順鉑交聯,預示著線粒體可能在順鉑抗腫瘤功能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該研究發現順鉑在基因組中的分布受到DNA序列與核小體結構的影響:核小體密度低的區域、GG(兩個相鄰的鳥嘌呤)密度高的區域是順鉑交聯的主要靶點;核小體緻密的區域因順鉑無法被DNA修復系統有效清除而導致順鉑富集,這個規律與GG密度無關。該論文也被《德國應用化學》的編輯選為很重要的論文(「Very Important Paper」)。

伊成器研究組博士研究生舒小婷和熊旭深是這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生伊成器研究員與芝加哥大學化學系何川教授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973計劃」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資助。

cisplatin-seq揭示抗癌藥物人全基因組的結合譜圖

(a) cisplatin-seq鹼基解析度地檢測被順鉑處理的人腫瘤細胞基因組中順鉑交聯位置。(b)線粒體DNA傾向被順鉑交聯。(c)順鉑密度在核小體緻密的區域富集,這個規律與DNA序列的GG密度無關。

編輯:安寧


相關焦點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揭示人基因組上脫氧尿嘧啶修飾的圖譜
    2018年5月2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e-wide mapping reveals that deoxyuridine is enriched in the human centromeric DNA」的研究論文,解析了人類基因組上脫氧尿嘧啶的圖譜,發現該修飾在染色體的著絲粒區域高度富集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
    2015年6月1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Chemical pulldown reveals dynamic pseudouridylation of the mammalian transcriptome」的研究論文(DOI:10.1038/nchembio
  • 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組假尿嘧啶...
    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來源:生命科學學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23   今日/總瀏覽:1
  • ...學院伊成器研究組在《自然·化學生物學》報導新型甲基化腺嘌呤...
    2016年2月10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研究組在《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Transcriptome-wide mapping reveals reversible and dynamic N1-methyladenosine methylome」的研究論文(DOI: 10.1038/NCHEMBIO.2040)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報導新型RNA甲基化修飾的高清圖譜
    2017年10月2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在線發表題為「Base-Resolution Mapping Reveals Distinct m1A Methylome in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Encoded Transcripts」的研究論文。
  • 生命中心伊成器研究組揭示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與合作者聯合繪製人體和小鼠m6A和m6Am...
    2019年10月29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課題組合作在跨物種的m6A和m6Am甲基化圖譜分析揭示了m6A和m6Am修飾的物種特異性。m6A和m6Am修飾在腦組織中高度特異且其分布規律具有物種特異性 (圖a為m6A甲基化譜圖;圖b為m6Am甲基化譜圖)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Nature子刊:北京大學解析人基因組中脫氧尿嘧啶修飾圖譜
    5月 21 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 四川解密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
    近日,四川大學和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發布藥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首次揭示了這一藥用昆蟲的基因組圖譜。  2月9日,該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沈詠梅告訴記者,她最近填寫了幾個國家的申請,希望讓與美洲大蠊相關的中藥更好走出國門。「以前嘗試過多次,因為標準不一還沒成功過。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研究,將增大中醫藥走出國門的可能性。」沈詠梅說。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每年評選結果後,邀請入選項目專家編寫和出版科普書籍,並舉辦交流會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報告會,向公眾揭示生命科學的新奧秘,為生命科學新技術的開發、醫學新突破和生物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極大提高了生命科學的社會影響力。
  • ...學院伊成器課題組與合作者揭示假尿苷合酶在miRNA加工和tRNA...
    2019年12月9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默課題組在此外,研究者開發了新的小RNA中Ψ修飾的測序技術,並鑑定了PUS10的完整tRNA底物圖譜。綜上,本研究發現傳統意義上的tRNA修飾酶hPUS10具有調控miRNA表達的非經典功能。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宋靖慧、2017級博士生莊元以及博士畢業生朱晨旭為該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伊成器和李默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這些生命科學進展千萬別錯過!
    此時此刻,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了解生命科學。 近日,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評選出的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發布,這些研究進展也許在不遠的將來都將真實的作用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快跟小編一起漲姿勢吧!
  • 我國率先繪出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浩然表示,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石斑魚類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屬(Epinephelus),為暖水性礁棲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
  • 清華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揭示植物AGO1促進基因轉錄新功能
    清華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揭示植物AGO1促進基因轉錄新功能清華新聞網1月2日電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期刊(Developmental Cell)發表了題為《擬南芥ARGNAUTE1在植物響應激素和脅迫過程中結合染色質並促進基因表達》(Arabidopsis ARGONAUTE 1 Binds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世界首個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18日,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中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譜的建立,對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和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 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繪製出鐵皮石斛全基因組圖譜
    央廣網深圳1月1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謝高昌)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繪製出鐵皮石斛全基因組圖譜,在藥用開發研究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成果於1月12日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Nature(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公開發表。這是世界蘭科植物基因組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
  • 清華生命學院管吉松研究組發文揭示腦中長期記憶的保護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管吉松研究組發文揭示腦中長期記憶的保護機制清華新聞網3月28日電 3月2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研究員管吉松研究組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神經活動誘發的組蛋白修飾調控Neurexin-1分子剪切並介導了記憶的保護」(「Activity-induced
  • 腦科學日報: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全腦突觸圖譜;刻意微笑會快樂嗎?
    1,Science | 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全腦突觸圖譜來源:BioArt圖註:海馬區兩種突出後支架蛋白在輻射方向梯度與切線方向的梯度分布人類大腦皮層中包含超過Grant研究組在Science發表文章A brainwide atlas of synapses across the mouse life span。
  • 北京基因組所等揭示O-GlcNAc糖基化修飾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分子機制
    為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生物體進化出一套保護機制來監控DNA損傷並及時修復,這一機制即為DNA損傷應答。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郭彩霞研究組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唐鐵山研究組合作,通過質譜技術發現跨損傷合成DNA聚合酶Polη第457位蘇氨酸能發生一種新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氧連糖基化修飾(O-GlcNAcylation)。
  • ...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伊成器研究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全轉錄組假尿嘧啶RNA修飾譜圖 來源:生命科學學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