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從太空深處傳來!天空一號完成深空機動,四個月後到達火星

2020-10-12 鐵血解讀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在航天領域的不斷投入,我國已經在太空中取得了多項傲人成就。比如成功在月球的背面實現登陸,以及完成北鬥系統的全部組網等等。但我國對於太空的探索,還不僅僅如此。在完成了諸多任務之後,我國的眼光放在了火星身上,並成功開始了探索,在今年的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正式踏上了前往火星的徵途。如今距離它的成功發射,已經過去了近三個月時間。根據國家航天局透露的消息,目前天問1號的總飛行裡程已經突破了2億千米,並在10月9日晚上完成了深空機動。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之下,它將於4個月後到達火星。

由於距離的差距,探索火星要比月球困難許多。而目前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將近3000萬公裡,這就意味著指揮中心即便最快速的向其發出指令,天問一號也只能在五六分鐘後接收到。但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太多我們人類未知的東西。雖然只是短短的五六分鐘,卻有可能發生諸多意外。只要事先的工作沒有準備好,就會給天問一號帶來許多風險。不過幸好就現在來看,探測器一切正常。但這一切正常的背後,離不開地面工作人員的努力。

比如在天問一號進行太空飛行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它會出現稍微偏離預定飛行軌道的情況。雖然有可能只是偏離了一點,但對於精度要求極高的火星探測任務來說,絕對不允許出現一點偏離,不然探測器就無法到達指定的軌道了。這樣一來,它也很難登陸到火星上。所以在發生這一情況的時候,工作人員就需要發出指令讓其進行調整。而調整的方式,就是前面所說的深空機動。不過在10月9號晚的調整之前,探測器就已經經歷過了兩次調整。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火星探測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在飛行途中就會遇到這麼多難題。但工作人員卻告訴大家,最困難的情況還沒有到來。真正讓人難以預料的時候,還是在於最後的降落。之前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都是在最後降落的時候失敗了。而我國作為第一次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既要做好戰勝一些困難的決心,也要有出現失敗的心理準備。

以後在太空中的探索只會越來越困難,雖然大家都希望能夠一次成功,但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失敗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對於我國來說,能夠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並將其送入預定飛行軌道中,就是一次不小的成就了。當然了,需要注意的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從來不會停止的。在過去的幾百年裡,大國之間都圍繞著地球上的資源進行爭奪。但在未來的幾百年裡,等到地球上資源消耗殆盡的時候,太空自然就成為了所有大國爭奪的目標。

而早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大國就開始在太空中的探索,並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後在諸多國家的共同努力下,人類不僅發射了衛星、登陸了月球、把太空人送上了太空、建造了空間站、更是成功對火星進行了探索。而我國雖然發展的時間較晚,但也成功在這一太空爭奪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不過目前距離美國這些航天大國來說,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對於我國來說,做好自己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當然,我們國家在這一領域也有非常大的進步。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當然,我們國家在這一領域也有非常大的進步。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
  • 四個月後到達火星,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飛行裡程突破2億千米
    成功實現月球探測後,向更遠的太空探索成了中國航天的下一個奮鬥目標,在各項技術準備完畢後,探索火星也就成為了當前最佳的選擇。在2020年7月23日,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5號大推力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上了太空。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四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楊璐、李貴良):10月9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 2940 萬千米的深空順利完成機動,以使探測器在四個月後能夠與火星準確交會。「根據北京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深空機動控制正常結束,後續工作按正常計劃實施(鼓掌)。」
  • 「天問一號」 完成深空機動 向火星軌道靠攏!
    用學術點聽不懂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向火星軌道靠攏(還是很懵圈)10月1日「天問一號」在奔火路上利用兩個廣角鏡頭髮回自拍照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五星紅旗光彩奪目自從兩個多月前「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已經在太空中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
  •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四大看點
    10月9日,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努力下,「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截至深空機動前,「天問一號」已飛行超過78天,距離地球超過2900萬公裡,目前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言,此次深空機動意義重大。什麼是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區別?
  • 3000萬公裡外的太空,「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 2940 萬千米的深空實施,是天問一號第三次開啟發動機進行變軌控制,也是本次火星探測任務到目前為止難度最大的一次。
  • 深空機動完成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進行了兩次軌道修正。那麼此次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不同? 專家介紹,為了彌補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類似於我們平時開車,在行駛途中調整方向盤,保證車身不偏離車道,這就是軌道修正。而在規劃的轉彎處轉彎,就可以理解成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到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3000萬公裡外的太空,「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天問一號的軌道設計,綜合考慮了從發射到火星捕獲的各種約束條件並使推進劑消耗儘可能小,採取了轉移過程中進行一次深空機動的策略。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 2940 萬千米的深空實施,是天問一號第三次開啟發動機進行變軌控制,也是本次火星探測任務到目前為止難度最大的一次。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次深空機動是「天問一號」從地球飛向火星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次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此前,「天問一號」運行的軌道傾角約為1度,而火星的軌道傾角約為1.8度。
  • 深空機動完成!奔火旅途中 天問一號的「闖關」還將繼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進行了兩次軌道修正。那麼此次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不同?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4個月後將與火星相遇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北京時間10月9日23時,在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的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可以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能夠與火星精確相交的飛行軌道。
  • 深空機動完成!天問一號奔火「闖關」繼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那麼此次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不同?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類似於我們平時開車,在行駛途中調整方向盤,保證車身不偏離車道,這就是軌道修正。而在規劃的轉彎處轉彎,就可以理解成深空機動。 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航天專業術語中,為了減少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正確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變軌控制稱為修正。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這是繼8月2日通過20秒點火工作,順利完成天問一號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後,3000N發動機的第二次點火。這次點火時間,是首次點火工作時間的24倍,工作任務也更加重要。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完美完成深空機動
    火星車,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抵達火星軌道附近,通過剎車完成被火星捕獲進入火星軌道,進入火星軌道後將擇機完成火星探測器著陸、火星車巡視等任務。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9月份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再飛行約4個月與火星交會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深空機動是什麼?與軌道修正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