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職工作不是謀生,而是喚起學生興趣,鼓舞精神。——鄭強
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在教育方面,中國也提出了趕超世界前列的目標。 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發展受到批評,中國的GDP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在世界上的地位緊跟美國和歐盟,但中國在教育方面沒有優勢。
為了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國政府推出了「雙一流」計劃。該計劃分配教育資源,並儘可能集中支持國內一些大學的發展,以及它們與世界領先大學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
「雙一流」計劃出臺之後,很快便引起了社會人們的熱議,與這個工作計劃經濟一起的是985/211計劃的廢除。985/211計劃已經達到了一定年限,「雙一流」計劃的出臺剛好填補了空缺。這個計劃從2017年出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年,建設究竟應該如何呢?
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向世界宣稱他們自己已經成為了世界一流大學,從國際上各種排行榜來說也確實也是如此,清華北大在近些年國際國內高校排行榜上不斷攀升。
首先,世界一流的北京清華大學建設
大部分人對於我們中國作為高校的了解,恐怕就僅限於985/211一本與二本這一類。這種方法區分主要是與高考進行相關,在高考的時候,考生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分數報考一些相應的大學,每個人生活都會影響儘可能的將自己的分數達到最大化的利用。
一本兩本都是本科的,之前有一本三本,但是很多省份都合併了兩本三本,所以,高校在高考區分的只有一本,二本和專科。
所謂一是指第一批本科生招生,二是指第二批本科生招生。這種以分數為基礎的等級方法,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分數越高,入學的機會就越多。
985高校是985計劃下中國頂尖高校,獲得了大量的政府資源。 從資源投入到土地利用到項目開發,這些高校可以說是存在於我國整個大學體系中的,其他高校幾乎難以與之競爭。
985高校學生一共42所,在全國上千所高校當中,這個比例非常的小。這42所高校又以清華北大為首,這些對於高校可以每年都招收大量的人才,幾乎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高考的頂尖技術人才資源都被他們一網打盡。
985高校學生之後就是211高校,211高校發展一共112所,除去42所985高校,211高校還剩70所,這些對於高校在地方政府每年招收大量的優秀企業人才,社會方面對985/211高校的人才都非常廣泛歡迎,甚至國家一度導致出現非這兩類不同高校教育不收的情況。
985/211兩個發展計劃進行廢除之後,中國便開始了相應的「雙一流」高校文化建設工作計劃。雙一流計劃可以分為「雙一流」高校和「雙一流」學科高校。
雙一流高校,顧名思義,在整體水平上非常高,是中國高校衝擊世界排名的先鋒;雙一流高校在某一學科領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是中國學術界在某一領域重點發展的尖刀。
經過幾年的建設,雙一流高校也迎來了驗收期。經評估專家小組視察後,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已順利完成相關的建造工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校長也作了相應的發言,明確表示他們在建設「雙一流」大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績。
從目前的國際大學排名中,中國的大學,尤其是清華北大,是所有大學的排名方式,清華北大是目前世界頂級的五所大學有很大的影響的。
這兩所高校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會促進提高我國其他高校的發育,這兩所高校的人才不可能全都去做科研,還有一個很大一部分學生會去其他地方高校教師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如此這樣一來,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也將會迎來一種具有全新的發展。
但在讚美聲中,有一個聲音聽起來不同。他認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確實取得了成就,但這些成就不值得讚揚。這個敢說出來的人是誰?
他就是原浙江人民大學學生教授鄭強,鄭強教授曾經在中國網絡上有過一個非常多的言論,這些社會言論也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一致推崇。針對我國清華北大雙一流企業高校的建設管理工作,鄭強同樣有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
雙一流高校計劃在培養人才這件事情上面確實很好,各方面的人才都能夠得到相應資金投入,好鋼用在刀刃上,錢自然應當託給那些能帶來實際貢獻的人。
但中國頂尖大學清華大學的學生卻令人失望。 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被投入到他們身上,換來的是他們強烈的留美意願, 中國政府、中國大學、學生和社會都需要對此進行反思。
我是橙哲學堂一顆大橙子,國際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