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只有碳基生命,為什麼我們一直尋找人類宜居的行星?

2021-01-1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人類這個物種是碳基生命,其實要鑑別是否是碳基生命十分簡單.....燒烤一下,成了焦炭狀的就是碳基生命哈!當然我們並不能代表碳基生命的全部,還可以有氨基生命、硼基生命等、矽基生命.....那麼這些都在地球上有發現過嗎?還是科學家腦袋想像而已?

比如氨基生命,氨液的特性與水十分相似,因此碳基氨生命理論上確實有存在想像空間!氨的沸點在一個大氣壓下為-34度,這說明其可以在極低溫的行星上存在,但氨在自然界中合成實在有些複雜!

相傳冥王星在其厚厚的心形地表下有著巨大的氨的海洋,還有海王星等似乎都有成為生命星球的潛力!

另外碳氫海洋的土衛六則是另一種碳基生命可能存在的絕佳場所,人類早已在心理上接受了這一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對泰坦的碳氫生命抱有極大的希望,只是局限與其遙遠我們難以探測!

那麼矽基生命呢?矽的特性與碳十分相似,而且碳氧聚變的後面那個階段就是矽,因此矽也是宇宙中十分豐富的元素,但矽的連接能力遠小於硼和磷,另外還有一個比較要命的因素是矽烷及其衍生物熱穩定性差且在高溫下容易縮合,簡單的理解就是它們生成需要高溫卻在高溫下穩定性很差!並且常見水以及氨基溶液都會破壞其結構而無法成為生命的載體!最後在宇宙觀測中科學只發現了二氧化矽和矽酸鹽,卻從來沒有發現過矽烷和矽酮這種有可能發展成生命的物質。

那麼其他超出科學家想像之外的生命呢?比如能量或者信息形式存在的有嗎?我們的常識中認為無論是能量還是信息都需要有一個載體,但這可能只是我們三維空間中的理解,在更高維的空間中信息或者能量可以獨立存在並有一定發展規律,那麼以我們暫時的認知也許這些生命體對於我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要觀測的話,可能只會落個被觀測的下場,因為我們實在難以觀測更高維的世界!

我們的資源非常有限,在空間運行的行星搜索望遠鏡目前也只有TESS,克卜勒已經掛了,也不是哈勃的主業,其他可以兼職但真正職業搜索行星的只有TESS,那麼其選擇目標時會以最大可能性標準來篩選目標!而我們人類的存在就是最大最大的概率,以我們自身的標準去衡量是沒有問題的!

幹了十幾年的克卜勒之搜索了3000光年之間一小塊區域!

天鵝座附近的一小塊.....約佔全天區面積的1/400!當然您不要理解錯的是TESS與克卜勒搜索時會將整個恆星系裡的行星全都觀測計算出來,在未來,我們篩選完人類的宜居的環境後也許會回過頭來翻找這些可能存在氨基、硼基、硫基或者矽基等生命的星球!(當然還有一個尋找人類宜居的行星也許是為未來的人類殖民地考慮哈)

但無論如何,我們暫時都無法去到這些行星驗證,最近最有可能的是木衛二和土衛六的登陸驗證,不過即使在太陽系內的探測,仍然是遙遙無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是碳基生命而非矽基生命呢?和元素的性質有關嗎
    地球上已經具備宇宙中所有元素,從而演化出碳基生命,會飛的會跑的,有毒的帶刺的,需氧的厭氧的,骨頭在裡面的與在外面的,等等什麼生命形態俱全。
  • 地球是碳基生命的天堂,而宇宙更適合矽基生命,矽基生命什麼樣?
    在太陽系之中,除去地球,環境最為宜居的行星就是火星了,然而生命要想在火星上生存幾乎是不可能的。火星沒有磁場的保護,大氣異常稀薄,晝夜溫差可以達到200多度,這些都是生命所無法承受的。而地球的另一個鄰居金星,其環境就更加惡劣了。
  • 地球是碳基生命的天堂,而宇宙更適合矽基生命,矽基生命長什麼樣?
    生命是宇宙中最為神奇的事物,迄今為止,我們已知只有我們地球上有生命體,這裡是屬於碳基生命的世界,但是科學家們根據元素周期表上各種元素不同性質的表現認為,生命未必只會基於碳基存在,另外很可能還有硫基生命、氨基生命、硼基生命、矽基生命、砷基生命等,氨之外的這些元素的某些化學性質與碳元素相類,有可能與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形成某種生命體。
  • 尋找外星人的10種方法,為什麼我們尋找外星人,要以人類為標準?
    4、尋找類地行星 如果外星生命能夠適應與現在地球環境不符的其他惡劣環境,那麼這些生命在太陽系中其他類似行星上也能生存,事實上卻沒有。就像地球上的生命選擇「炭基」而不選擇「矽基」一樣,大多數天文學家和生物學家都認為,如果有外星人存在,那麼他們的生存環境應該和我們地球大致相同。
  • 宜居帶行星之概念對於地外生命和文明是否適用的幾點淺見
    關於宜居帶的問題,歷來都有一些爭議。比如有人就問,月球也在宜居帶,怎麼就沒有生命呢?既然宜居帶的問題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空通訊就也來湊一下熱鬧,說說俺的理。說實話,我們地球人類的一切研究都是以人類為視角和感受為中心的,是人類對這個世界規律的發現和認知。有些發現的規律是具有宇宙普適性的,比如宇宙元素、恆星演化等。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若存在生命,將比地球上更舒適
    首先溫度上必須要適宜,這就要求行星應該位於其母星周圍的適宜位置,既不能太過於寒冷,同時溫度也不能太高,這是碳基生命的基本要求。例如太陽這類恆星它的宜居帶就是在金星和火星軌道之間,地球正好處在宜居帶的中心位置。
  • 地球生命為何只選擇碳基生命 而不是矽基生命呢?
    為什麼地球生命非得是碳基生命,而不是非碳基生命呢?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矽基生命嗎?宇宙中到底有沒有非碳基生命?我們就來啃啃這塊硬骨頭。先說說,大自然為什麼讓地球生命自然選擇碳基生命?我們不是以氧為基礎的生命形態嗎?為什麼我們不叫氧基生命,而叫碳基生命呢?是這樣的,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地球生命,活體細胞中多數的氧元素,其實是以水的形式存在的,含在水分子H2O裡了。然而,對細胞結構和功能起關鍵作用的,卻是另外一種元素——這就是碳。所以呢,我們說地球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於是就叫碳基生命 Carbon-Based Life。
  • 矽基生命與碳基生命有何區別?人類成為矽基生命,或能進入宇宙!
    人類如果變成矽基生命,是否能進入宇宙?區別實在太大了!地球上的生命數不勝數,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徵,都是屬於碳基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在科學家們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當中,也是以碳基生命為根本,放眼整個宇宙尋找新的生命體。
  • 尋找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我們有了新線索
    原標題:尋找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我們有了新線索   圖中的帶狀區域為恆星的宜居帶,只有位於宜居帶內的固態行星才擁有合適的表面溫度,使得液態水可以長期存在,並支持類地球生命的存在。海洋熱量輸送的氣候效應將使得該宜居帶變窄,也就是說,如果超級地球類的宜居行星確實是海洋世界,那麼只有當這些行星位於較狹窄的宜居帶範圍內,它們才是宜居的,因為如果它們離恆星太近,海洋熱量輸送將使得行星很容易進入溫室逃逸狀態,如果太遠,則很容易進入冰封狀態,均不適宜生命存在。換句話說,海洋的氣候效應將導致找到宜居行星的機率將比以前估計的要低一些。
  • 碳基生命的天堂是地球,而宇宙更適合矽基生命.矽基生命是什麼?
    但是,這些地球以外行星的惡劣環境僅針對於碳基生命。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都是基於碳的。為什麼?因為組成生物的基礎是胺基酸,所以胺基酸的形成需要氨基和羥基的連接,並且碳元素在該連接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那麼,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一種基於其他元素的生命形式?
  • 3億顆宜居行星?銀河系中,生命真的有這麼普遍嗎?
    這個方程分為兩部分,其中前半部分可以推算出銀河系中宜居行星的數量,而後半部分計算的則是宜居行星上出現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的概率。:「我們一直都知道如何定義宜居帶,那就是簡單地以行星到宿主恆星之間的距離作為考量,可以確保它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
  • 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
    人類對地外智慧生命的尋找或永不止步。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思考世界上存不存在外星人的問題,儘管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各有不同,既有用精神,形上學的問題,也涵蓋科學的方法。然而,隨著我們對宇宙有了更深入、更科學地了解,我們尋找外星人的方式也有了更具體的形式。有關外星人的問題早就是科學研究課題,而不僅僅是科幻小說和哲學探索的主題。
  • 如果人類想探索宇宙,需要從碳基生命進化成矽基生命?這可行嗎?
    如果人類想探索宇宙深處,需要從碳基生命進化成矽基生命?這可行嗎?地球上大多數的生命體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化合物加入了碳元素,之後的結構會相對比較穩定,像人類,我們就把自己稱為是一個碳基生命。
  • 為什麼地球上都是碳基生命,科學家探索的矽基生命有沒有可能存在
    地球上生命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物種龐雜繁複,但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的生命都源於一個共同的基礎,那就是碳元素,也就是說所有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人類如此,植物動物如此,就連微生物也是如此。為什麼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炭基生命?
  • 發現地外生命為什麼如此困難?或許我們忽略了矽基生命
    宇宙中有數以億計的恆星,理論上有很多行星都存在著演化出生命的條件 。到目前為止,別說地外文明了,就連最簡單的地外微生物我們都沒有發現。或許我們的尋找方向就是錯誤的,我們總是以人類的標準去尋找地外生命。或許這些生命的生存方式完全和我們不一樣,比如它們完全不需要水,不需要氧氣,耐高溫,它們還有可能是一種矽基生命。碳元素在宇宙中是一種十分豐富的元素,它也是構成地球生命最基本的基建模塊。碳原子的分子結構十分特別,它的原子可以形成四個鍵,可以和氧等元素形成長鏈,我們稱之為聚合物。
  • 人類找不到外星人,是不是因為它們是矽基生命?
    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視野的開放,我們才真正地認識到了宇宙的浩瀚,並且建立了科學的宇宙模型,星系、恆星、行星在宇宙中的普遍存在,讓人們很難不去想:我們為什麼沒有在宇宙中發現其他生命的?為什麼宇宙中的高級文明還沒有拜訪人類、甚至是殖民整個星系呢?
  • 難道人類是銀河系的唯一:行星要出現生命,可能需要這兩大條件
    自從我們人類了解到,在這個宇宙中,有著非常多的星球以後,就一直想從地球上飛到其他的星球上出去看看。想知道在宇宙中,有沒有外星生命的存在。那麼在四十六年前,我們人類就已經將人類的腳步,踏到了月球上面了。但是很遺憾,月球作為我們地球的衛星,是沒有一丁點生命存在的跡象的。
  • 人類如何尋找外星人?人類已知方法中,這種方法才是最靠譜的
    實際上,拋開其他問題,假設目前沒有任何外星人來到地球上,也沒有任何外星人發現我們,如若我們現在的目的就是要去尋找他們的話,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找到他們?於是乎,科學界對於地外生命的探討以及尋找活動一直都沒有停止。最早到1977年的旅行者號,到目前仍然在執行的SETI計劃,無不體現人類對外星人這一似乎不存在但卻又隱藏在某個地方的事物所發出的強烈好奇心。
  • 碳基生命永生研究
    什麼是碳基生命隨著人類對生物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一個典型的生物細胞,其主要構成元素有:氧(65%),碳(18%),氫(10%),氨(3%),其他微量元素合計佔4%。既然氧佔有的總質量最多,為什麼我們不是氧基生命,而是碳基生命呢?
  •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為什麼宇宙當中,還會存在矽基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為什麼宇宙當中,還會存在矽基生物?然而,這種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評,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地球主義的狹隘生命觀,他們認為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認為外星生物沒有必要像地球生物一樣,也許有的生物就天然喜歡生存在高溫或者低溫的環境當中,或者有的生物是厭氧生物,以呼吸二氧化碳為主呢!這樣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面拓寬了人類對於外星智慧生物的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