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日前,一個國際天文團隊新發布了一份研究成果稱,在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處,有一個質量相當於太陽40萬倍的黑洞。這個黑洞有自己的「吃飯時間」,大約每隔9個小時就會吞噬周邊物質,「食量」大約是月球質量的4倍。
資料圖:黑洞。
報導稱,這個研究團隊由美國宇航局(NASA)以及和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天文學家組成。他們觀察到的數據顯示,這個黑洞在距地球2.5億光年的「GSN 069」星系,每隔9小時爆發X射線,併吞噬掉周邊任何的物質。
根據錢德拉X射線觀察站的一份聲明,此前從未在超大質量黑洞中檢測到這種行為。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歐洲航天局西班牙天體生物學中心的天文學家Giovanni Miniutti在聲明中說,「這個黑洞正在以我們從未見過方式吞噬物質」,「這種行為前所未有,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用一種新的表達來描述它:『X射線準周期性噴發』(X-ray Quasi-Periodic Eruptions)。」
資料圖:2019年7月11日,歐洲宇航局發布了一張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圖片,顯示距離地球1.3億光年的旋渦星系NGC 3147中心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周邊圍繞著明亮的薄圓盤狀物質。
研究人員通過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觀察站和歐洲宇航局的XMM-牛頓衛星望遠鏡發現,這個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40萬倍,並以此估算出該黑洞每次吞噬物質的質量大約相當於4個月球。
通常情況下,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一般擁有數百萬個太陽的質量或者數十億個太陽的質量。「GSN 069」的中心黑洞在這個度量比例下相對還較小。
報導稱,更大的黑洞通常不會在光度上有頻繁的波動,要每隔數月甚至數年才會爆發一次。研究人員稱,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之前沒有觀察到X射線準周期性噴發。
資料圖:2017年12月7日消息,美國卡耐基科學研究所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該黑洞質量是太陽質量的8億倍。
2018年12月24日,XMM-牛頓衛星望遠鏡就觀測到了2次X射線噴發,發現了這個黑洞不同尋常的「進食」規律。2019年1月16日和17日,又發現了另外5次爆發。不到一個月之後,錢德拉X射線觀察站在2月14日記錄了另外3次爆發。
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來自西班牙歐空局天文學中心的理察·薩克斯頓表示,通過結合上述兩個來源的數據,「我們已經跟蹤了這些周期性爆發至少54天」,「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來觀測物質流入超大質量黑洞時的重複性加速和減速。」
研究者也發現,射線爆發生時,X射線的噴發亮度增長了近20倍,物質跌入黑洞時變熱了2.5倍。然而,這些流入黑洞的熱氣體起源仍然是個謎。
據稱,關於該研究的論文已發布於9月11日的《自然》雜誌上。
南方人民還在靠空調續命,這個地方卻已經下雪了.
這張「父女合照」刷屏,她不哭不鬧角落裡等爸爸
這項無緣「桃李滿天下」的事業,校長這樣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玉素